第140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林夫人自然也想到這些,看著女兒,那目光中當然飽含了無限歡喜與欣慰。可是再看著那邊臉上一陣青一陣白的兒子,又滿懷愧疚。林夫人不傻,很快就能掂量得出,這樣的畫要是留在自家,能帶來的實際好處當然是最多。可是現在已經給了女兒,能怎麼辦呢?

  等到回了家,只怕章致知這幾日的心情會更差,很有可能還會遷怒到兒子身上,看來是要替兒子做些事情了。

  此時的林夫人,已經把方才三女婿身上的可疑玉佩拋到九霄雲外,否則以她的聰明才智,不難想到那幅畫極有可能是有問題的。

  而潘雲豹和那幾個兄弟聽說宮中來了人,相互擠一擠眼,更樂了。

  很快,玉樹臨風的三殿下李念就牽著氣度不凡的皇太孫李弘大駕光臨。鄺國公府上的老國公,老夫人集體出動,前呼後擁把他們迎了進來。

  大廳里客人已經跪下一片,口呼千歲,拜見三殿下和皇太孫。

  李念素來溫和,下跪的又都是王公親貴,絲毫不擺架子,“孤與皇侄聽說今兒鄺國公府上有這麼一場熱鬧,便不請自來了。還請諸位不必拘謹,咱們同賞大師名畫才是。”

  話雖這麼說,可眾人哪敢與他們爭先?雖是起了身,卻是自發自動地退避三舍,讓他們先賞。

  且喜為了賞畫方便,早就準備了一塊幕板,此時鄺玉書親自上前揭開幕布,露出畫的真容。

  廳內光線甚好,乍一看,見少女靈動,牡丹華貴,還是非常逼真。

  只聽四周一倒驚呼與讚嘆之聲,蔣孝才眉頭一挑,極是得意,瞧咱這水平,簡直都能以假亂真了。而其餘幾兄弟也是與有榮焉,他們可都是參與造假的積極分子,自認也都是功不可沒的。

  李念叔侄畢竟是皇族出身,見多識廣,雖然見著這畫很像是真的,卻沒有急著下定論,臉上笑容不變,目光中略帶探究之意,細看這幅畫的精妙之處。

  畫畫的人是蔣孝才,他自然知道其中的好壞,只看他們能否看得出來了。時光靜靜地流逝,不覺二人已經站了小半個時辰,也沒有動過分毫。

  小皇太孫李弘畢竟年紀幼小,體力跟不上,輕搖三叔的衣袖,“能讓王師傅上前來看一看麼?”

  李念會意,笑著接過他的話,“王師傅是宮廷大家,連父皇都盛讚過的,有他來相看,倒比我們這些門外漢要強得多。大伙兒也別光站著,都上前來瞧瞧。”

  他主動帶著皇侄退開,後面有位耄耋長者走上前來,有認得的人就知道這是現在宮廷第一畫手,也是書畫鑑定名家王暉王大師。

  鄺國公忙把三殿下和皇太孫迎到旁邊相通的廳里奉茶,這邊客人們也敢走上前去瞅一眼名畫了。

  但因有貴人在場,有意見也不敢怎麼提,只是竊竊私語。而站在前頭的王暉看得格外認真,甚至帶了一個西洋老花鏡過來,一寸一寸細細掃過畫面的每一處,爾後似是不能確定,又檢查起畫軸和裝裱工藝。

  潘雲豹他們這點倒是很有信心,從前教他們做舊的老師曾經講過,做假一定要做全套,那才能蒙得到人。故此他們自學了這門手藝,平常沒事也會收羅不少的老東西,像不怎麼值錢的老畫軸,還有各式各樣的紙張顏料,再用來做舊,這就讓人看不出究竟了。

  尤其是蔣孝才,他的書畫功底本來就好,再加上對這些歪門邪道極有興趣,家裡又有錢由著他折騰,倒是當真弄出點名堂。自忖除非是來人眼力超群,或是撕開那個畫,看當中的夾層,否則極難判定真假。

  可是現在眼見大師在前,還看得這麼認真,他倒是有些不敢確認了,這老頭到底能否看出真假來呢?

  三殿下歇了一時,又出來瞧看,卻瞥見潘雲豹等四人也不上前,只將八隻眼睛全盯在王暉身上,覺得有些稀奇,“幾位怎不上前觀瞧?”

  呃……別看郎世明年紀最小,卻是因著大姐姐嫁與皇族,有些姻親,時常進宮行走,跟宮裡貴人相對要熟一些,此時聽三殿下問起,急中生智,搶上前道:“回三殿下,王師傅是此中大行家,他若認定了,必是對的。我們方才只是在打賭,他要在哪裡挑出毛病而已。”

  李念此時才瞧見是他,不免笑道:“你這皮猴兒,總有些歪理,老王爺和老王妃可曾安好?”

  “都好,都好。”

  寒暄幾句,李念忽地問起,“這幾位,我若猜得不錯,應該是武烈侯、潘二公子和蔣十一少吧?”

