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0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方才看書之際有幾句不是很懂,還請阿瑪為孩兒解惑。”

  不就是想轉移他的注意力嘛!傅恆焉能不懂他的小心思, 也罷, 都是從少時過來的,偶爾做自個兒喜歡之事也不為過,他也就睜隻眼閉隻眼, 當做沒看到吧!

  為他解惑後,傅恆又深深的看他一眼,福隆安只覺父親來此另有目的,難道他關押於松岩一事被傳開了?

  沒等他問,傅恆已然開門見山,“整件事情為父已然明了,公主現下如何?你們沒發生什麼吧?”

  搖了搖頭,福隆安尷尬一笑,“孩兒有隱疾,自然不會欺負公主,已用針灸之法解了藥力,公主並無大礙,阿瑪儘管放心。”

  沒事就好,否則傅恆如何跟皇上交代啊!捏了把虛汗,他才道出過來的真正目的,“他們狼狽為奸的確有錯,但此事非同一般,你千萬不可帶於松岩入宮。”

  雖然抓他的手段有些不夠磊落,但福隆安認為對待這些小人無需講什麼道義,並不覺得自己的決定有錯,不明白父親何故攔阻,急切的尋求一個答案,

  “為何不能告知皇上?他下藥謀害孩兒,連累公主受那樣的罪,孩兒豈能饒他?”

  他能為公主考慮,傅恆深感欣慰,但此事沒他想得那麼簡單,牽連甚廣,是以不可輕舉妄動,

  “終究公主化險為夷,沒有釀成悲劇,此乃萬幸,你可有想過,倘若你將此事鬧到皇上那兒,那麼於松岩肯定也會反咬你一口,說你與他妹妹有私情,你覺得皇上會作何感想?咱們家就能全身而退嗎?”

  這倒也不是不可能,畢竟於松岩已沒有退路,逼急了他什麼都敢說,但若就此饒了他,福隆安實在不甘心,可在父親面前又不敢太放肆,強壓著憤慨輕錘桌面,

  “難道就任由他和綱圖逍遙法外?”

  “此事我會跟于敏中說,相信他定會教訓自己的兒子,而綱圖……還是放他一馬吧!”傅恆之所以選擇隱忍,是因為清楚皇帝的心思,

  “當年他阿瑪訥親因指揮金川之戰失利惹的龍顏大怒,皇上下令命其自盡,實則此事過後,皇上亦覺後悔,畢竟訥親自小便是皇上的玩伴,尚未登基之前便與訥親是摯友,一怒之下所做的決定,令皇上深感遺憾,這才想彌補他的兒子,

  若將此事宣告,皇上還要再下令懲治綱圖,他其心何安?怕是又會覺得愧對訥親,咱們又何必讓皇上為難呢?”

  話雖有理,可福隆安始終無法接受,不甘的垂著眸子,悶聲怨怪,“阿瑪您最會體恤聖意,我只想為容璃報仇。”

  他年紀尚小,不能理解大人的顧慮,仍懷有一顆憤世嫉俗之心,實乃人之常情,傅恆大半夜過來,苦口婆心的解釋了那麼久,只希望他能聽進去,暫忍委屈,

  “你認為阿瑪畏事也好,理解阿瑪的苦衷也好,不管你怎麼想,這事兒都得押下去,身為富察家的子孫,凡事都該以大局為重,不能只顧一己之念,那於松岩,關一夜也就罷了!明兒個我會讓于敏中親自來一趟,到時候你順水推舟把人放了,也算給你師傅一個顏面。”

  父親再三要求,話都說到了這個份兒上,福隆安還能如何?終究他有把柄抓在於松岩手中,即便方才於松岩沒提,可此人陰險狡詐,難保他見了皇上不會全部抖出來,到時候再連累父親被皇上訓責可就麻煩了!

  為今之計,似乎只有忍一時風平浪靜,答應父親放了於松岩。

  送父親出去後,福隆安越想越憋屈,總覺著對不住容璃,畢竟他曾承諾過為其報仇,而今卻食言了,她肯定對他很失望吧?

  怎奈他身處世家,需要顧忌的太多,且他的確有把柄抓於人手,才不敢如此強硬,妥協是唯一的選擇。

  那於松岩被關一夜十分惶恐,想著福隆安無情就休怪他無義,方才他一直忍著沒說,一是裝可憐希望福隆安大發慈悲之心饒了他,二是想著畢竟還在他的地盤兒,倘若撕破臉,萬一被他滅口又該如何是好?是以於松岩一直隱忍著,就等著看明日,假如福隆安真帶他入宮,他就當著皇上的面揭發他!

  然而事情的發展出乎他的意料,次日上午,他父親居然來了,一見面就痛斥怒罵,最後拉下老臉請求傅中堂寬恕,傅恆念及兩人相交多年的份兒上,最終點頭,答應放他回家,不再提此事,但同時警告他,莫要拿他父親辛苦經營多年的聲譽冒險,

  “若再有下次,絕不輕饒!”

  于敏中拉著兒子感激道謝,福隆安心中不暢快,也就沒露面。關於此事,他始終耿耿於懷,不管結果如何,都得跟她說一聲,次日入宮當值之際,福隆安趁著空閒去找容璃,向她講明此事,面帶愧色的向她道歉,

  “答應你的事沒能做到,我很抱歉。”

  豈料容璃只是笑笑,並未責怪他什麼,“那日你出宮之後,我左思右想,覺得此事沒那麼簡單,他們之所以敢這麼做,便是捏准了你和於家姑娘的過往才如此放肆,所以我們只能吃個啞巴虧。權當什麼都沒發生過,可保三家安穩,何樂而不為呢?”

  雖說她善解人意不怪罪,但他深感沮喪,有些擔心容璃對他的看法,“你會不會覺得我很沒用,連給你報仇這樣的小事都無法做到。”

  他那小心翼翼擔驚受怕的眼神落在她眼底,竟令她生出一絲不解的恍然,他也會在乎她的感受嗎?除非觸及底線或原則,否則她真的很難去怨怪旁人,只因她時常用溫和的目光去看待塵事,自然也就沒那麼偏執,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