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4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想雖想,秦氏還是整了整衣衫,領著兒媳婦出去迎了。

  胡氏穿著織金褙子,梳拋家髻,戴了和田玉鑲赤金蝴蝶花勝,帶了一眾的丫頭、婆子,很是雍容爾雅。她見秦氏過來,笑道:“冒昧來訪,可別介意。”說著話,讓丫頭把帶的禮物呈上。

  “這是哪裡的話?快請進來。”秦氏讓丫頭們接過錦盒,笑著把人往府里讓。

  兩人說著話往“德惠苑”的方向走去。

  第65章

  兩人說著話往“德惠苑”的方向走去, 到正房後, 秦氏請她在圈椅上坐了, 讓人上茶。

  半盞茶後,胡氏開了口:“……咱們小時就是熟識了,我也就開門見山。今個是來給荷姐兒保媒的, 是趙尚書家的大公子, 人你也見過,是個穩重妥貼的。家世人品更是沒得說, 因年紀還小, 家裡管的嚴, 身側乾乾淨淨的, 連個通房丫頭都沒有。咱們荷姐兒,我也是聽說過的, 品貌出挑, 是個溫柔的好性子。你是有福氣的。一雙兒女都出息。”

  “這門親事你好好想一想,兩個小兒女實在是般配,要是覺得還可以的話,我就去回了趙家的話……”

  胡氏說話乾淨利落,秦氏聽下來就明白了……估計是周氏拜託人家來提親的。這的確是門好親事。唯一不合適的是, 女孩兒還小, 她總想再多留兩年。

  胡氏看她遲疑, 說道:“要是有些什麼疑惑,就只管說,咱們姐妹兒之間, 不論虛禮。”

  “……荷姐兒還小,虛歲才十四。”

  胡氏捂著嘴笑了:“那是妹妹心疼女兒,我親侄女燕姐兒嫁給輔國將軍葉瑾瑜時,也才十四歲。”

  秦氏喝了口茶,沒說話,明顯是心動了。這些年,她也是看著趙淵長大的,知根知底。就算女孩兒真嫁過去了,就在眼跟前,自己也能隨時照顧著。

  兩人又說了會閒話,午時便到了,秦氏張羅著留胡氏吃了午膳,又讓兒媳婦陪著去摸骨牌。

  臨走時,秦氏笑著同胡氏說了這事:“我和家裡的老太太通個氣,也要問下荷姐兒的意見,過幾日再給您消息。”

  胡氏笑著回去了,親事雖然說沒立即應承下來,但是看這樣子,也是板上釘釘、跑不了了。她又親自去了趟表妹家,把消息告知了她。

  離晚膳的時間還早,秦氏打發了兒媳婦回去歇著,便領著乳母許氏往“念慈苑”走去。荷姐兒的婚事,當然是要和老太太商量的。

  因為宣哥兒的事情,新老太太臉上的笑容多了些,和大房的關係也緩和了許多。聽丫頭說秦氏過來問安,就讓人把她請了進來。

  秦氏屈身行禮後,和她說起了同胡同的周氏請媒人來、替她大兒子趙淵求娶荷姐兒的事。

  新老太太略一思考,就知道這是絕佳的親事。趙府她是知道的,底蘊厚重。最鼎盛的時候,族裡一年曾出了十數位舉人。再說,趙淵的父親又是當朝的工部尚書,位高權重不說,還是個肥差。

  要是趙新兩家結成親,那老大和宣哥兒的仕途可就更穩了。

  想到這裡,她笑著說道:“如今姐兒也大了,她的親事你和老大商量著辦,只是一點,不能委屈了她。”

  秦氏點頭答應著,告辭離開,回了“德惠苑”。

  差不多戊時,新德澤從衙門也回來了。秦氏一邊服侍著夫君洗手,一邊差人去叫新荷過來。

  席上,一家三口吃的熱鬧。

  秦氏給夫君添了一碗南瓜粥,說道:“今日,忠義侯夫人來家裡給荷姐兒提親了,說是替趙尚書的嫡子趙淵來的。”

  “趙淵?”新德澤反問了一句,立即驚喜道:“……這倒是門好親事。”

  新荷一驚,雖然明知道她的說親對象只能是趙淵,還是心裡“咯噔”了一下,時間有些對不住。如果沒記錯的話,前世她是及笄後才被趙家提的親。

  秦氏留神打量著女孩兒,見她微低著頭,以為是害羞,也就沒管她。

  又過了一會,新荷聽到父親和母親已經開始談論聘金,六禮……她怔了會,說道:“母親,我吃飽了,先回去了。”

  “這孩子……怎麼了?”秦氏問道:“你是不同意這門親事嗎?”

  屋裡靜了下來,站著伺候的丫頭、婆子,甚至連父親都在等她的答案。新荷聽清了自己的心跳聲,很平穩的,“撲通、撲通”。那是順從,不是心動。

  良久,她開口道:“但聽父母之命。”

  秦氏觀察女孩兒的表情,發現並沒有任何不喜之意,就料定她是在害羞,便擺手道:“回去吧,路上注意點安全。”

  新荷屈身行禮後,帶著雲玲出去了。

  月光很亮,整個新府都被照的眀如白晝。

  “姐兒,你不開心嗎?”雲玲跟在她身後,小心地問了一句。

  “無所謂什麼開心或者不開心,日子總要過下去。”

  新荷突然想起前世時,趙淵為了新家的事情,東奔西跑地找人幫忙。

  嫁給他,也許能過的很好。

  京都的圈子就那麼大,基本上還都是世家、貴族之間的相互聯姻,所以消息傳的就很快,幾乎三、五天的功夫,就到了顧望舒的耳朵里。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