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1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漸漸的,朝廷中人也看得明白:這天下,早已經是敦親王的天下。至於新皇,當個富貴閒人養著,也就罷了。

  剛正的人受不得這種局勢,更是紛紛辭官。

  隨著安坤的叛變,喬安也了解清楚了朝中局勢。這天,安坤奉敦親王之命要去晉陽看王爺病情,對著喬安嘆道:“陛下尚在,我等朝臣難道要效忠一個臣子?王爺要真有心登頂大寶,還是早些起兵的好。等敦親王將整個朝堂都籠絡好了,再要起兵,怕就晚了。”

  “放心吧,他沒那本事籠絡住群臣。”

  正說著話,楊桃他們已經進了府門。喬安便住了話頭,拱手作揖道:“安大人要事在身,下官就不耽誤您的行程了。等回了京中,西火的事情還勞煩您代為周全。”

  “喬大人放心,現如今咱們已經是一家人了。”

  兩人再客氣幾句,也就散了。

  安坤出府的時候,正好和才下馬車的楊桃撞見。乍然見他,楊桃面上還有些尷尬,安坤卻還特意過來,朝楊桃拱手道:“昔日我安家侄兒冒犯了夫人,一直沒有機會向您道歉。今兒有幸得見,我替侄兒向您賠禮道歉。”

  說著話,竟還像模像樣的作揖下去,駭得楊桃趕忙側身避過,不受他的禮。

  一旁的喬安趕忙給楊桃使眼色,要她說幾句場面話。安坤這樣的人心思重,他有致命的把柄在喬安手裡捏著,自然怕有人在背後使絆子。所以,走之前,一定要楊桃釋懷。

  楊桃便遂了他的意,客客氣氣的說了幾句自責的場面話。

  等安坤心滿意足的出城,楊桃才忍不住嘆道:“他若是真的覺得我們無辜也就罷了,可他明明在心裡將我們恨得咬牙切齒,面上竟能和善成這番樣子。這樣的人,我總覺得害怕。”

  “在他們眼裡,什麼都及不上利益重要。你也別太往心裡去。”喬安安慰了楊桃兩句,便忙著侍奉長輩。

  楊桃獨自看著安坤遠走的車架,心裡忍不住悵然。

  和這樣的人為伍,總覺得是件非常危險的事。

  熱熱鬧鬧張羅完家人的住宿,楊桃和喬安才得空好生說話。

  問罷晉王那邊的情況,喬安忍不住嘆道:“王爺受委屈了,只不知這樣的委屈還要受到什麼時候。”

  楊桃回答不了喬安,只拱進他懷裡,使勁摟著他腰身道:“走一步看一步吧,去發愁那些沒辦法的事情,還不如想想目前能做什麼。”

  “我明白!”

  喬安也緊摟著楊桃的腰,當初意氣風發中狀元,從不曾知道竟會走到這個地步。早知如此,還不如守著梁縣的藥鋪子呢。

  “大當家他們呢?”楊桃想起還沒見到楊畔和羅娘,不禁問道:“滿縣城都在傳你發威斬殺賊人,難道……”

  “我若真肯做那樣的事情,又何必費心威逼安坤?”喬安嘆道:“說起來,大當家也算不上惡人。他不服氣我勝之不武,後頭和我比武的時候卻也只點到即止,沒有趁機下黑手。等我將安坤降服,他便也沒什麼不服氣的了。”

  “那他們人呢?”

  “西火是呆不成了。”說起這個,喬安臉上隱晦不定,頓了半晌才又接著道:“我給了他六千將士,讓他自己選對方占山為王。西火區區縣城,養兵有定製,既然他覺得山上舒坦,那邊隨他吧。”

  “羅娘也跟著走了?”

  “走了!”

  這個話題實在沉重,喬安不想細說,便攏著楊桃說別的。飲食起居,趣事笑話,兩人也能著笑上兩聲。

  之後的日子倒也太平,喬安有條不紊的處理政事。楊桃帶著周師叔等人在各處種藥。楊翠和張等對藥一竅不通,閒著無事便又著手做醃菜。

  這邊的冬天長,醃菜其實很有市場。再往西走便是糙原,那裡一入冬更沒有什麼鮮蔬。這邊的飲食雖然和蜀州天差地別,可對酸甜還是很喜歡。只要不放辣椒,興許也有市場。

  如此,楊、喬兩家又把在蜀州的老行當做了起來。

  一切都平平穩穩,只是有一大批鐵匠不聲不響的進了西火城,沒日沒夜的叮噹打著鐵器。

  也不知道安坤在京城怎麼周旋的,自打他離開西火京中便很少再有為難。可看京城往晉陽派的太醫、宮人一趟接著一趟,也能知道上面對這邊並沒有十分放心。

  按照敦親王的脾氣,自然不肯放任喬安逍遙,更不肯讓晉王還有命活在世上。

  可好好的朝堂突然就亂了,他們根本抽不開手和這邊為難。

  自從新皇破格將一個美人封為喜嬪,前朝後宮就亂了套。後宮的女人鬧得皇帝腦仁疼,前朝抗議的奏章雪片似的往敦親王面前遞。

  還沒等敦親王將前頭的大臣擺布好,新皇直接斬首了五名上書的重臣。這下,舉朝震驚,人人憤慨。

  偏生南方在這時遇水患,名不聊生。可皇帝竟拒不開國庫賑災。一時間,各地百姓被逼得揭竿而起,一發不可收拾。

  第二百三十七章:避子

  南方大亂,朝廷再不能不管。

  敦親王和新皇發生了有史以來最強烈的矛盾,敦親王雷厲風行一邊賑災一邊派兵鎮壓亂民。皇帝自然是不滿意的,他成天對著敦親王橫眉冷眼,可敦親王根本不拿他的話當回事。

  漸漸的,皇帝和敦親王就生了嫌隙。等他想重新號令群臣、張羅事宜的時候,竟發現身邊大多的人都已經在對他陽奉陰違。

  不僅如此,就連身邊寵信的女人,大多都更聽敦親王的話。

  到了這種時候,一直沉迷美色的新皇帝才終於慌了。

  他開始想自己的處境、自己的退路,等終於想明白便著手和敦親王抗爭。畢竟時日還淺,敦親王沒有完全成氣候,而新皇當了那麼多年的太子而屹立不倒,自然也有他過人的地方。

  南方的暴亂還沒平息,朝廷有起了大波瀾。

  這時候,安坤便給晉王和喬安分別傳信,要他們組織人手,聯合江南亂民造反。言道:“我安家掌兵七萬,但凡你們能湊齊五萬大軍,裡應外合必有勝算。況且朝廷打亂,出兵勤王也是師出有名。”

  喬安剛得了信,晉王身邊的張副官就親自來了。

  沒等說客套話,開門見山問:“喬大人手下能調出多少兵馬?”

  喬安認真的看著張副官,沉默片刻後才開口,卻是答非所問:“王爺覺得現在是出兵的時機?”

  張副官也不回答喬安,只認真的看著他,等著他的下文。

  地位懸殊,喬安也不好和張副官鬧得不愉快,便率先道:“調空整個西火城能拿出來兩萬兵馬,軍餉糧食卻是沒有多少。西火往常的情況,王爺心裡最是有數,前次遇到瘟疫還是靠著周邊城市接濟才度過了難關。”

  “那喬大人覺得現在是時機嗎?”張副官端起茶盞喝茶,笑悠悠的道:“安坤投靠咱們不過數月,還都是靠不住的人品心性,出兵造反便有柒萬大軍是他的人。敗了,也就不說了,可若是得勝了呢?”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