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3頁
吳姍耘對李和崇說:「若真有圖謀,圖謀不成自然要回老巢的。」
李和崇看向吳姍耘。
「若沒有,那便更好。」吳姍耘說,「聖上安危為重。」
李和崇看了她片刻,說:「以後認人的事都由你來辦。」轉身又問:「他,是個和尚?」
吳姍耘說:「剃髮了,看打扮似是僧人。」
李和崇點頭,帶著大耳離去,等到拐角處卻立住,回頭看了吳姍耘好一會。
大耳問:「聖上,怎麼了?」
「裴岳竟沒有與我說。」李和崇低聲道。
「什麼?」大耳支棱著耳朵問。
李和崇一笑,揪住他的耳朵,笑道:「白叫了『大耳』。」大耳佯裝疼得直叫喚,主僕二人施施然而去。
裴岳盯著露出一條縫隙的窗戶,灰塵飛沫在一線之地飛舞。
吳姍耘推門進來。
裴岳問:「按我說的做了嗎?」
「都做了。」吳姍耘說完,等了等,又說:「一如你所料。只是,為什麼要我說他是個和尚的事?」
裴岳說:「這樣他才會相信。他已經對我生了戒心。」
吳姍耘問:「他,真是景王的兒子?」
裴岳輕笑了一聲,說:「你與他是患難時的情義,他不會忘了你的。此事做成了,我會讓你與他在一起的。」
「若是沒成呢?」吳姍耘問。
裴岳未答。
在這片沉默中,吳姍耘聽到自己的心跳一下一下變得又重又沉。
若是沒成,她便是頭一個死。
吳姍耘關上門,朝身後看了一眼,目光好像穿過門,看到了裴岳,她不禁有些難過:在他眼中,自己就是這樣愚蠢,小命就這樣微不足道嗎?
以她這顆讓人瞧不上腦子,隱隱已猜出了一些裴岳的謀劃。
果然,兩個月後,第三批送來的認親隊伍中,有一個人逃進了京郊的小山寺。
尾隨的錦衣衛掃蕩了這片寺院,卻遇到些蹊蹺事,殺遍所有僧人,卻不見這逃走的人。無奈,為遮掩架起火將整座山頭都燒了。
火剛起時,一個高壯的半老和尚從火中越出,哈哈大笑,道:「多福那廝,欺師滅祖,殺師父和兄弟,妄圖瞞天過海,想得倒美,他才死有餘辜!」眾人追趕不及,放跑了這和尚。
李和崇聽了回報,眼睛都直了,低低地說:「他竟也沒死?怎會沒有......」忙又問:「他還說了什麼?」
「他還說,他說,他說......」回稟的錦衣衛把眼一閉,飛快地說:「他說『當今天子是景王之子,尋找李銳是為了殺人滅口。不信,就看看他大腿上,有沒有一塊紅胎記。並有景王府白玉燕子為證。我就是把他從景王府偷出來之人。』」
錦衣衛將白玉燕子呈上。
李和崇不知不覺已站起來,看清那玉,往後踉蹌兩步。
大耳將白玉接過,遞到李和崇眼前。
李和崇瞪大的一雙眼,漸紅,問:「還有人聽見?」
錦衣衛頓覺不妙,心中一寒,腦中急轉,顫著聲音說:「有,有有。滿山錦衣衛和來救火的人都聽見了。」
李和崇跌坐到寶座中。
第45章 遺冊
李和崇脫下衣服, 鏡子裡照出一個成年男人的LUO體, 膚色很白,腿上沒有紅色, 他使勁扭轉身體,親眼把大腿上的肌膚找了個遍----他是李和崇。
李和崇得了這個結論, 忍不住笑起來,可笑了兩聲, 轉為悲號,卻沒有淚。
為什麼明明是他的一切,卻得來不易,守得更難。天下人為何都要與他作對, 為何人人都懷疑他。李和崇仿佛真的赤身裸體地出現再眾人面前, 沒有胎記, 也不能改變他們質疑的目光。
李和崇抱緊自己, 他喃喃地喊:「娘。」沒有人回答,又想喊一聲爹爹, 心裡還有個名字「順來」, 卻再也喊不出來, 只是愣愣地坐著。
良久,他穿上衣服, 失魂落魄地走出養心殿。大耳緊緊跟上。
李和崇在承乾宮門前站了許久, 仰頭把紅牆和宮門望著。
宮中原本就冷,夾道中寒風更甚,大耳跟在他身後, 已經凍得手腳沒有了知覺,看李和崇穿著一身常服站得筆直,似乎並不冷。
夜已深,本已入春,雪卻未斷,此時寒風一吹,竟又吹下一場大雪。
大耳見狀,怕出什麼岔子,便上前說:「聖上。」
李和崇被這一聲喊得渾身一顫,回過神,眼珠子動了一下,說:「裡面是什麼樣?」
大耳心說進去了不就知道了,口中答道:「聖上沒有來過麼?」
「沒有。從沒來過。」李和崇說:「我害怕。」
大耳聽到這句話,沒什麼反應,上前扶住他,說:「我扶著您。」
李和崇才緩緩伸手,剛要觸摸到門上的銅釘,又猛然縮回。
大耳伸出手,用力一推,大門吱呀一聲拖著悠長的調子打開了半邊。
這聲音仿佛就像一個楔子,打開了陳年往事。
從門裡吹出一股寒風夾雪,把李和崇逼退兩步,這樣望過去,黑沉沉什麼都看不清,黑洞洞似無底。
大耳搭在李和崇身上的手臂明顯感受到李和崇往後縮,他不動身色,穩住,無意中擋住了李和崇最後那點畏縮和動搖。
「好香。」大耳說。
