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5頁
“大概就是民國時期一些傳統手藝人因為在國內混不下去,漂洋過海去外國謀生的故事。”
“這小子,似乎對國內有很大不滿啊。”首長無奈地笑了笑,把秘書拿過來的隨意看了起來。
他們坐到這個位置,經常會與外國人打交道,會一口流利的英文已經可以說是必修課了。
“那……要不要提醒一下他……”
“不用管他,我們華國要的就是這種敢想敢寫的作者,只要他的大方向沒有錯誤,那就沒有問題。如果所有的作者寫的都是一家之言,那我們還算什麼人民民主專政的國家?”
“好的。”
反正根據大使館那人的匯報,莫長安暫時對華國沒有產生太大的牴觸心理。至於他寫的那些,就由他寫去吧。
——
四月,傑力弗給莫長安帶來了一個讓他猶豫的消息,有一個志願活動正在報名。
目的地是一個瀰漫著硝煙的國家,他們國家因為政治的原因一分為二,一方是政府,而另一方則是反對這個政府統治的人。
而他們這些志願者則是去給受傷的平民送去物資的。
這個時候,戰爭已經告了一段落,雙方正在談判,即將進入半年時間的休戰期,這個時候應該是比較安全的。而且,據說志願者組織為他們聘請了一隊國際僱傭兵來保護他們的安全,只不過,報名的人數太少。
從上次遇到恐怖襲擊之後,莫長安就對這些槍、彈藥心有餘悸。
據統計,恐怖襲擊之後,已經確定的死亡人數達到了一百一十五人,其中八十七人是在車上被炸死的。或許這還不是真正的人數,因為有些人可能在爆炸中被燒了個乾淨。
英國姑且還算是比較和平的國家了,這一點恐怖分子就造成了這麼慘重的傷亡,那一直處於戰爭的國家呢?莫長安不敢想像。
前世,網上有這麼一句話,叫做“你能擁有現在的和平生活,是因為有人在你們不知道的地方替你們負重而行”,這句話說的就是華國的士兵們。
華國和平,僅是看起來和平而已,實際上邊境上與別的國家有不小的摩擦。
就如同幾年前鼎鼎有名的瀾滄江慘案,如果不是事情鬧得太大,我們根本就不會知道曾經發生了這麼一件事。
新聞上播放的內容,僅是上面的人想要大家知道的,但還有更多大家不知道的呢?。他們這麼做,有個理由是為了讓大家生活得更安心,不會在漆黑的夜晚,準備入睡之時,還要擔心能不能見到明天的太陽。
這種做法也有不利的一面。
升米恩,斗米仇。
舒適的生活過得太好了,就會忘記曾經的苦痛。逐漸發展出一些沒事找事,不嫌事大的人出來。
他們對保護著自己的國家沒有絲毫敬畏之心,也從沒想到過,國家在他們不知道的地方做了這麼多事。
許多士兵死在了邊界線的摩擦中,他們的家人再也見不到自己的兒子、丈夫。而這一切的一切,別人都不知道,國家也不敢公布。
甚至他們的墓碑上,都不敢放上他們的照片,生怕那些喪心病狂的人尋找到他們的家人實施報復。
生為國家而戰,死後卻無法告訴大家他們的貢獻,這就是軍人。
而莫長安在聽到這個消息之後,心中就有那麼一種衝動。他想去看看,長時間處於戰亂的國家到底是個什麼樣子。
戰亂的國家,雖然處於休戰期,卻也不是完全的安全。雙方可能會派出殺手來刺殺對方的領導人,而提前修養好的一方,隨時就能夠掀開之前簽訂好的停戰的合約。
他們心裡都知道,已經發展到這種情況,和平解決已經是不可能的事。除非把對方全滅,不然國家依舊會處於這個樣子。
這是莫長安跟吳悅銘要了他那個在國外留學的同學的聯繫方式之後了解到的信息,這也是莫長安糾結著到底要不要去的原因。
這樣的機會很難得,也是那個國際志願者組織第一次組織這樣的活動,還不知道以後會不會再有這樣的機會了。
去了,如果遇到危險,他可能會後悔,但不去,他一定會後悔。
這種事他也不敢跟商景行和父母商量,用腳指頭想他們都不會同意的。
沒有人可以商量的莫長安,最終找上了史密斯女士。
“這個國家我知道,過去的話大概是什麼時間?”
“應該就是六七月份吧,暑假期間,那時候他們的休戰協議應該也差不多下來了。”
“那個國家有華國大使館嗎?”
“有的。”
這個莫長安查過,如果沒有的話,他是絕對不會去的。不然真遇到問題了,求助都不知道找誰。
“現在華國在世界上的地位很高,而且華國也很重視自己的公民,那些武裝分子不會想招惹一個這麼強大的華國的。”
史密斯女士雖然沒有直接給出自己的意見,但是莫長安能夠聽出,她是支持自己的。
第163章
這次國際志願者組織對招募的志願者的要求比較嚴格, 除了能夠流利說英語之外, 還要求志願者有一定的急救水平以及一定的文學素養。他們此行除了給戰後的平民送物資,還充當著戰地醫生和支教老師的角色。
“這小子,似乎對國內有很大不滿啊。”首長無奈地笑了笑,把秘書拿過來的隨意看了起來。
他們坐到這個位置,經常會與外國人打交道,會一口流利的英文已經可以說是必修課了。
“那……要不要提醒一下他……”
“不用管他,我們華國要的就是這種敢想敢寫的作者,只要他的大方向沒有錯誤,那就沒有問題。如果所有的作者寫的都是一家之言,那我們還算什麼人民民主專政的國家?”
