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5頁
江月姐出嫁了,江大太太給沈家送了話之後,一個月不到就嫁了。據外頭婆子們說江月姐是捆了手腳送上花轎的,江氏也沒細問,只派冬至去看看。據說男方的年齡不小了,江月姐一直哭鬧著不願意,沒辦法才用捆的。
至於當日縣官判下來屬於江月姐的那份嫁妝,江大太太倒是一點不少的給了江月姐。孩子也跟著江月姐一起去了,婚禮是簡單了點,又是遠嫁,不過好歹也是正經人家,江氏嚇唬了江大太太一回,沒敢很坑江月姐。
「以後是好是歹都是她自己的造化。」江氏有幾分感嘆,又有幾分放心的說著,她不喜歡江月姐出現在她的視線里,遠嫁了也好,見不著也就沒有怨恨。
冬至旁邊聽著卻不接話。
沈書嫻多少明白江氏心中的糾結,岔開話題道:「布衣軒的衣服送來了嗎?」家中兩個孕婦,針線上的早就開始趕製孩子的衣服,沈書君仍然覺得不太過癮,特意找了淮陽最貴的店鋪,整尺的布頭給孩子們做衣服,哪怕是孩子長得快,穿不了一個月就要扔,那也得做。
冬至忙接話道:「我已經派婆子去催,最多兩天也就能送過來。」布衣軒才接了一筆大生意,沈家的活計肯定不敢怠慢,但那邊是急著嫁女,沈家這邊孩子出生還要好幾個月。老闆一臉為難的跟她說了,她也就做主寬限了幾日。
「那個不急的,慢慢收拾就好。」江氏說著,又道:「倒是眼看著天就是冷了,姑奶奶的冬衣可準備好?」
沈書嫻笑著道:「前幾天就送來了,張姨娘辦事很妥當。」在沈家這麼久,她也能看得出來,冬至是一片忠心對江氏。想想紅樓夢裡鳳姐和平兒,真能如此,江氏身邊總有個可靠的人。
正說著閒話,江氏倒是想起另外一件事,衛連舟是被衛家出族,但跟外祖家的關係應該沒有斷。一直沒聽沈書嫻說起程家的事,江氏多少有點納悶,按理說程家還出過狀元的,就是後來被貶官,也沒有罷官,還勉強說的上是官宦人家。r>沈書嫻嘆了口氣,成親之後她就問過衛連舟關於程家的事,這是正經親戚,肯定要行走。沒想到衛連舟卻說他也許多沒有跟舅舅家聯絡,十年前程家外放不久,衛家二房就出事,衛連舟離京去了海口,剛去海口那幾年他自顧不暇。
等他站住腳再去打聽程家的消息,他的外祖父,大舅舅和二舅舅均已去世,三舅舅和四舅舅也外放到很遠的地方。衛連舟先去了程家老家,大舅母和二舅母都在,程家畢竟輝煌過,就是後來倒霉了,又沒有抄家,家產仍然在,日子過的也算不錯。
祭完外祖衛連舟就回去,這些年來雖然還有通信,但路途太遠,從海口過去,差不多要兩個月的路程。程家也沒哪裡需要衛連舟幫忙,雖有書信來往,卻並不多。
「大爺說過,等以後徹底閒下來了,帶著我去程家一趟。」沈書嫻說著,只是想閒下來哪有這麼容易,現在她又有孩子,想上路怎麼也得等孩子大些,估摸著怎麼也得好幾年後了。
江氏道:「應該的,娘舅家中是該去。」有時候娘舅處好了,去大伯叔叔都強,她要不是有鄭大舅撐著,現在還不知道淪落到何種境地。
「是該去。」沈書嫻有幾分自言自語的說著,衛連舟的親友不多,後來還跟衛大伯不太痛快,衛家會跟衛連舟親的估計也就一個衛策。
