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8頁
頤珠聞言愈發痛哭起來:「嫣兒公主,你娘就這樣狠心舍下你不管了。」
「別說了!頤珠。」初苒猛地起身,一陣暈眩,扶了桌案,淚便如拋珠撒玉一般,泣不成聲:「嫣兒,我的嫣兒…都是娘不好,我是天底下最壞的娘親。」
初苒狠狠一掌摑在自己臉上,頤珠驚駭的上去抓了初苒的手腕:「是奴婢的錯,奴婢傷了娘娘的心,奴婢不說了,再也不說了!這裡頭最難受的人就是娘娘,奴婢胡塗,都是奴婢胡塗!」
幾番聲嘶力竭地大哭,初苒終於脫力,被頤珠扶去榻上,沉沉地昏睡過去。
第二日一早,頤珠便收拾好了包袱跪在初苒榻前道別。
初苒斜倚榻上,眼圈紅紅:「頤珠,日後多進宮來看看嫣兒,她,我就託付給你和樂侯了。」
頤珠聞言抬頭,眸光堅韌,再不見一絲兒軟弱傷感:「娘娘,您放心,您的心思頤珠都懂。頤珠這就去了,您多多保重。日後嫣兒公主但凡受了半點委屈,奴婢就帶她走得遠遠地,讓她過些平凡簡單的日子。」
天兒似乎一下子就變冷了,初苒裹緊了裘衣仍覺手腳冰寒。
頤珠早間剛走,午時小桃便被召入宮。故人相見分外親熱,可初苒仍覺心頭空了一大塊,怎麼也補不起來。只有想到頤珠已伴在她摯戀的人身邊,而樂熠又有貼心之人呵護照顧,初苒才稍覺安慰。
小腹一日日大起來,小桃精心照顧,初苒仍在悄悄地消瘦,太醫多番診治也不知曉原因,只得一味小心溫補調養。
初苒的精神倒是一直甚好,蕭鳶除了上朝便是陪在她身邊,每日都心滿意足,再無半分遺憾。趙靜柔原本還對初苒璃妃的身份有所忌諱,但是蕭鳶在初苒的催促下,立長子蕭琮為太子,趙靜柔歡喜之中看諸事都寬容了許多。後來又聽說初苒經荻泓診視過,腹中胎兒是個小公主,趙靜柔更是安心了。
當初還是懿王妃時趙靜柔就對沒有絲毫背景的初苒已沒了敵意,現在,反倒是那些個與朝臣們有著千絲萬縷瓜葛又野心勃勃的妃嬪們,令剛剛榮登後位的趙靜柔如芒刺在背。初苒的一時專寵,恰好給了她充裕的時間威懾後宮。是以,縱然後宮妃嬪對初苒諸多怨恨,有皇后在前面一力承當,初苒養胎居然異常順心。
這日,蕭鳶批完奏摺與初苒閒話,初苒便向他表達了對靜皇后的感激之情和嚮往之意,又說按理是該她去皇后宮中謝恩才對,但是這兩日實在乏力,下不得床榻。蕭鳶忙說無妨,讓皇后來趟浣蘭軒便是。
第二日早朝前,蕭鳶果然繞道趙靜柔宮中,讓她去瞧瞧初苒。
趙靜柔滿口應下,翠嵐卻心中隱隱不安,既覺得初苒太張狂拿大,又恐她居心不良。
趙靜柔卻胸有成竹的微笑道:「姑姑,本宮與你賭上一賭,此去璃妃必是有求於我。」
翠嵐無奈,只得隨了趙靜柔前往浣蘭軒,緊跟其後,寸步不離她左右。
浣蘭軒里,蘭香氤氳。
初苒斜倚榻上,大大方方支開了小桃,說是有要事懇求皇后娘娘。
趙靜柔面露得意瞥一眼翠嵐,欲讓她也去外間候著,初苒忙勸止道:「姑姑是皇后娘娘跟前的人,哪裡就避諱成這樣?要說阿苒這事兒往後也還要仰仗姑姑呢。」
翠嵐正不願離開,當下便福身笑道:「娘娘折煞奴婢了。」
趙靜柔溫顏道:「本宮看妹妹精神也不甚好,有什麼事直說便是,你是有身子的人,不宜太勞神。」