李和崇被他岔開話題,也嗅了一嗅,沒聞到什麼,卻不知所謂地嗯了一聲。
李和崇看向吳姍耘。
「若沒有,那便更好。」吳姍耘說,「聖上安危為重。」
李和崇看了她片刻,說:「以後認人的事都由你來辦。」轉身又問:「他,是個和尚?」
吳姍耘說:「剃髮了,看打扮似是僧人。」
李和崇點頭,帶著大耳離去,等到拐角處卻立住,回頭看了吳姍耘好一會。
大耳問:「聖上,怎麼了?」
「裴岳竟沒有與我說。」李和崇低聲道。
「什麼?」大耳支棱著耳朵問。
李和崇一笑,揪住他的耳朵,笑道:「白叫了『大耳』。」大耳佯裝疼得直叫喚,主僕二人施施然而去。
裴岳盯著露出一條縫隙的窗戶,灰塵飛沫在一線之地飛舞。
吳姍耘推門進來。
裴岳問:「按我說的做了嗎?」
「都做了。」吳姍耘說完,等了等,又說:「一如你所料。只是,為什麼要我說他是個和尚的事?」
裴岳說:「這樣他才會相信。他已經對我生了戒心。」
吳姍耘問:「他,真是景王的兒子?」
裴岳輕笑了一聲,說:「你與他是患難時的情義,他不會忘了你的。此事做成了,我會讓你與他在一起的。」
「若是沒成呢?」吳姍耘問。
裴岳未答。
在這片沉默中,吳姍耘聽到自己的心跳一下一下變得又重又沉。
若是沒成,她便是頭一個死。
吳姍耘關上門,朝身後看了一眼,目光好像穿過門,看到了裴岳,她不禁有些難過:在他眼中,自己就是這樣愚蠢,小命就這樣微不足道嗎?
以她這顆讓人瞧不上腦子,隱隱已猜出了一些裴岳的謀劃。
果然,兩個月後,第三批送來的認親隊伍中,有一個人逃進了京郊的小山寺。
尾隨的錦衣衛掃蕩了這片寺院,卻遇到些蹊蹺事,殺遍所有僧人,卻不見這逃走的人。無奈,為遮掩架起火將整座山頭都燒了。
火剛起時,一個高壯的半老和尚從火中越出,哈哈大笑,道:「多福那廝,欺師滅祖,殺師父和兄弟,妄圖瞞天過海,想得倒美,他才死有餘辜!」眾人追趕不及,放跑了這和尚。
李和崇聽了回報,眼睛都直了,低低地說:「他竟也沒死?怎會沒有......」忙又問:「他還說了什麼?」
「他還說,他說,他說......」回稟的錦衣衛把眼一閉,飛快地說:「他說『當今天子是景王之子,尋找李銳是為了殺人滅口。不信,就看看他大腿上,有沒有一塊紅胎記。並有景王府白玉燕子為證。我就是把他從景王府偷出來之人。』」
錦衣衛將白玉燕子呈上。
李和崇不知不覺已站起來,看清那玉,往後踉蹌兩步。
大耳將白玉接過,遞到李和崇眼前。
李和崇瞪大的一雙眼,漸紅,問:「還有人聽見?」
錦衣衛頓覺不妙,心中一寒,腦中急轉,顫著聲音說:「有,有有。滿山錦衣衛和來救火的人都聽見了。」
李和崇跌坐到寶座中。
第45章 遺冊
李和崇脫下衣服, 鏡子裡照出一個成年男人的LUO體, 膚色很白,腿上沒有紅色, 他使勁扭轉身體,親眼把大腿上的肌膚找了個遍----他是李和崇。
李和崇得了這個結論, 忍不住笑起來,可笑了兩聲, 轉為悲號,卻沒有淚。
為什麼明明是他的一切,卻得來不易,守得更難。天下人為何都要與他作對, 為何人人都懷疑他。李和崇仿佛真的赤身裸體地出現再眾人面前, 沒有胎記, 也不能改變他們質疑的目光。
李和崇抱緊自己, 他喃喃地喊:「娘。」沒有人回答,又想喊一聲爹爹, 心裡還有個名字「順來」, 卻再也喊不出來, 只是愣愣地坐著。
良久,他穿上衣服, 失魂落魄地走出養心殿。大耳緊緊跟上。
李和崇在承乾宮門前站了許久, 仰頭把紅牆和宮門望著。
宮中原本就冷,夾道中寒風更甚,大耳跟在他身後, 已經凍得手腳沒有了知覺,看李和崇穿著一身常服站得筆直,似乎並不冷。
夜已深,本已入春,雪卻未斷,此時寒風一吹,竟又吹下一場大雪。
大耳見狀,怕出什麼岔子,便上前說:「聖上。」
李和崇被這一聲喊得渾身一顫,回過神,眼珠子動了一下,說:「裡面是什麼樣?」
大耳心說進去了不就知道了,口中答道:「聖上沒有來過麼?」
「沒有。從沒來過。」李和崇說:「我害怕。」
大耳聽到這句話,沒什麼反應,上前扶住他,說:「我扶著您。」
李和崇才緩緩伸手,剛要觸摸到門上的銅釘,又猛然縮回。
大耳伸出手,用力一推,大門吱呀一聲拖著悠長的調子打開了半邊。
這聲音仿佛就像一個楔子,打開了陳年往事。
從門裡吹出一股寒風夾雪,把李和崇逼退兩步,這樣望過去,黑沉沉什麼都看不清,黑洞洞似無底。
大耳搭在李和崇身上的手臂明顯感受到李和崇往後縮,他不動身色,穩住,無意中擋住了李和崇最後那點畏縮和動搖。
「好香。」大耳說。
李和崇被他岔開話題,也嗅了一嗅,沒聞到什麼,卻不知所謂地嗯了一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