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7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多年未見,王兄別來無恙。本王待王兄一片赤誠,抱病連夜前來相見,不想王兄因自己親孫之死遷怒本王,居然殘忍害死本王唯一的女兒。殺女之仇不共戴天!來人哪,將行山王給本王拿下!”

  行山王一頭霧水,什麼殺女之仇?他連那個侄女的面都沒有見到,哪裡就殺人了?

  “應皇弟,這其中一定有誤會,本王那好侄女在哪裡?本王壓根沒有見著啊。”

  此時,淮南王帶來的人已找到湖陽燒毀的屍身。

  “這…”

  “都怪本王…為了讓她好好思過罰她來守皇陵。不想王兄你好狠的心,居然為了泄私憤將她燒死。”

  “她是湖陽?”

  行山王不敢置信地指著那燒得面目全非的屍體,不怪他不信,而是這事發生得太過蹊蹺。他來別院裡為什麼沒有一個人提醒湖陽也在別院?難道這是應皇弟和那些臣子們做的局?自己那個孫子的死就是引子?

  就這麼個燒得看不清的屍體,說是一個公主,這誰信哪?

  如果是這樣,他此行便是入了別人的圈套。

  “應皇弟,難道你想手足相殘嗎?”

  “不是本王要手足相殘,是王兄你欺人太甚。來人哪,將人給本王抓起來!”

  “本王看誰敢!”

  行山王不比淮南王,他是嗜武之人。身形氣勢無一不威嚴霸氣,一時之間還真鎮住不少人。加上他帶上京的人也不少,動起手來淮南王未必是他的對手。

  淮南王並不驚慌,隨手一抬,牆頭之上現出黑壓壓的人。那些人單看過去,個個身形似豹矯健敏捷悄無聲息。

  行山王大驚,“他…他竟然把這些人留給你了?”

  這些人就是以前晏玉樓一直忌諱的那股帝王暗處的勢力。先帝駕崩時,趙岳太小,這些人沒有辦法交給一個一歲的孩子。帝王多疑,也不可能將這些人交給自己的女人,哪怕是自己兒子的親娘。

  晏玉樓和姬桑再是心腹,總歸是外人。帝王一忌後宮干政,二忌外戚當權。所以這些人果然不如晏玉樓所料,在淮南王的手中。

  “王兄沒有想到吧?”

  “本王確實沒有想到,原以為你是最不爭不搶的那一個,沒想到你比我們所有人的心機都要深。這一天,你等很久了吧。解決完本王,是不是就輪到二皇兄?二皇兄之後呢?讓本王猜猜,你是想要那個位置,對不對?”

  淮南王淡然一笑,“王兄常常以己度人,本王與你們不同,本王從來沒有非分之想。不像你們,總是覬覦不屬於自己的東西。”

  行山王以劍為杖,意味深長地看著他,“滸洲災銀被劫一事與你有關吧,你企圖禍水東引栽到本王的頭上,不想那兩個小兒壞了事。你殺害本王的孫子,把本王引上京來,然後用自己的女兒栽贓本王。你還說你沒有野心?”

  “本王對大啟一片赤誠可昭日月,若本王有不臣之心便叫本王不得好死萬箭穿心。本王可發此誓,王兄可敢?”

  “荒謬!本王為何要起誓!”

  連誓都不敢,分明是心裡發虛。

  淮南王冷笑一聲,一個招手那些人便像鬼魅一樣飄下來。行山王一行人全部被制伏,他們父子三人連夜被下了淮南王府的私牢。

  晏玉樓和姬桑得到消息時,一切已經塵埃落定。淮南王府的下人沒有攔晏玉樓,說王爺要見她。是她一人,而不是她與姬桑。

  下人們將她帶到那燒過的院子,淮南王就站在院子裡。

  一身常服,儒雅超然。

  仿佛還是那個淡泊的男人,又好像什麼都變得不一樣。此次他出手之快,出手之狠完全超乎所有人的預料。

  她根本沒有想到,他會在行山王一到京中就發難。

  而且還拿湖陽的死當引子。

  原先還奇怪他為什麼一直按兵不動,也沒有讓人為湖陽即將病逝的事做準備,甚至連淮南王妃不見了都無動於衷。現在她明白了,他所有的隱忍都是為了等行山王,所做的一切都是為了報復行山王。

  “王爺。”

  “無歸來了啊。”他慢慢轉身,神情惆悵,“本王知道你必是有許多的話想問,也有許多的疑惑。本王可以明明白白告訴你,本王所做的一切都是為了大啟,都是為了陛下。”

  “可是湖陽明明…”

  “湖陽是本王的女兒,她的死本王很痛心。如果她死得更有價值,本王相信她會原諒本王的做法。行山王此行上京目的不純,分明是想借著趙邕之死大鬧一場。陛下年幼,你和鶴之還年輕。他是陛下的叔爺,除了本王你們誰出手都不合適。為了大啟的平定,為了大啟的百年基業,本王願意做那個惡人。”

  道理沒錯,話也說得漂亮,可是晏玉樓卻知道並非如此。什麼為了大啟什麼為了陛下,都不過是他藉機報私仇的擋箭牌。

  然而他占著大義,她又是臣子,還能反駁什麼。說穿了湖陽是他的女兒,他如何處理女兒的身後事旁人哪有立場質疑。

  “他這些年動作不斷,上次滸洲之事就是他在背後興風作浪。這次是個機會,他敢無旨上京本王就不能再放他回去。你是個聰明人,本王一向認為你比鶴之更聰明。你定能體諒本王的用心,明白本王的苦衷。”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