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6頁
吳姍耘應該害怕的,可此時卻跪得挺有骨氣,她說:「是,我愛他。」
這個堅定找死的態度,讓李和崇心微微一顫,他突然明白過來,自己容易被直白的勇氣打動,是因為自己沒有。即便是沒有希望,她也能答上一個「是」字,讓他這麼一個明善的對手,都不禁敬佩羨慕。
李和崇轉開頭,去看窗外的晨光,慢慢爬上扶疏的花木。他長長地嘆了一口氣,真心地好奇,問:「你不害怕嗎?」
吳姍耘答道:「害怕,但更怕來不及說出來。」幾滴淚滴在她手上,這句話似乎是他們感情的終止,又像是公之於眾的誓言。
李和崇久久未說話。
他看著眼前熟悉又陌生的身影,在半明半昧的晨光中,陷入一種難言的迷夢。
眼前粉色的宮裝下是光潔的肩,肩頭微翹,他貼掌上去,正好立在掌窩中,沿著溫柔漂亮的曲線撫摸,會有個小小的骨突,桀驁地擋道。他忍不住落下一吻,嘴唇接觸到光滑細膩的皮膚,不忍離開,流連著一路往上,是修長的脖頸、髮際線,耳後有刨花水的味道,他看見發間那朵薔薇,忍不住跪起身,把整個身體貼在她背上,用嘴咬下那花,薔薇下落被ru峰截住翻了個身再落下去......
李和崇腦中似乎聽見轟地一聲,猛然驚醒。
他順手抓起一張軟墊蓋在自己腹上,努力平復,望見窗外柔嫩的晨光已曬去霧氣,變得明亮灼眼。
他不禁又窘又困惑:這一幕太真實,仿佛真的發生,但他的苦戀暗戀從未得到過任何溫柔的回應,哪裡會有這樣讓人沉醉欲狂的一幕發生。
他深吸一口氣,掩面苦笑。
叩門聲,規規矩矩地三聲敲定,有人立在門邊問:「陛下,西宮來人了。」
李和崇疑慮片刻,還是決定不見那人,只隔著門問:「什麼事?」
「陛下,來人說太后為常掌正和游擊將軍楊彥保媒了,今日常掌正便要出西宮回家待嫁,因提前了三個月,太后說三個月也夠了,但女官出宮最後一道手續還得辦完,得請陛下恩准。」這內侍說完,立在門邊留神聽。可屋內半邊沒有回音。
吳姍耘跪在地上聽得一字不差,心中不知是個什麼滋味,抬眼悄悄看了李和崇一眼,只見李和崇不知何時趴到桌上,把頭埋在雙臂間,是個無奈痛苦的姿勢。
好半天,李和崇仍是那個姿勢,說:「准了。」聲音很悶。
等窗外人離去。
李和崇忽然抬起頭,頹然地癱坐,眼中帶著些許自嘲的笑意望著吳姍耘。
吳姍耘也沒有料到,師父與皇帝這麼多年的糾葛就這樣簡單兩個字便終結。
「看到了嗎?他給太后找到了兒子,太后便放了常碧蓉,清清楚楚,明明白白。即便我是皇帝,卻無能為力。」李和崇說,「我如今什麼都沒有了,成了真正的孤家寡人。」
「你知道他為什麼要把你扯進來嗎?」李和崇問。
這話不需要吳姍耘回答,要答她恐怕也答不太對。
李和崇說:「因為除了殺父之仇還不夠,還需要奪妻之恨。」他忽然大笑起來,說:「他們就這樣算計我,布下個天羅地網把我罩在其中,他們都欺負我,都欺負我。」