“好的。”
反正根據大使館那人的匯報,莫長安暫時對華國沒有產生太大的牴觸心理。至於他寫的那些,就由他寫去吧。
——
四月,傑力弗給莫長安帶來了一個讓他猶豫的消息,有一個志願活動正在報名。
目的地是一個瀰漫著硝煙的國家,他們國家因為政治的原因一分為二,一方是政府,而另一方則是反對這個政府統治的人。
而他們這些志願者則是去給受傷的平民送去物資的。
這個時候,戰爭已經告了一段落,雙方正在談判,即將進入半年時間的休戰期,這個時候應該是比較安全的。而且,據說志願者組織為他們聘請了一隊國際僱傭兵來保護他們的安全,只不過,報名的人數太少。
從上次遇到恐怖襲擊之後,莫長安就對這些槍、彈藥心有餘悸。
據統計,恐怖襲擊之後,已經確定的死亡人數達到了一百一十五人,其中八十七人是在車上被炸死的。或許這還不是真正的人數,因為有些人可能在爆炸中被燒了個乾淨。
英國姑且還算是比較和平的國家了,這一點恐怖分子就造成了這麼慘重的傷亡,那一直處於戰爭的國家呢?莫長安不敢想像。
前世,網上有這麼一句話,叫做“你能擁有現在的和平生活,是因為有人在你們不知道的地方替你們負重而行”,這句話說的就是華國的士兵們。
華國和平,僅是看起來和平而已,實際上邊境上與別的國家有不小的摩擦。
就如同幾年前鼎鼎有名的瀾滄江慘案,如果不是事情鬧得太大,我們根本就不會知道曾經發生了這麼一件事。
新聞上播放的內容,僅是上面的人想要大家知道的,但還有更多大家不知道的呢?。他們這麼做,有個理由是為了讓大家生活得更安心,不會在漆黑的夜晚,準備入睡之時,還要擔心能不能見到明天的太陽。
這種做法也有不利的一面。
升米恩,斗米仇。
舒適的生活過得太好了,就會忘記曾經的苦痛。逐漸發展出一些沒事找事,不嫌事大的人出來。
他們對保護著自己的國家沒有絲毫敬畏之心,也從沒想到過,國家在他們不知道的地方做了這麼多事。
許多士兵死在了邊界線的摩擦中,他們的家人再也見不到自己的兒子、丈夫。而這一切的一切,別人都不知道,國家也不敢公布。
甚至他們的墓碑上,都不敢放上他們的照片,生怕那些喪心病狂的人尋找到他們的家人實施報復。
生為國家而戰,死後卻無法告訴大家他們的貢獻,這就是軍人。
而莫長安在聽到這個消息之後,心中就有那麼一種衝動。他想去看看,長時間處於戰亂的國家到底是個什麼樣子。
戰亂的國家,雖然處於休戰期,卻也不是完全的安全。雙方可能會派出殺手來刺殺對方的領導人,而提前修養好的一方,隨時就能夠掀開之前簽訂好的停戰的合約。
他們心裡都知道,已經發展到這種情況,和平解決已經是不可能的事。除非把對方全滅,不然國家依舊會處於這個樣子。
這是莫長安跟吳悅銘要了他那個在國外留學的同學的聯繫方式之後了解到的信息,這也是莫長安糾結著到底要不要去的原因。
這樣的機會很難得,也是那個國際志願者組織第一次組織這樣的活動,還不知道以後會不會再有這樣的機會了。
去了,如果遇到危險,他可能會後悔,但不去,他一定會後悔。
這種事他也不敢跟商景行和父母商量,用腳指頭想他們都不會同意的。
沒有人可以商量的莫長安,最終找上了史密斯女士。
“這個國家我知道,過去的話大概是什麼時間?”
“應該就是六七月份吧,暑假期間,那時候他們的休戰協議應該也差不多下來了。”
“那個國家有華國大使館嗎?”
“有的。”
這個莫長安查過,如果沒有的話,他是絕對不會去的。不然真遇到問題了,求助都不知道找誰。
“現在華國在世界上的地位很高,而且華國也很重視自己的公民,那些武裝分子不會想招惹一個這麼強大的華國的。”
史密斯女士雖然沒有直接給出自己的意見,但是莫長安能夠聽出,她是支持自己的。
第163章
這次國際志願者組織對招募的志願者的要求比較嚴格, 除了能夠流利說英語之外, 還要求志願者有一定的急救水平以及一定的文學素養。他們此行除了給戰後的平民送物資,還充當著戰地醫生和支教老師的角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