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4頁
也是因為官兵有二心,才讓齊軍在短短几天內攻破池州。
殷宸等人迅速重編軍隊,擬定戰術,在齊磊猝不及防間將池州奪回。
然為了不教皇帝心生懷疑,回報朝廷的捷報中他們仍然把徐澈的姓名加在當中。
徐澈的同夥張霖、趙進等人,蛇鼠一窩、尸位素餐,全是沒骨氣沒本事、只會巴結奉承之人,刑具一上,當年殷家軍被滅的真相很快便水落石出。
那年徐澈只是皇帝身邊的侍衛,他擅長察言觀色,小意巴結,頗受皇帝所喜,他窺得帝心,知皇上忌憚殷家,一句功高震主令皇帝心生不安。
機緣巧合之下徐澈結識齊磊,兩人暗中交換條件,以兩座城池交換殷家眾男兒的性命。
殷正堂身邊有一名副將名喚雷峻,他是徐澈姻親,兩個積極想往上爬的武官一拍即合,雷峻成了細作,將軍情透露給齊磊,助他奪下城池,而齊磊將蓋著齊國虎符的密信交予雷峻,由他呈到皇帝跟前。
看到密信,皇上心中不是沒有疑問,只是忌憚鎮國公在前、丟失兩座城池在後,便草率下令,讓徐澈帶領大軍駐紮杞縣,直到殷家全軍覆沒,證實殷正堂通敵實為空穴來風,才下令援軍進入池州。
在徐澈和齊磊的約定下,齊磊退兵,將池州還給大穆,這一筆功勞自然落在徐澈頭上,從此他取代鎮國公,駐守邊關。
徐澈接到派令後,第一件事就是殺雷峻,消滅證據。
事已至此,皇帝再蠢也曉得自己被人欺騙,他想抓雷峻審問,可徐澈上報雷峻戰死沙場。
死無對證,皇帝只能啞巴吃黃連,有苦無處說。
皇帝心虛,卻不願面對自己的錯誤,而徐澈送回來的戰報上,一句「鎮國公誤判軍情、行事魯莽」,解釋了所有的事,也解決皇帝的困擾,從此皇帝將徐澈當成心腹,對他深信不疑。
而朝堂臣官哪個不是歷練千年的狐狸?皇帝對徐澈的態度擺明已捨棄鎮國公府,從此朝堂再無人敢再提及殷正堂。
更有那擅長溜須拍馬的在朝堂上阿諛不斷,道:「鎮國公誤斷軍情,致十萬大軍盡沒,皇上不但未追究還讓其子繼承爵位,實為仁慈寬厚。」
也有人在外散播此事,把百姓心目中的大英雄打成過街老鼠,只為隱藏皇帝的過錯。
殷宸輕易便將此事查清,倘若皇帝願意,陳年舊事要水落石出並不困難,但皇帝不但不動作,反而處處掩飾,甚至提防鎮國公府、疑心殷宸,這說明皇帝隱約猜出徐澈有問題。
明知道的事,卻因為驕傲固執、不肯認錯,因為想在青史上留下英名,打死不肯為殷家翻案,他確實對不起妹妹,對不起昔日好友!
信末,殷宸告訴沈青,他打算以其人之道還治其人之身。
他們在齊國境內散播謠言,說齊磊與大穆合作,欲藉由戰爭掌握兵權,待兵權到手便殺兄弟、奪皇位。
殷宸斬釘截鐵道:「我欲取齊地,祭父兄在天之靈。」
他是個說話算話的男人,沈青相信齊國滅亡之日不遠。
沈青把信折好,這信必須給玉華長公主過目。
她起身往屋外走去,水月跟上,她道:「我自己去就行。」
走下台階,沈青一心想著信中所言,沒有注意到樹叢里鑽出十幾條細長的紅色小蛇,牠們像受到什麼吸引似的,在草地上迅速蜿蜒爬行,正朝她的方向前進。
這時候,數根銀針從高處往下射,將小紅蛇一一釘死在地上。
銀針閃過,光芒剌眼,她不明所以地抬頭四下張望……沒人?眉眼下垂,深吸氣,她聳聳肩繼續朝前走。
水月從屋裡走出,一名男子在地上拔針收蛇,她上前,問:「這是啥?」
他指指正屋窗下那幾盆花。「不知道,那花的香氣引來的,待會兒讓阿土看看。」也許他又要驚嘆是好東西了!