他突然跳起來,飛快地走過吳姍耘身邊,打開門,直奔養心門。
吳姍耘出來,見到李和崇身後跟著的竟然是從前景仁宮的大太監姜叄。
只見姜叄跟在李和崇身後,一路小跑一路問:「陛下,要擺駕哪兒啊?」
李和崇忽然站住,說:「西宮,你給我套馬,我要去西宮。我要去見青瑜,我要見她。」
李和崇不知從哪裡突然生出滿腔的熱血,開宮門,騎馬到西宮。
可這一路的顛簸,將他氣力消耗的同時,也把他心中那點好不容易聚起的勇氣磨散。
他跟常碧蓉隔著一堵不高的粉牆,卻又陷入進退兩難的猶疑中。
常碧蓉卻從院子裡出來,與李和崇打了個照面,兩人都吃了一驚。
常碧蓉先反應過來,給李和崇行禮。
李和崇默默看著她,話在嘴邊卻說不出來。
常碧蓉不想多糾纏,見他無話,便起身退去。
李和崇眼睜睜看著她垂首退開,而後轉身朝西宮主殿方向去,明白這時候再不說,就遲了。他上前拉住常碧蓉的胳膊,常碧蓉低頭看了一眼,望向他,兩人隔得很近。
李和崇看見這副熟悉的神情,察覺自己竟有多少年未曾離她這樣近過,恍惚中好像回到了當年,她一直陪在自己身邊的時候,自己可以全身心地信任她、依賴她,不管旁人怎樣待自己,她都能溫柔給他溫暖。
頓時,李和崇找到了從前的自信,篤定地認為,日光未變,柔情未改,那個母親一樣的常碧蓉會原諒他做的一切。
他說:「你記得嗎?我一直記得你的一個背影。」
常碧蓉側耳聽他說。
「那是黃昏,我練完射箭要去沐浴,知道你那個時候會穿過院子,去摘些艾草。我就藏在一棵大柱子後,看見你果然來了,就喊你,你一回頭,正好餘暉晚霞在你身後,院中燈火闌珊,朝我一笑,美得像夢。」
李和崇眼裡有光,期待又欣喜地望向常碧蓉,像個發現了什麼不得了的寶貝。
常碧蓉不記得這些,她問:「有嗎?可能就真的是夢罷。」
這個堅定找死的態度,讓李和崇心微微一顫,他突然明白過來,自己容易被直白的勇氣打動,是因為自己沒有。即便是沒有希望,她也能答上一個「是」字,讓他這麼一個明善的對手,都不禁敬佩羨慕。
李和崇轉開頭,去看窗外的晨光,慢慢爬上扶疏的花木。他長長地嘆了一口氣,真心地好奇,問:「你不害怕嗎?」
吳姍耘答道:「害怕,但更怕來不及說出來。」幾滴淚滴在她手上,這句話似乎是他們感情的終止,又像是公之於眾的誓言。
李和崇久久未說話。
他看著眼前熟悉又陌生的身影,在半明半昧的晨光中,陷入一種難言的迷夢。
眼前粉色的宮裝下是光潔的肩,肩頭微翹,他貼掌上去,正好立在掌窩中,沿著溫柔漂亮的曲線撫摸,會有個小小的骨突,桀驁地擋道。他忍不住落下一吻,嘴唇接觸到光滑細膩的皮膚,不忍離開,流連著一路往上,是修長的脖頸、髮際線,耳後有刨花水的味道,他看見發間那朵薔薇,忍不住跪起身,把整個身體貼在她背上,用嘴咬下那花,薔薇下落被ru峰截住翻了個身再落下去......
