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頁
很快方寸就明白,太姥姥欽點的並不止她一個。尤其那個方尺,簡直讓她坐如針氈。
真是不是冤家不聚頭!方寸低眉垂眼,不停告誡自己不要去計較方尺暗中看她的眼神。
華燈初上,隨著一聲鏘鑼響,晚宴人員陸續落座,華服戲子開始魚貫登台。蟹膏肥糜,菊桂佳釀也都被一一呈上圓桌。
“近些時大家都忙著應付,好久沒熱鬧些個。趁今晚佳節喜宴,好好放鬆放鬆。你們都別拘著,儘管把在外頭拼酒耍戲的勁兒顯擺來,玩盡興嘍。可別讓外人笑我老太婆嚴肅家風、苛刻你們這些後生。都明白了嗎?”
方老太的一番話立馬活絡了氣氛。主桌一動筷,其餘桌的賓客也都嘻嘻哈哈大快朵頤起來。
鄰座的嘮嗑家常,嗜酒的放開膀子豪飲上路,愛戲的盯著台上的“登桂宮”看得津津入味。倒是一片其樂融融的熱鬧景象。
“看,月亮露臉了!”
眾人循聲望去,只見明月漸開碩大如盤,月光與彩燈相輝映,聲色朦朧,水光粼粼,果真是難得一見的麗景。
“良辰美景,珍饈美饌。既有桂宮天籟,怎缺人間詠贊?”
不知誰提議一句,引得方老太眉頭一動。
方紅寶見狀立馬開口:“娘,記得小時候外婆家的舅舅們每年中秋都會作詩比斗,你吟我詠倒是精彩。今夜月色宜人,我們何不重拾當年樂趣,也附庸幾首助興 ?”
方老太點點頭:“提議不錯。你們誰先來?”
方氏祖上是書香門第,自從入贅家俗盛行就輕文重商,早把舞文弄墨的本事忘得乾淨。
誰敢當出醜第一人?
見眾人都露出逃避神色,方紅寶眼睛轉了一圈,笑道:“娘,早就聽聞友無侄女婿精通筆墨,曾是殿前大儒,不如就讓他先起個頭?”
作詩娛人倒沒什麼,只是不應提這“殿前大儒”幾個字。
當今陛下與先帝齟齬頗多,登位後幾將先帝賞識之人物事全盤否定。劉友無的“殿前大儒”便是其中之一。當朝盛世太平,雖然政事寬容,但涉及前朝依然顧忌甚深。何況在如此公眾場合,若被有心人聽走,恐還會招致殺身之禍。
經此點名,縱然劉友無有意助興,也得低調吃酒了。
這邊方金枝正要替夫君推脫,只聽方老太厲聲呵斥:“糊塗!哪有讓長輩拋磚引玉的?我的那些孫兒呢?平日學的東西都吃進肚子了?”
方紅寶識趣不再多話,其餘眾人也鬆了口氣。
“十六寸呢?”
正在剝蟹腿的方寸聽見自己被點名,忙擦擦手指站起來。
“太姥姥。”
方老太眯著眼睛看過去,點頭道:“就從你這兒開始,給你的弟弟妹妹們做個榜樣。”
看著方老太期許的目光,方寸悄悄向旁邊的方金枝求助,可一向疼愛她的母親居然也笑看著她,根本沒有護短的意思。
她不怕被人笑話,但若讓她爹瞧見她平日讀書的水準,肯定是要受罰的 !
而且正吃得高興,突然做什麼詩?大詩人也會措手不及吧!
“我……這……”方寸搓著衣邊,腦袋一團漿糊。
“寸姐姐,月亮在天上,不要光盯著菜看呀。”
方尺!這傢伙,幸災樂禍還不忘踩一腳,真夠無恥的。經他一逗,眾人開始隱隱發笑。
方寸半天憋不出一字,準備認錯自我救贖,方斗忽然站起來。
“太姥姥,讓斗兒先來吧。斗兒已經想到一首。”
“哦?小九斗已經有了?”
方斗點點頭,童稚的聲音吟道:“湖光映秋月,玉宮聲不絕。天倫共長樂,暖融三冬雪。”
“好!”方老太欣慰笑道,“小九斗才思敏捷,你這‘書蟲’的綽號倒名副其實呀。”
方斗謙虛道:“太姥姥,千哥哥也有了一首,一定比斗兒還好。”
於是,方斗坐下,方千站起來:“懸空孤零鏡,照人伶仃影。徒羨我方家,四世同堂景。”
“呵呵,好個四世同堂景,連月亮都羨慕起我方家來了,說的在理,在理。”方老太舉起酒杯,“是呀,我們方家能走到今天,靠的就是團結。你們要記住,齊心協力才能成事。你們在外奔波的更要記得,無論走多遠,都別忘記回家團聚。”
清酒下肚,眾人都覺得心裡暖洋洋的,興致也漸漸高漲起來。
“十五千吶,你再來一首。”
“太姥姥,千兒不才,只得了這一首。不如讓丈弟弟來,看他有些等不及了。”
就這樣,方寸在弟弟們的精彩吟詠下被人遺忘。她正慶幸自己躲過一劫,誰想等方畝剛吟完,方尺突然插話。
“寸姐姐,你的詩還沒有想好麼?”
這該死的方尺,果然就他沒安好心。不過緩了緩,她也硬湊了一首。
方寸站起來,清清嗓子:“十五的月亮大又圓,方家的人兒齊團圓。月餅大閘蟹桂花酒,我們方家年年都有。”
桌上瞬間靜默,眾人都是一副將笑未笑的古怪神色。方尺拿筷子敲了一下碗,率先笑道。
“寸姐姐,你這也叫詩?難道友無姨父就是這麼教你寫詩的?”
