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1頁
她每日睜眼第一句話便是“陛下有沒有按時喝藥”。謝安平把火石加到了原來的方子裡,效果竟意外地明顯,要是放在往日,顧淳這般折騰,都不知道要被抬回來多少次。
“喝了喝了,耳朵都要生繭了,”謝蘭無奈地回道,“給,你的藥,也不知道你倆誰更讓人操心。”
公孫瑜笑了笑,接過藥碗:“今天他們在忙什麼?”
“審巴圖爾。”謝蘭簡明扼要地回道。
“我得去看看……”公孫瑜順手拿起外衣,話到一半便被謝蘭不客氣地打斷了。
“別鬧了姑奶奶,”謝蘭嘆道,“一個個的,都把自己當鐵人。”
公孫瑜覺得十分無辜,又打不過謝蘭,只能窩在屋裡長毛,好不容易熬到了晚飯後,顧淳照例過來,才眼睛一亮,顛兒顛兒地湊上去問巴圖爾說了什麼。
顧淳正坐在一旁給她晾著熱粥,被纏的不行,只能把碗放下。
“話這麼多,”他微微嘆道,“是不疼了麼?”
“疼,”公孫瑜笑道,“但一想著你病快好了,就開心的很。那下面理當關心政事了,對不對?”
顧淳頓了片刻,也跟著笑了笑,轉頭道:“巴圖爾此次來南疆,是有求於樛千德,他沒想到這個盟友會這麼快背叛他。”
“為何有求於他?”
“巴圖爾一直忠於烏離,而烏離在鄴都……似乎過得不如我們想像的那麼好。他手下的西戎貴族都被封了官,一個個在中州耽於享樂,還把中原人烏七八糟的手段都學來用在同袍身上。”顧淳嘆道,“沒有了在西北的生存壓力,這些人的野性,也都被磨去四五分了。但有一員大將,似是要推翻烏離取而代之。而烏離竟……沒有什麼危機感,任他興風作浪。”
公孫瑜接道:“那巴圖爾來南疆,是想幫烏離坐穩位子嗎?”
“是,他想說服樛千德進攻江南,與西戎合作,南北夾擊。”
公孫瑜微微皺眉。巴圖爾如此做法,就像是要再次點燃烏離的野心一般。有人能在亂世殺出血路,卻不能守得祖輩基業,烏離……難道是大仇得報,便沒了開疆拓土的心思了麼?
“這或許是個機會,”顧淳道,“我本想多等幾年,但西戎政權不得民心,他們自顧不暇,南疆又已得安穩,等運河貫通,武器成批造出來,天時地利人和俱佳,還不出擊,便是辜負了中州百姓。聞堂應當已經收到了我寫的信,下個月會親自來吳都商議……嗯,你看著我做什麼?”
“看你真好,”公孫瑜收回目光,偏頭笑道,“以前也覺得你好,卻不知道……你是這麼好的人。”
還好你沒事了,她在心裡接上後半句,千寒毒解,有這般才德的人,理應成為千古明君,若不能平平安安過一輩子,著實可惜可嘆,是大梁的損失。
顧淳像是猜到她心裡在想什麼,他站起來,竟輕輕把她抱在懷裡,低聲道:“以後不能再以身犯險了,知道麼?我在山腳下那會兒……都快要瘋了。”
他最後幾個字說的很輕,卻重重地砸在了公孫瑜心上。
顧淳從未……從未說過這樣的話。年少時突經巨變,無家可歸時不曾說過,在邊陲蟄伏五年,遭遇炮火,不知前路時不曾說過,下定決心身死山河時不曾說過,在南方拖著病骨重整朝政,殫精竭慮時也不曾說過……他不敢,不敢全心去愛,因為擔了太多,就太怕辜負。
而他註定負重前行的生命里,竟真的出現了這麼一個人,願意站在他身後,不粘不離地一路跟隨,思他所思,憂他所憂,隔著重重假面,卻還是一次次原諒,一次次義無反顧,連回報都不曾索求。這種變化太細微、太漫長,是從簡簡單單地鄉鄰之好,到信任破碎再重建,再到深入骨髓的依戀。
顧淳蹲下身來,慢慢地、輕輕地吻了上去。他等這一天太久,又覺得這滋味太珍貴、太捨不得去品。他突然覺得有東西落在唇邊,鹹鹹的,一睜眼,竟發現公孫瑜的眼睛裡盈滿了淚,一笑就啪嗒啪嗒地落下來。
“好了,”顧淳揉揉她的頭髮,“晚上好好休息。”
公孫瑜又戀戀不捨地抱了一會兒,才把手臂收回。兩人相顧無言,又突然同時笑起來。
第二日,顧淳給守在彭川鎮的人都放了假。但勞模顧燁絲毫沒有休息的覺悟,從早上忙到晚飯時分,還打算拉著別人一起做勞模。他正想出門去尋尹逍聊一個細節,卻發現謝蘭正站在院子裡擺弄幾簇沒開花的植物,看到他出來,便三步並作兩步地上前,一把拉住他的胳膊,不由分說地把人領走了。
“彭川鎮也有花燈節,”謝蘭壓根兒沒管顧燁有苦說不出的模樣,果斷地替他放了尹逍鴿子,“聽說還不錯。今晚陛下忙的很,就別給他添堵了,啊。”
這位“很忙”的陛下的確有要事在身,直到公孫瑜吃完晚飯都沒出現。公孫瑜還在納悶兒,心道:“他不會是昨天……然後害羞了,就不來了吧?”