初苒眸光一滯,黯然低聲道:「什麼都瞞不過皇后娘娘的眼睛,阿苒要說的正是這事。」
趙靜柔猶自納悶,初苒已然坐起,寬了外頭的大襖,將兩隻袖管都一齊掀到肩頭。二人打眼一看,莫說是趙靜柔,連翠嵐也吃了一驚。
「妹妹,你如何瘦成這樣?太醫不是一直在給妹妹調養,莫不是宮中有哪個不知死的奴才敢怠慢了妹妹?」趙靜柔是誕育過三個孩子的母親,將心比心,看了初苒這幅模樣,竟真生出幾分擔憂。
翠嵐也大惑不解,以初苒現下瘦弱的樣子,放在平素倒也罷了,但她日日在宮中精養,又是身懷有孕之人,還消瘦如斯,若不是被人私下苛扣,那便是身子有病。
初苒忙解釋道:「皇后娘娘息怒,這浣蘭軒里上至太醫、小桃,下至宮女內侍,無一不是盡心盡力!有問題的是阿苒的身子…」
「可,太醫不是診過?一直都說妹妹並無不妥!」
「這是阿苒自娘胎裡帶的一股陰寒之氣,荻大師說過阿苒早晚會因為寒氣入髓而丟了性命,阿苒一直不信,現在看來卻是真了。」
「…當真這樣嚴重?可有解決之法!」趙靜柔實在覺得這樣的說法匪夷所思,可阿苒瘦得詭異也是事實。
初苒默默搖頭:「皇后娘娘莫要替阿苒擔心,阿苒早已想通,這本就是阿苒的命。阿苒只擔心苦了腹中的孩兒。」
一時間,趙靜柔與翠嵐目瞪口呆,都覺造化弄人,感嘆好好一個人怎會這般薄命。
「那皇上知道麼?」趙靜柔輕問。
初苒猛地抬頭:「還不知道,求皇后娘娘遮掩。阿苒聽聞皇上有心悸之症,皇上待阿苒不薄,阿苒無以為報,萬不能再令皇上憂心。」
「可若真依妹妹所言,皇上早晚會知道的。」趙靜柔長嘆。
初苒黯然道:「長痛不如短痛。」
「別說了!頤珠。」初苒猛地起身,一陣暈眩,扶了桌案,淚便如拋珠撒玉一般,泣不成聲:「嫣兒,我的嫣兒…都是娘不好,我是天底下最壞的娘親。」
初苒狠狠一掌摑在自己臉上,頤珠驚駭的上去抓了初苒的手腕:「是奴婢的錯,奴婢傷了娘娘的心,奴婢不說了,再也不說了!這裡頭最難受的人就是娘娘,奴婢胡塗,都是奴婢胡塗!」
幾番聲嘶力竭地大哭,初苒終於脫力,被頤珠扶去榻上,沉沉地昏睡過去。
第二日一早,頤珠便收拾好了包袱跪在初苒榻前道別。
初苒斜倚榻上,眼圈紅紅:「頤珠,日後多進宮來看看嫣兒,她,我就託付給你和樂侯了。」
頤珠聞言抬頭,眸光堅韌,再不見一絲兒軟弱傷感:「娘娘,您放心,您的心思頤珠都懂。頤珠這就去了,您多多保重。日後嫣兒公主但凡受了半點委屈,奴婢就帶她走得遠遠地,讓她過些平凡簡單的日子。」
天兒似乎一下子就變冷了,初苒裹緊了裘衣仍覺手腳冰寒。
頤珠早間剛走,午時小桃便被召入宮。故人相見分外親熱,可初苒仍覺心頭空了一大塊,怎麼也補不起來。只有想到頤珠已伴在她摯戀的人身邊,而樂熠又有貼心之人呵護照顧,初苒才稍覺安慰。
小腹一日日大起來,小桃精心照顧,初苒仍在悄悄地消瘦,太醫多番診治也不知曉原因,只得一味小心溫補調養。
初苒的精神倒是一直甚好,蕭鳶除了上朝便是陪在她身邊,每日都心滿意足,再無半分遺憾。趙靜柔原本還對初苒璃妃的身份有所忌諱,但是蕭鳶在初苒的催促下,立長子蕭琮為太子,趙靜柔歡喜之中看諸事都寬容了許多。後來又聽說初苒經荻泓診視過,腹中胎兒是個小公主,趙靜柔更是安心了。