真是不是冤家不聚頭!方寸低眉垂眼,不停告誡自己不要去計較方尺暗中看她的眼神。
華燈初上,隨著一聲鏘鑼響,晚宴人員陸續落座,華服戲子開始魚貫登台。蟹膏肥糜,菊桂佳釀也都被一一呈上圓桌。
“近些時大家都忙著應付,好久沒熱鬧些個。趁今晚佳節喜宴,好好放鬆放鬆。你們都別拘著,儘管把在外頭拼酒耍戲的勁兒顯擺來,玩盡興嘍。可別讓外人笑我老太婆嚴肅家風、苛刻你們這些後生。都明白了嗎?”
方老太的一番話立馬活絡了氣氛。主桌一動筷,其餘桌的賓客也都嘻嘻哈哈大快朵頤起來。
鄰座的嘮嗑家常,嗜酒的放開膀子豪飲上路,愛戲的盯著台上的“登桂宮”看得津津入味。倒是一片其樂融融的熱鬧景象。
“看,月亮露臉了!”
眾人循聲望去,只見明月漸開碩大如盤,月光與彩燈相輝映,聲色朦朧,水光粼粼,果真是難得一見的麗景。
“良辰美景,珍饈美饌。既有桂宮天籟,怎缺人間詠贊?”
不知誰提議一句,引得方老太眉頭一動。
方紅寶見狀立馬開口:“娘,記得小時候外婆家的舅舅們每年中秋都會作詩比斗,你吟我詠倒是精彩。今夜月色宜人,我們何不重拾當年樂趣,也附庸幾首助興 ?”
方老太點點頭:“提議不錯。你們誰先來?”
方氏祖上是書香門第,自從入贅家俗盛行就輕文重商,早把舞文弄墨的本事忘得乾淨。
誰敢當出醜第一人?
見眾人都露出逃避神色,方紅寶眼睛轉了一圈,笑道:“娘,早就聽聞友無侄女婿精通筆墨,曾是殿前大儒,不如就讓他先起個頭?”
作詩娛人倒沒什麼,只是不應提這“殿前大儒”幾個字。
當今陛下與先帝齟齬頗多,登位後幾將先帝賞識之人物事全盤否定。劉友無的“殿前大儒”便是其中之一。當朝盛世太平,雖然政事寬容,但涉及前朝依然顧忌甚深。何況在如此公眾場合,若被有心人聽走,恐還會招致殺身之禍。
經此點名,縱然劉友無有意助興,也得低調吃酒了。
這邊方金枝正要替夫君推脫,只聽方老太厲聲呵斥:“糊塗!哪有讓長輩拋磚引玉的?我的那些孫兒呢?平日學的東西都吃進肚子了?”
方紅寶識趣不再多話,其餘眾人也鬆了口氣。
“十六寸呢?”
正在剝蟹腿的方寸聽見自己被點名,忙擦擦手指站起來。
“太姥姥。”
方老太眯著眼睛看過去,點頭道:“就從你這兒開始,給你的弟弟妹妹們做個榜樣。”
看著方老太期許的目光,方寸悄悄向旁邊的方金枝求助,可一向疼愛她的母親居然也笑看著她,根本沒有護短的意思。
她不怕被人笑話,但若讓她爹瞧見她平日讀書的水準,肯定是要受罰的 !
而且正吃得高興,突然做什麼詩?大詩人也會措手不及吧!
“我……這……”方寸搓著衣邊,腦袋一團漿糊。
“寸姐姐,月亮在天上,不要光盯著菜看呀。”
方尺!這傢伙,幸災樂禍還不忘踩一腳,真夠無恥的。經他一逗,眾人開始隱隱發笑。
方寸半天憋不出一字,準備認錯自我救贖,方斗忽然站起來。
“太姥姥,讓斗兒先來吧。斗兒已經想到一首。”
“哦?小九斗已經有了?”
方斗點點頭,童稚的聲音吟道:“湖光映秋月,玉宮聲不絕。天倫共長樂,暖融三冬雪。”
“好!”方老太欣慰笑道,“小九斗才思敏捷,你這‘書蟲’的綽號倒名副其實呀。”
方斗謙虛道:“太姥姥,千哥哥也有了一首,一定比斗兒還好。”
於是,方斗坐下,方千站起來:“懸空孤零鏡,照人伶仃影。徒羨我方家,四世同堂景。”
“呵呵,好個四世同堂景,連月亮都羨慕起我方家來了,說的在理,在理。”方老太舉起酒杯,“是呀,我們方家能走到今天,靠的就是團結。你們要記住,齊心協力才能成事。你們在外奔波的更要記得,無論走多遠,都別忘記回家團聚。”
清酒下肚,眾人都覺得心裡暖洋洋的,興致也漸漸高漲起來。
“十五千吶,你再來一首。”
“太姥姥,千兒不才,只得了這一首。不如讓丈弟弟來,看他有些等不及了。”
就這樣,方寸在弟弟們的精彩吟詠下被人遺忘。她正慶幸自己躲過一劫,誰想等方畝剛吟完,方尺突然插話。
“寸姐姐,你的詩還沒有想好麼?”
這該死的方尺,果然就他沒安好心。不過緩了緩,她也硬湊了一首。
方寸站起來,清清嗓子:“十五的月亮大又圓,方家的人兒齊團圓。月餅大閘蟹桂花酒,我們方家年年都有。”
桌上瞬間靜默,眾人都是一副將笑未笑的古怪神色。方尺拿筷子敲了一下碗,率先笑道。
“寸姐姐,你這也叫詩?難道友無姨父就是這麼教你寫詩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