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2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風寄娘的目光卻落在另一側僧袍赤足的一葉,他靜立在那,如秋葉浮於靜水,超然於萬物之外。過往重又變得清晰,她身死後,心中有恨,怨魂不願散去,亦步亦趨地跟著一葉的身後,看到他用手扒著喉嚨,想將自己吃進的那些骨肉盡皆摳吐出來,可惜,他吐出來的都是酸水,那些骨肉終將化作他的血,他的肉,支撐著他能在亂世中活下去。

  救世的佛子踉蹌在餓殍浮屍當中,身後儘是些衣衫襤褸,瘦得皮包骨頭掙扎求活的眾生,他們如此弱小,如此可憐,如此絕望,然而,這群為世所棄的可憐人,轉過臉露出野獸的獠牙,殺母易子。

  枯木林中,佛子跪在那,悔痛而泣,愴惶無措,他因生就慈悲的心腸,憐眾生悲苦,不顧勸阻降世,誰知,亂世因他更亂,而他,也成眾生中可憐可悲可嘆的一人。

  “法師,陣法是你所布?”風寄娘逼問。

  一葉雙手合什,答道:“是貧僧與徐帥攜手所為。”

  風寄娘心痛難忍:“阿弟,為何?你明知天地之間自有規則,不可妄加干擾,這千百個春秋,你為贖罪,幾走遍每寸土地引收各地的怨魂。為何又助紂為虐犯下殺業?”

  徐知命撫須輕笑,出聲道:“助紂為虐?娘子怕是誤會了什麼。”他可惜地看一眼雷剎,道,“副帥怕也是生了誤會。”

  “誤會?”雷剎以為自己錯聽,這些成千上萬的生魂被攝,徐知命竟說是誤會。

  “正是。”徐知命凜然道,“我與法師,為的是天下蒼生,為的是黎民百姓,為的是亂世不起有明君引領盛世。屆時,萬民居有屋,耕有田,身上有衣,口中有食。老夫曾觀天象,又訪隱士高人共推演世運命理,於玄黃變幻間窺得一絲天機。帝業終,朝代改,傾巢之下百姓流離失所,又有天災降世,人禍作亂,路有死骨,野有餓殍。”

  “易子而食也不過稀疏平常,父不父,子非子,人亦非人。”徐知命搖頭,與風寄娘道,“個中悽慘,風娘子豈不深知?”

  雷剎不禁詰問:“徐帥既說救世,枉死的萬人難道該死?”

  徐知命臉上滿是悲痛,卻反問:“殺一人救二人,此事可為否?”

  “不可為。”雷剎答道。

  “殺二人,救十人,可為否?”徐知命又問。

  雷剎再答:“不可為。”

  “殺十人,救百人,可為否?”

  雷剎想了想,仍答:“不可為。”

  “殺百人,救萬人,可為否?”徐知命再問。

  雷剎手心滲出細汗,百人與萬人的命孰輕孰重?萬人固然重要,難道為萬人就可以殺百人?佛家常道眾生平等,既如此,百人與萬人同等。然而,人心從來有所偏向,屠百人救萬人,似乎應當。

  徐知命又冷聲問道:“殺萬人,救百萬人,可為否?”

  雷剎心頭激道,不能答。

  徐知命仿若窺見他心中偏重,苦心道:“一將功成萬骨枯,大業豈有不堆壘屍骨的?我等所求不過過後的太平盛世。雷剎,你擾亂陣法,是要至蒼生於水火之中?”

  雷剎手中毗沙門天天王的慧傘,金光隱隱,在那飛快轉動,吐寶鼠立起前身衝著徐知命露出利齒,發出恐嚇聲。

  徐知命渾不當一回事,再問雷剎:“雷剎,你雖冷情冷麵,卻有俠義仁心,我問你,若風娘子遇險,你可願以命相救?”

  雷剎道:“是,我願以命相救。”

  風寄娘暗暗發急,徐知命與雷剎有救命之恩,又擅蠱惑人心,雷剎本就身世坎坷,他雖行事磊落卻也激烈,忙喚道:“副帥。”

  徐知命卻是步步緊逼,又問道:“雷剎,如你願舍自家性命求風娘子平安,那些亡魂,你怎知他不願舍自己半點殘生,求子孫後代安居樂業?”

  “他們本就時日無多,人之一生,從生到死,從少到老,自懵懂無知再到不惑,再到知天命,直至花甲古稀,此間幾多蹉跎?你雷剎莫非從未辜負過大好時光?偷過浮生閒瑕?衛耳逆不順做過無用之功?我所攝來的那點生,不過是他們棄於手邊,不屑一顧的微末。”

  “殺萬人,救蒼生,可為。”

  “得萬人之微末之光,救天下,更可為。”

  “我與法師所為,是為這眾生鋪出一道生路來。”

  陣法之中一尊栩栩如生的石像佇立在那,正是姜凌的模樣,石像前後身刻著姜凌的名姓命盤,命盤延出金線與法陣相連,在源源不斷的生氣滋養下,石像恍然如生。

  “你怎知他們願?”風寄娘驀得怒問,她踏進法陣之中,抬頭直視徐知命,“副帥願為我捨命,是副帥一人之事,徐帥怎知那些萬民願為後世捨生?若他們真願,這陣底怎有怨氣愁海,洶湧翻騰成怒波?”

  徐知命捻須,道:“他們不願也罷,老夫願捨身造殺業救天下眾生。”

  風寄娘冷笑:“徐帥為善也好,為惡也罷,我不去置喙,十八煉獄,原本也是善念鋪就。只問徐帥,你怎知能救?九王夭折之命,即便身有龍氣也非天命之人,莫非你當天道可欺?”

  徐知命抬了下頭,昂然道:“天道想來也欠蒼生一個交待。”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