“不會,”她隨即果斷否定道,“此一時彼一時……不能總是覺得顧淳還是天真的小書生……”
“喝了喝了,耳朵都要生繭了,”謝蘭無奈地回道,“給,你的藥,也不知道你倆誰更讓人操心。”
公孫瑜笑了笑,接過藥碗:“今天他們在忙什麼?”
“審巴圖爾。”謝蘭簡明扼要地回道。
“我得去看看……”公孫瑜順手拿起外衣,話到一半便被謝蘭不客氣地打斷了。
“別鬧了姑奶奶,”謝蘭嘆道,“一個個的,都把自己當鐵人。”
公孫瑜覺得十分無辜,又打不過謝蘭,只能窩在屋裡長毛,好不容易熬到了晚飯後,顧淳照例過來,才眼睛一亮,顛兒顛兒地湊上去問巴圖爾說了什麼。
顧淳正坐在一旁給她晾著熱粥,被纏的不行,只能把碗放下。
“話這麼多,”他微微嘆道,“是不疼了麼?”
“疼,”公孫瑜笑道,“但一想著你病快好了,就開心的很。那下面理當關心政事了,對不對?”
顧淳頓了片刻,也跟著笑了笑,轉頭道:“巴圖爾此次來南疆,是有求於樛千德,他沒想到這個盟友會這麼快背叛他。”
“為何有求於他?”
“巴圖爾一直忠於烏離,而烏離在鄴都……似乎過得不如我們想像的那麼好。他手下的西戎貴族都被封了官,一個個在中州耽於享樂,還把中原人烏七八糟的手段都學來用在同袍身上。”顧淳嘆道,“沒有了在西北的生存壓力,這些人的野性,也都被磨去四五分了。但有一員大將,似是要推翻烏離取而代之。而烏離竟……沒有什麼危機感,任他興風作浪。”
公孫瑜接道:“那巴圖爾來南疆,是想幫烏離坐穩位子嗎?”
“是,他想說服樛千德進攻江南,與西戎合作,南北夾擊。”
公孫瑜微微皺眉。巴圖爾如此做法,就像是要再次點燃烏離的野心一般。有人能在亂世殺出血路,卻不能守得祖輩基業,烏離……難道是大仇得報,便沒了開疆拓土的心思了麼?
“這或許是個機會,”顧淳道,“我本想多等幾年,但西戎政權不得民心,他們自顧不暇,南疆又已得安穩,等運河貫通,武器成批造出來,天時地利人和俱佳,還不出擊,便是辜負了中州百姓。聞堂應當已經收到了我寫的信,下個月會親自來吳都商議……嗯,你看著我做什麼?”
“看你真好,”公孫瑜收回目光,偏頭笑道,“以前也覺得你好,卻不知道……你是這麼好的人。”
還好你沒事了,她在心裡接上後半句,千寒毒解,有這般才德的人,理應成為千古明君,若不能平平安安過一輩子,著實可惜可嘆,是大梁的損失。
顧淳像是猜到她心裡在想什麼,他站起來,竟輕輕把她抱在懷裡,低聲道:“以後不能再以身犯險了,知道麼?我在山腳下那會兒……都快要瘋了。”
他最後幾個字說的很輕,卻重重地砸在了公孫瑜心上。
顧淳從未……從未說過這樣的話。年少時突經巨變,無家可歸時不曾說過,在邊陲蟄伏五年,遭遇炮火,不知前路時不曾說過,下定決心身死山河時不曾說過,在南方拖著病骨重整朝政,殫精竭慮時也不曾說過……他不敢,不敢全心去愛,因為擔了太多,就太怕辜負。
而他註定負重前行的生命里,竟真的出現了這麼一個人,願意站在他身後,不粘不離地一路跟隨,思他所思,憂他所憂,隔著重重假面,卻還是一次次原諒,一次次義無反顧,連回報都不曾索求。這種變化太細微、太漫長,是從簡簡單單地鄉鄰之好,到信任破碎再重建,再到深入骨髓的依戀。
顧淳蹲下身來,慢慢地、輕輕地吻了上去。他等這一天太久,又覺得這滋味太珍貴、太捨不得去品。他突然覺得有東西落在唇邊,鹹鹹的,一睜眼,竟發現公孫瑜的眼睛裡盈滿了淚,一笑就啪嗒啪嗒地落下來。
“好了,”顧淳揉揉她的頭髮,“晚上好好休息。”
公孫瑜又戀戀不捨地抱了一會兒,才把手臂收回。兩人相顧無言,又突然同時笑起來。
第二日,顧淳給守在彭川鎮的人都放了假。但勞模顧燁絲毫沒有休息的覺悟,從早上忙到晚飯時分,還打算拉著別人一起做勞模。他正想出門去尋尹逍聊一個細節,卻發現謝蘭正站在院子裡擺弄幾簇沒開花的植物,看到他出來,便三步並作兩步地上前,一把拉住他的胳膊,不由分說地把人領走了。
“彭川鎮也有花燈節,”謝蘭壓根兒沒管顧燁有苦說不出的模樣,果斷地替他放了尹逍鴿子,“聽說還不錯。今晚陛下忙的很,就別給他添堵了,啊。”
這位“很忙”的陛下的確有要事在身,直到公孫瑜吃完晚飯都沒出現。公孫瑜還在納悶兒,心道:“他不會是昨天……然後害羞了,就不來了吧?”
“不會,”她隨即果斷否定道,“此一時彼一時……不能總是覺得顧淳還是天真的小書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