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彼得示意喬金德重放一遍。

  “這到底是什麼?”另一個記者問。

  彼得望著坐在前排的卡茜。她的雙眸閃爍出驚喜的光芒。他裝出不屑一顧的樣子說:“這是一個有內聚力的電子場,它在人死的一瞬間經過太陽穴離開人體。”

  “就在死的一瞬間?”來自新聞公司的迪萊尼女士問。

  “是的。這是大腦內部最後的電子活動。”

  “那麼——那麼這是什麼?”這個女士問,“某種靈魂?”她不假思索地說出了這個詞,好像是開了個玩笑,給自己留了撤退的空間,以防她自己愚弄自己。

  但是,從薩卡第一次提出這個詞起的幾個星期後,彼得已經對它感到更自在了。“是的,”他說,“那正是我們認為的。”他抬高了聲音,向屋子裡的所有人說:“女士們,先生們,這就是第一個直接記錄著可能是人的靈魂離開身體的科學記錄。”

  會場上爆發出嗡嗡的聲音,人們開始不約而同地談論起來。接下來的兩個小時,彼得不厭其煩地回答提問。也有一些書報雜誌的記者在會議結束前就搶到了記者參考材料,然後飛速地離開了會議室。彼得向記者說明:他的研究還有待於揭露靈魂波離開後發生了什麼——它好像是連貫的,但還是沒有證據表明它在離開人體後沒有消失。他還強調,關於靈魂波的組成或結構的資料還非常少,尤其是它是否含有任何有意義的信息。

  但這並不重要。靈魂的觀念是一個人們普遍理解的原型。靈魂波代表什麼,人們的內心已經很確定。

  那個夜晚,卡茜和彼得看到:美國的CNN和英國的BBC全球新聞公司選播了CBC電視新聞。

  幾小時內,彼得宣布的消息已經出現在所有的網絡上,而且成了《多倫多之星》晚上版和幾家美國報紙的頭條消息,而且還有多家報紙準備第二天在頭條新聞轉載。

  在二十四小時之內,所有發達國家都知道了彼得的發現。

  突然間,彼得·霍布森成了名人。

  “打電話的人還在嗎?”多納休問。總統競選失敗後,他又回到了白天的電視節目上。

  “我在這,菲洛。”

  多納休做了個鬼臉,浪費了好幾秒鐘寶貴的時間。“繼續說——我的時間很少。”

  “我想知道的是,”打電話的人說,“死後的生活到底是什麼樣。我的意思是,我們現在知道它存在,但是它到底是什麼樣呢?”

  多納休轉向彼得說:“打電話的人,這是個非常好的問題。霍布森博士,死後的生活是什麼樣子?”

  彼得移了移椅子:“哦,恐怕這更像是哲學家的話題,而且——”

  多納休面對著工作室的觀眾說:“觀眾們,我們準備好回答這些問題了嗎?我們是不是真的想知道答案?如果來生是令人不愉快的,那麼美國會做什麼?”他對著廣播說:“布賴恩,播放——第14號。”

  屏幕上出現了一個圖表。“這個美好國家的百分之六十七的人們相信,”多納休說,“靈魂波證明了猶太教和基督教共有的地獄和天堂原型的存在。霍布森博士,只有百分之十一的人相信你的發現否定了這些原型。”

  圖表消失了。多納休發現演播室的後排有一個人舉起了手。多納休雖然七十五歲了,動作卻相當敏捷。他迅速地走到後排,把麥克風伸到了一個婦女的下巴下面。

  “好,女士。你做一個簡短的評論。”

  “菲洛,你說得對。我來自孟菲斯——我們那裡的人喜歡你的節目。”

  多納休首先扮了一個小男孩的鬼臉,拍著她的頭說:“謝謝,女士。”然後裝出一副痛苦的表情,好像什麼東西卡在喉嚨里咽不下去似的。“我的時間很少。”

  “我有問題要問博士。你認為你的發現將會把你帶到天堂,還是因為你揭露了上帝的秘密而下地獄?”

  彼得的特寫鏡頭。“我——我不知道。”

  多納休做了一個慣用的戲劇化手勢,用手指直指著鏡頭而結束。“我們要回到……”

  一頭銀色頭髮的“拉丁狐”轉過來面對觀眾。通俗小報報導,他最近接受了生命無限的工序,因此,觀眾們可以期盼幾百年都看到他特殊的電視品牌節目。

  “一世後的一世,”他煞有介事地說,“這就是我們這一期傑拉爾多節目的核心。今天我們的嘉賓包括彼得·霍布森,渥太華的科學家,他宣稱已經在膠片上捕獲了不朽的靈魂;還有洛杉磯的大主教蒙西格諾·卡洛斯·拉迪那。”傑拉爾多轉向一個穿著黑色長袍的男人說:“蒙西格諾——你認為現在那些對教堂開辦的孤兒院裡的男孩進行性騷擾的神職人員的靈魂在哪兒?”

  (羅爾電腦美國國會大廈圖片。音樂提示。)事實評論員:“來自ABC的新聞:本周與彼得·詹尼斯相約。這裡是我們的華盛頓總部,這是彼得詹尼斯。”

  頭髮花白、冷酷的詹尼斯面對著攝像機:“靈魂波——事實還是幻想?宗教啟示還是科學事實?我們要問我們的嘉賓:彼得·霍布森,第一個探測到靈魂波的工程師;卡爾·薩根,暢銷書《造物的眼睛》的作者;還有海倫·約翰尼斯,美國總統的宗教顧問。背景材料來自凱爾·阿代爾。加入我們在華盛頓的演播室——”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