淮陽的第一場大雪落下,鄭氏帶著佑哥來了,主要是向江氏表達感謝之情的。佑哥的戶籍辦好了,從顧家祖譜上消去,連姓氏都改了,改姓安,以後就叫安佑,跟顧大爺的血緣關係斷不了,但律法上沒關係了。
現在顧家是越來越不行,後宅不寧,前頭生意也不行。顧大爺帶著顧太太還去過安家說要看佑哥,那意思是要把佑哥接過去,鄭氏軟弱了一輩子,此事卻是一步不退,當初縣太爺給他們的做的公證,直接把公證書拿出來,要是顧大爺執意,她不介意再上一回公堂。
趕走顧大爺和顧太太,鄭氏嚇的兩夜沒合眼。她不知道顧大爺現在要兒子打的什麼主意,但她肯定不能把兒子交給他,當初顧大爺跟她兒子不過是想她放棄一半財產,這樣的爹能對兒子多好。
更何況就是她都知道顧家大不如以前,安岳人很厚道,佑哥跟著好歹還能正常長大。跟著顧大爺弄不好會被他賣了。
「戶籍辦好,我才算鬆了口氣。這些日子我總是擔心,萬一顧……把佑哥要去了,我可要怎麼活。」鄭氏說著就想掉眼淚。
不等江氏開口,佑哥就道:「母親不用傷心,我以後肯定會好好孝順母親的。」
鄭氏眼淚掉的更厲害了,這一大半是因為高興,摸著佑哥的頭道:「好孩子,只要還有你,我就萬事知足了。」
江氏也在旁邊笑著道:「有這麼好的兒子,妹妹以後福氣大著呢。」
鄭氏把眼淚擦擦,看看沈書嫻的肚子道:「奶媽請好了吧。」
「奶媽,產婆,大夫都說好了。」江氏笑著說,高興的又道:「有經驗的媽媽說,姑奶奶這胎看著像是兒子。」
沈書嫻笑著道:「婆子也說嫂子這胎也是男孩子。」她無所謂生兒生女,頭一胎她又年輕,但江氏和沈書君不一樣,他們想兒子都要想瘋了。哪怕先生兒子再生女兒,總要先來一個兒子。
鄭氏在旁邊笑著道:「以前你看到佑哥就眼饞,現在自己也要生了,總是得償所願。」
至於當日縣官判下來屬於江月姐的那份嫁妝,江大太太倒是一點不少的給了江月姐。孩子也跟著江月姐一起去了,婚禮是簡單了點,又是遠嫁,不過好歹也是正經人家,江氏嚇唬了江大太太一回,沒敢很坑江月姐。
「以後是好是歹都是她自己的造化。」江氏有幾分感嘆,又有幾分放心的說著,她不喜歡江月姐出現在她的視線里,遠嫁了也好,見不著也就沒有怨恨。
冬至旁邊聽著卻不接話。
沈書嫻多少明白江氏心中的糾結,岔開話題道:「布衣軒的衣服送來了嗎?」家中兩個孕婦,針線上的早就開始趕製孩子的衣服,沈書君仍然覺得不太過癮,特意找了淮陽最貴的店鋪,整尺的布頭給孩子們做衣服,哪怕是孩子長得快,穿不了一個月就要扔,那也得做。
冬至忙接話道:「我已經派婆子去催,最多兩天也就能送過來。」布衣軒才接了一筆大生意,沈家的活計肯定不敢怠慢,但那邊是急著嫁女,沈家這邊孩子出生還要好幾個月。老闆一臉為難的跟她說了,她也就做主寬限了幾日。
「那個不急的,慢慢收拾就好。」江氏說著,又道:「倒是眼看著天就是冷了,姑奶奶的冬衣可準備好?」
沈書嫻笑著道:「前幾天就送來了,張姨娘辦事很妥當。」在沈家這麼久,她也能看得出來,冬至是一片忠心對江氏。想想紅樓夢裡鳳姐和平兒,真能如此,江氏身邊總有個可靠的人。