上回水月換下來的茶水,裡頭有黃陵散,阿土說是好東西,曬乾留用。
夫人新換的皂角,他說裡頭有好東西,悄悄換掉,連夫人屋裡的燈油也加入不少好東西……
最近徐嬌娘那裡的「好東西」,一樣接著一樣往外送,不知道爺回來,會不會把這些好東西全用回去她身上。
「花是誰送來的?」水月問。
「園丁,過去從來不見異樣,這次……去查了。」
「爺的信送了沒?」
十天一信,爺要他們把夫人的一舉一動詳細錄下,他們寫得巨細靡遺,除了夫人到七皇子府拜訪時之外,那裡不是自家門庭,很難做到爺要求的「讓夫人神不知、鬼不覺」。
「妳再去屋裡查查有沒有好東西。」水月點頭嘆氣。
她真是不懂了,徐家不過是個上不了台面的,怎就有這麼多「好東西」?
第十二章 徐嬌娘作妖
玉華長公主一臉複雜地看著徐嬌娘。
徐嬌娘滿臉喜氣,見沈青進屋,柳眉下意識微蹙,她怎還能像無事人一般,都這麼久了,就算沒病,也得面黃體弱呀。
勾唇,徐嬌娘笑得很欠扁,她驕傲的模樣更欠扁,但沈青沒有扁她的衝動,因為不過是個不相干的人。
「青妹妹來了,恰好,那就不必再派人通知妳。」
「有事?」
「有啊,大喜事呢!」
皇帝又賞賜徐家了?沈青失笑,徐家很快就要大難臨頭。
殷宸等人迅速重編軍隊,擬定戰術,在齊磊猝不及防間將池州奪回。
然為了不教皇帝心生懷疑,回報朝廷的捷報中他們仍然把徐澈的姓名加在當中。
徐澈的同夥張霖、趙進等人,蛇鼠一窩、尸位素餐,全是沒骨氣沒本事、只會巴結奉承之人,刑具一上,當年殷家軍被滅的真相很快便水落石出。
那年徐澈只是皇帝身邊的侍衛,他擅長察言觀色,小意巴結,頗受皇帝所喜,他窺得帝心,知皇上忌憚殷家,一句功高震主令皇帝心生不安。
機緣巧合之下徐澈結識齊磊,兩人暗中交換條件,以兩座城池交換殷家眾男兒的性命。
殷正堂身邊有一名副將名喚雷峻,他是徐澈姻親,兩個積極想往上爬的武官一拍即合,雷峻成了細作,將軍情透露給齊磊,助他奪下城池,而齊磊將蓋著齊國虎符的密信交予雷峻,由他呈到皇帝跟前。
看到密信,皇上心中不是沒有疑問,只是忌憚鎮國公在前、丟失兩座城池在後,便草率下令,讓徐澈帶領大軍駐紮杞縣,直到殷家全軍覆沒,證實殷正堂通敵實為空穴來風,才下令援軍進入池州。
在徐澈和齊磊的約定下,齊磊退兵,將池州還給大穆,這一筆功勞自然落在徐澈頭上,從此他取代鎮國公,駐守邊關。
徐澈接到派令後,第一件事就是殺雷峻,消滅證據。
事已至此,皇帝再蠢也曉得自己被人欺騙,他想抓雷峻審問,可徐澈上報雷峻戰死沙場。
死無對證,皇帝只能啞巴吃黃連,有苦無處說。
皇帝心虛,卻不願面對自己的錯誤,而徐澈送回來的戰報上,一句「鎮國公誤判軍情、行事魯莽」,解釋了所有的事,也解決皇帝的困擾,從此皇帝將徐澈當成心腹,對他深信不疑。
而朝堂臣官哪個不是歷練千年的狐狸?皇帝對徐澈的態度擺明已捨棄鎮國公府,從此朝堂再無人敢再提及殷正堂。
更有那擅長溜須拍馬的在朝堂上阿諛不斷,道:「鎮國公誤斷軍情,致十萬大軍盡沒,皇上不但未追究還讓其子繼承爵位,實為仁慈寬厚。」
也有人在外散播此事,把百姓心目中的大英雄打成過街老鼠,只為隱藏皇帝的過錯。
殷宸輕易便將此事查清,倘若皇帝願意,陳年舊事要水落石出並不困難,但皇帝不但不動作,反而處處掩飾,甚至提防鎮國公府、疑心殷宸,這說明皇帝隱約猜出徐澈有問題。
明知道的事,卻因為驕傲固執、不肯認錯,因為想在青史上留下英名,打死不肯為殷家翻案,他確實對不起妹妹,對不起昔日好友!