李和崇腦中似乎聽見轟地一聲,猛然驚醒。
他順手抓起一張軟墊蓋在自己腹上,努力平復,望見窗外柔嫩的晨光已曬去霧氣,變得明亮灼眼。
他不禁又窘又困惑:這一幕太真實,仿佛真的發生,但他的苦戀暗戀從未得到過任何溫柔的回應,哪裡會有這樣讓人沉醉欲狂的一幕發生。
他深吸一口氣,掩面苦笑。
叩門聲,規規矩矩地三聲敲定,有人立在門邊問:「陛下,西宮來人了。」
李和崇疑慮片刻,還是決定不見那人,只隔著門問:「什麼事?」
「陛下,來人說太后為常掌正和游擊將軍楊彥保媒了,今日常掌正便要出西宮回家待嫁,因提前了三個月,太后說三個月也夠了,但女官出宮最後一道手續還得辦完,得請陛下恩准。」這內侍說完,立在門邊留神聽。可屋內半邊沒有回音。
吳姍耘跪在地上聽得一字不差,心中不知是個什麼滋味,抬眼悄悄看了李和崇一眼,只見李和崇不知何時趴到桌上,把頭埋在雙臂間,是個無奈痛苦的姿勢。
好半天,李和崇仍是那個姿勢,說:「准了。」聲音很悶。
等窗外人離去。
李和崇忽然抬起頭,頹然地癱坐,眼中帶著些許自嘲的笑意望著吳姍耘。
吳姍耘也沒有料到,師父與皇帝這麼多年的糾葛就這樣簡單兩個字便終結。
「看到了嗎?他給太后找到了兒子,太后便放了常碧蓉,清清楚楚,明明白白。即便我是皇帝,卻無能為力。」李和崇說,「我如今什麼都沒有了,成了真正的孤家寡人。」
「你知道他為什麼要把你扯進來嗎?」李和崇問。
這話不需要吳姍耘回答,要答她恐怕也答不太對。
李和崇說:「因為除了殺父之仇還不夠,還需要奪妻之恨。」他忽然大笑起來,說:「他們就這樣算計我,布下個天羅地網把我罩在其中,他們都欺負我,都欺負我。」
他突然跳起來,飛快地走過吳姍耘身邊,打開門,直奔養心門。
吳姍耘出來,見到李和崇身後跟著的竟然是從前景仁宮的大太監姜叄。
只見姜叄跟在李和崇身後,一路小跑一路問:「陛下,要擺駕哪兒啊?」
李和崇忽然站住,說:「西宮,你給我套馬,我要去西宮。我要去見青瑜,我要見她。」
李和崇不知從哪裡突然生出滿腔的熱血,開宮門,騎馬到西宮。
可這一路的顛簸,將他氣力消耗的同時,也把他心中那點好不容易聚起的勇氣磨散。
他跟常碧蓉隔著一堵不高的粉牆,卻又陷入進退兩難的猶疑中。
常碧蓉卻從院子裡出來,與李和崇打了個照面,兩人都吃了一驚。
常碧蓉先反應過來,給李和崇行禮。
李和崇默默看著她,話在嘴邊卻說不出來。
常碧蓉不想多糾纏,見他無話,便起身退去。
李和崇眼睜睜看著她垂首退開,而後轉身朝西宮主殿方向去,明白這時候再不說,就遲了。他上前拉住常碧蓉的胳膊,常碧蓉低頭看了一眼,望向他,兩人隔得很近。
李和崇看見這副熟悉的神情,察覺自己竟有多少年未曾離她這樣近過,恍惚中好像回到了當年,她一直陪在自己身邊的時候,自己可以全身心地信任她、依賴她,不管旁人怎樣待自己,她都能溫柔給他溫暖。
頓時,李和崇找到了從前的自信,篤定地認為,日光未變,柔情未改,那個母親一樣的常碧蓉會原諒他做的一切。
他說:「你記得嗎?我一直記得你的一個背影。」
常碧蓉側耳聽他說。
「那是黃昏,我練完射箭要去沐浴,知道你那個時候會穿過院子,去摘些艾草。我就藏在一棵大柱子後,看見你果然來了,就喊你,你一回頭,正好餘暉晚霞在你身後,院中燈火闌珊,朝我一笑,美得像夢。」
李和崇眼裡有光,期待又欣喜地望向常碧蓉,像個發現了什麼不得了的寶貝。
常碧蓉不記得這些,她問:「有嗎?可能就真的是夢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