正說著閒話,江氏倒是想起另外一件事,衛連舟是被衛家出族,但跟外祖家的關係應該沒有斷。一直沒聽沈書嫻說起程家的事,江氏多少有點納悶,按理說程家還出過狀元的,就是後來被貶官,也沒有罷官,還勉強說的上是官宦人家。r>沈書嫻嘆了口氣,成親之後她就問過衛連舟關於程家的事,這是正經親戚,肯定要行走。沒想到衛連舟卻說他也許多沒有跟舅舅家聯絡,十年前程家外放不久,衛家二房就出事,衛連舟離京去了海口,剛去海口那幾年他自顧不暇。
等他站住腳再去打聽程家的消息,他的外祖父,大舅舅和二舅舅均已去世,三舅舅和四舅舅也外放到很遠的地方。衛連舟先去了程家老家,大舅母和二舅母都在,程家畢竟輝煌過,就是後來倒霉了,又沒有抄家,家產仍然在,日子過的也算不錯。
祭完外祖衛連舟就回去,這些年來雖然還有通信,但路途太遠,從海口過去,差不多要兩個月的路程。程家也沒哪裡需要衛連舟幫忙,雖有書信來往,卻並不多。
「大爺說過,等以後徹底閒下來了,帶著我去程家一趟。」沈書嫻說著,只是想閒下來哪有這麼容易,現在她又有孩子,想上路怎麼也得等孩子大些,估摸著怎麼也得好幾年後了。
江氏道:「應該的,娘舅家中是該去。」有時候娘舅處好了,去大伯叔叔都強,她要不是有鄭大舅撐著,現在還不知道淪落到何種境地。
「是該去。」沈書嫻有幾分自言自語的說著,衛連舟的親友不多,後來還跟衛大伯不太痛快,衛家會跟衛連舟親的估計也就一個衛策。
淮陽的第一場大雪落下,鄭氏帶著佑哥來了,主要是向江氏表達感謝之情的。佑哥的戶籍辦好了,從顧家祖譜上消去,連姓氏都改了,改姓安,以後就叫安佑,跟顧大爺的血緣關係斷不了,但律法上沒關係了。
現在顧家是越來越不行,後宅不寧,前頭生意也不行。顧大爺帶著顧太太還去過安家說要看佑哥,那意思是要把佑哥接過去,鄭氏軟弱了一輩子,此事卻是一步不退,當初縣太爺給他們的做的公證,直接把公證書拿出來,要是顧大爺執意,她不介意再上一回公堂。
趕走顧大爺和顧太太,鄭氏嚇的兩夜沒合眼。她不知道顧大爺現在要兒子打的什麼主意,但她肯定不能把兒子交給他,當初顧大爺跟她兒子不過是想她放棄一半財產,這樣的爹能對兒子多好。
更何況就是她都知道顧家大不如以前,安岳人很厚道,佑哥跟著好歹還能正常長大。跟著顧大爺弄不好會被他賣了。
「戶籍辦好,我才算鬆了口氣。這些日子我總是擔心,萬一顧……把佑哥要去了,我可要怎麼活。」鄭氏說著就想掉眼淚。
不等江氏開口,佑哥就道:「母親不用傷心,我以後肯定會好好孝順母親的。」
鄭氏眼淚掉的更厲害了,這一大半是因為高興,摸著佑哥的頭道:「好孩子,只要還有你,我就萬事知足了。」
江氏也在旁邊笑著道:「有這麼好的兒子,妹妹以後福氣大著呢。」
鄭氏把眼淚擦擦,看看沈書嫻的肚子道:「奶媽請好了吧。」
「奶媽,產婆,大夫都說好了。」江氏笑著說,高興的又道:「有經驗的媽媽說,姑奶奶這胎看著像是兒子。」
沈書嫻笑著道:「婆子也說嫂子這胎也是男孩子。」她無所謂生兒生女,頭一胎她又年輕,但江氏和沈書君不一樣,他們想兒子都要想瘋了。哪怕先生兒子再生女兒,總要先來一個兒子。
鄭氏在旁邊笑著道:「以前你看到佑哥就眼饞,現在自己也要生了,總是得償所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