當初還是懿王妃時趙靜柔就對沒有絲毫背景的初苒已沒了敵意,現在,反倒是那些個與朝臣們有著千絲萬縷瓜葛又野心勃勃的妃嬪們,令剛剛榮登後位的趙靜柔如芒刺在背。初苒的一時專寵,恰好給了她充裕的時間威懾後宮。是以,縱然後宮妃嬪對初苒諸多怨恨,有皇后在前面一力承當,初苒養胎居然異常順心。
這日,蕭鳶批完奏摺與初苒閒話,初苒便向他表達了對靜皇后的感激之情和嚮往之意,又說按理是該她去皇后宮中謝恩才對,但是這兩日實在乏力,下不得床榻。蕭鳶忙說無妨,讓皇后來趟浣蘭軒便是。
第二日早朝前,蕭鳶果然繞道趙靜柔宮中,讓她去瞧瞧初苒。
趙靜柔滿口應下,翠嵐卻心中隱隱不安,既覺得初苒太張狂拿大,又恐她居心不良。
趙靜柔卻胸有成竹的微笑道:「姑姑,本宮與你賭上一賭,此去璃妃必是有求於我。」
翠嵐無奈,只得隨了趙靜柔前往浣蘭軒,緊跟其後,寸步不離她左右。
浣蘭軒里,蘭香氤氳。
初苒斜倚榻上,大大方方支開了小桃,說是有要事懇求皇后娘娘。
趙靜柔面露得意瞥一眼翠嵐,欲讓她也去外間候著,初苒忙勸止道:「姑姑是皇后娘娘跟前的人,哪裡就避諱成這樣?要說阿苒這事兒往後也還要仰仗姑姑呢。」
翠嵐正不願離開,當下便福身笑道:「娘娘折煞奴婢了。」
趙靜柔溫顏道:「本宮看妹妹精神也不甚好,有什麼事直說便是,你是有身子的人,不宜太勞神。」
初苒眸光一滯,黯然低聲道:「什麼都瞞不過皇后娘娘的眼睛,阿苒要說的正是這事。」
趙靜柔猶自納悶,初苒已然坐起,寬了外頭的大襖,將兩隻袖管都一齊掀到肩頭。二人打眼一看,莫說是趙靜柔,連翠嵐也吃了一驚。
「妹妹,你如何瘦成這樣?太醫不是一直在給妹妹調養,莫不是宮中有哪個不知死的奴才敢怠慢了妹妹?」趙靜柔是誕育過三個孩子的母親,將心比心,看了初苒這幅模樣,竟真生出幾分擔憂。
翠嵐也大惑不解,以初苒現下瘦弱的樣子,放在平素倒也罷了,但她日日在宮中精養,又是身懷有孕之人,還消瘦如斯,若不是被人私下苛扣,那便是身子有病。
初苒忙解釋道:「皇后娘娘息怒,這浣蘭軒里上至太醫、小桃,下至宮女內侍,無一不是盡心盡力!有問題的是阿苒的身子…」
「可,太醫不是診過?一直都說妹妹並無不妥!」
「這是阿苒自娘胎裡帶的一股陰寒之氣,荻大師說過阿苒早晚會因為寒氣入髓而丟了性命,阿苒一直不信,現在看來卻是真了。」
「…當真這樣嚴重?可有解決之法!」趙靜柔實在覺得這樣的說法匪夷所思,可阿苒瘦得詭異也是事實。
初苒默默搖頭:「皇后娘娘莫要替阿苒擔心,阿苒早已想通,這本就是阿苒的命。阿苒只擔心苦了腹中的孩兒。」
一時間,趙靜柔與翠嵐目瞪口呆,都覺造化弄人,感嘆好好一個人怎會這般薄命。
「那皇上知道麼?」趙靜柔輕問。
初苒猛地抬頭:「還不知道,求皇后娘娘遮掩。阿苒聽聞皇上有心悸之症,皇上待阿苒不薄,阿苒無以為報,萬不能再令皇上憂心。」
「可若真依妹妹所言,皇上早晚會知道的。」趙靜柔長嘆。
初苒黯然道:「長痛不如短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