信末,殷宸告訴沈青,他打算以其人之道還治其人之身。
他們在齊國境內散播謠言,說齊磊與大穆合作,欲藉由戰爭掌握兵權,待兵權到手便殺兄弟、奪皇位。
殷宸斬釘截鐵道:「我欲取齊地,祭父兄在天之靈。」
他是個說話算話的男人,沈青相信齊國滅亡之日不遠。
沈青把信折好,這信必須給玉華長公主過目。
她起身往屋外走去,水月跟上,她道:「我自己去就行。」
走下台階,沈青一心想著信中所言,沒有注意到樹叢里鑽出十幾條細長的紅色小蛇,牠們像受到什麼吸引似的,在草地上迅速蜿蜒爬行,正朝她的方向前進。
這時候,數根銀針從高處往下射,將小紅蛇一一釘死在地上。
銀針閃過,光芒剌眼,她不明所以地抬頭四下張望……沒人?眉眼下垂,深吸氣,她聳聳肩繼續朝前走。
水月從屋裡走出,一名男子在地上拔針收蛇,她上前,問:「這是啥?」
他指指正屋窗下那幾盆花。「不知道,那花的香氣引來的,待會兒讓阿土看看。」也許他又要驚嘆是好東西了!
上回水月換下來的茶水,裡頭有黃陵散,阿土說是好東西,曬乾留用。
夫人新換的皂角,他說裡頭有好東西,悄悄換掉,連夫人屋裡的燈油也加入不少好東西……
最近徐嬌娘那裡的「好東西」,一樣接著一樣往外送,不知道爺回來,會不會把這些好東西全用回去她身上。
「花是誰送來的?」水月問。
「園丁,過去從來不見異樣,這次……去查了。」
「爺的信送了沒?」
十天一信,爺要他們把夫人的一舉一動詳細錄下,他們寫得巨細靡遺,除了夫人到七皇子府拜訪時之外,那裡不是自家門庭,很難做到爺要求的「讓夫人神不知、鬼不覺」。
「妳再去屋裡查查有沒有好東西。」水月點頭嘆氣。
她真是不懂了,徐家不過是個上不了台面的,怎就有這麼多「好東西」?
第十二章 徐嬌娘作妖
玉華長公主一臉複雜地看著徐嬌娘。
徐嬌娘滿臉喜氣,見沈青進屋,柳眉下意識微蹙,她怎還能像無事人一般,都這麼久了,就算沒病,也得面黃體弱呀。
勾唇,徐嬌娘笑得很欠扁,她驕傲的模樣更欠扁,但沈青沒有扁她的衝動,因為不過是個不相干的人。
「青妹妹來了,恰好,那就不必再派人通知妳。」
「有事?」
「有啊,大喜事呢!」
皇帝又賞賜徐家了?沈青失笑,徐家很快就要大難臨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