  好眼光,果然天家的人不同尋常,幾個忙不迭地行禮。

  李念微微一笑,“武烈侯,你小的時候曾經由老侯爺和老王妃帶著進過宮,孤王還有些印像。潘二公子和潘大公子相貌頗為相似,也不難猜,蔣十一少風流倜儻,人盡皆知。況且你等親厚,素來形影不離,孤王雖在宮中,也多有耳聞。”

  一番話說得幾人背上都有些冒汗,好端端的,您關注我們幹什麼?

  李念話鋒一轉,“年少之人,有些任性總是難免。近日聽聞幾位都投身軍伍,這倒是件好事。前日還聽父皇提起,武烈侯世代功勳,家中子弟自然也差不到哪兒去。潘大元帥和潘大公子是虎父無犬子,二公子你也現在能迎頭趕上,當然最好。昌平王和忠順王世代對朝廷忠心耿耿,你們二位卻能不驕不躁,甘心進軍營歷練,為國效力,這也是做了個很好的榜樣。”

  這是在誇他們麼?怎麼讓人越聽越冒汗?甚至還出現了口乾舌燥,面紅耳赤的症狀?四大紈絝被人損慣了,乍聽人這么正兒八經地誇獎,倒是有些承受不住。不約而同的暗自埋怨,這些事都是哪個多嘴的傳到宮裡去的?讓他們想低調都不能了。

  而旁邊不少聽到的人也是瞠目結舌,這京城著名四大紈絝怎麼經三殿下一說,倒成了年輕人的楷模,大家應該學習的榜樣?好歹您要夸,也夸個有點事實基礎的行不行?

  可是深入一想,就覺得此事裡透著些不同尋常的味道了。三殿下雖然沒什麼實權,但他的態度總能多多少少代表一些皇上的意思吧?

  那在他這看似隨意的閒聊里,是否透露出朝政的某種動向,有心之人就開始琢磨了。

  四大紈絝都沒琢磨這些正經事,只想找出那個多嘴的海扁一頓,有這麼陷害人的麼?幸喜三殿下至此終於放過了他們,因為王暉正向他們走來,“請恕老臣眼拙,竟看不出究竟。”

  這話說得很耐人尋味了。你說是真的吧,人家沒有承認,你說是假的吧,人家也沒有確定。但有一點聰明人都可以聽出來,那就是他對這幅畫的真偽存在一定的顧慮。

  鄺家這到底是撿了個大漏還是吃了個大虧呢?眾賓客更加地保持緘默,不再多言了。

  別人尚可,章清雅有些沉不住氣了,這可是她花了五千兩銀子買來的,怎麼就不是真的?鄺玉書臉上也有些不好看,鬧這麼大的動靜,要是鬧個西貝貨,那才叫丟臉呢。

  正在尷尬之際,忽聞門上有人來報,“昌平王爺到了!”

  蔣孝才心中一緊,老頭子居然也來湊這個熱鬧了?

  鄺國公急忙吩咐,“快請!”

  未見人至,先聞哈哈大笑老遠傳來,“鄺國公,我今兒可是來斗寶的,聽說你們家得了副好畫,恰巧我這兒也有一副,且給大家評評,到底孰真孰假。”

  第129章原形畢露

  笑音未落,現任昌平王蔣守正,蔣孝才私底口口聲聲的老頭子已經進了屋。

  其實蔣守正並不太老,不過是五旬開外。雖是遠近聞名的喜好美色,妻妾眾多,卻並不縱情聲色,相反多年的閒散王爺,保養得是滿面紅光,神清氣慡,沒一絲萎靡不振之氣。

  雖說已然有些中年發福的跡象,卻仍是那麼的英俊瀟灑。看著他,幾乎就能想像蔣孝才三十年後的模樣,父子倆容貌雖只有六七分相似,但身上那股子味道實在是如出一轍。

  進了大廳,許是父子天性,他一眼就瞥見縮在角落裡的十一子了。

  蔣孝才身上一寒,覺出他爹的目光里著實含了幾分惱意。心下有些嘀咕,他會做假畫之事可是連他親娘也瞞過了的,沒理由會東窗事發呀?就是他娘偷了畫給他看一看,也算不得什麼大罪過吧,老頭子這是生的哪門子氣?

  且不提他在這兒胡思亂想,蔣守正已經笑呵呵與三殿下李念和皇太孫李弘見了禮,然後命人手中的長匣打開,取出一幅古畫。

  “這是多年以前一個破落戶賤賣於我的,雖也有大痴真人的落款,卻一直不知真假,我便堆在倉庫,也不曾理會。可巧今兒聽說鄺國公府上也有這麼一幅畫,我這才想起,便拿出來給大伙兒看看,辨辨真假,也聊博一笑了!”

  他話雖說得輕鬆,卻是轉手把畫鄭重地遞給了王暉。

  王大師不敢怠慢,兩手在袖內擦了擦,這才雙手高舉,平平接過,鄺家人早又抬了張長案過來,鋪上紅氈,王暉將畫徐徐展開,才看到開頭,便是大驚失色。待將畫完全鋪陳開來,所有的人都目瞪口呆,兩張畫居然一模一樣。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