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盤著手中的星月菩提,乾隆沉吟道:“朕也是此意,特命你阿瑪追擊到底,務必生擒霍集占,縱死亦要見屍,絕不姑息養奸!若然他們一意包庇,便將巴達克山部落一併辦理!”

  而今日乾隆召他前來,是因為除軍情之外,與捷報一道送來的還有一封家書,“你阿瑪鞠躬盡瘁,先是平定準噶爾之亂,這邊局面才穩妥,跟著又率軍前往回部,幾年來一直在外征戰,不曾回京,無法與親人相見,就連家書都難有機會書寫送出,朕心甚愧。”

  恭敬近前,接過家書,景越感激道謝,“阿瑪身受皇恩,為清廷效力實屬本分,皇上整日為國事憂心,務必保重龍體,相信不日便可傳來大捷之報。”

  道罷此事,想起尚在外頭跪著的四公主,景越忍不住提了句,“方才奴才過來之際,瞧見公主跪在大雨之中,不管她犯了什麼錯,終究是金枝玉葉,還請皇上免了她的責罰。”

  提起這女兒,乾隆笑意頓斂,不悅的捏了捏眉心,“貴為公主,自當謹言慎行,如此任性,理該受罰。”

  事關重大,想來皇上不願細說,景越也不多問,只為她求情,“公主身嬌體貴,怕是受不得這風吹雨淋,萬一因此得了風寒,心疼的還是皇上您啊!”

  的確是跪的有一會兒了,乾隆正在猶豫是否赦免,忽聞外頭一陣匆忙的腳步聲,進來的是李玉,緊張上報,說是公主已然暈厥在殿外。

  怕什麼來什麼,景越聞言眉頭緊鎖,可礙於身份,他也不好過去,好在皇上終於動了惻隱之心,不再處罰,命人將公主送回去,著太醫去瞧。

  既無要事,景越就此告退,出得西暖閣,外頭雨勢漸小,縱有泥土夾雜著雨中嬌蕊的清香繚繞身畔,他也心下難安,一直在琢磨公主為何會如此,去找公主是不合規矩,那就只有找福隆安,他應該曉得原委。

  這邊廂,被送回雲英閣中的容璃昏迷了半個時辰才幽幽醒轉,迷糊睜眼,發現自個兒被換了乾淨的衣衫,正躺在帳中,聽不到雨聲,大約已停歇。

  宮女雪茶見她醒來,忙過來相扶,詢問情況,又將湯藥端來餵主子喝下,“公主可有覺得哪裡不適,奴婢再傳太醫過來。”

  艱難的搖了搖頭,嗓喉干啞的她只道無甚大礙,半倚著蹙眉扶額輕聲道:“頭痛無力,睡會子即可,不必再宣太醫。”

  現下無外人,雪茶忍了又忍,終是按捺不住心中的疑惑,“恕奴婢斗膽,實在不明白公主為何執意要退婚,您不是一直都很仰慕二少爺的嗎?與他定親可是您最歡喜之事,怎就突然不願嫁了呢?”

  如雪茶所言,容璃的確心悅福隆安,但一直未曾表露出來,只因她很清楚,身為皇帝之女,和親就是她的命運,連先皇后的固倫和敬公主都嫁給了科爾沁部族之子,雖說皇上疼惜和敬公主,婚後准其住在京城,但其他公主可就沒那麼幸運,畢竟容璃只是貴妃之女,和碩公主,怕是沒有那樣的優待,

  本以為自己將來也會被皇上嫁至蒙古,遠離京城和額娘,萬未料到,去年春,皇上竟然宣旨為她賜婚,而她的額駙竟然是先皇后之弟傅恆的嫡子,福隆安!

  因著是皇親國戚,這福隆安自小便養在宮中,出入上書房,與阿哥們作伴讀,五阿哥與他最為相熟,自年少至今,容璃時常與之相見,兩人也算得上是青梅竹馬,面對這樣朗逸瀟然的世家公子,容璃難免心生悸動,得知賜婚一事,滿心歡喜,等待出嫁……

  不過這些都是前世懵懂無知的她,以為這是天賜良緣,婚後才曉得,福隆安並不喜歡她,夫妻二人貌合神離,她雖貴為公主,卻性子極軟,根本不敢去管他,受盡委屈也不敢告知皇上,不願連累富察府,導致自個兒鬱鬱寡歡,成親幾年後便含恨離世。

  只是她死後並未下黃泉,睜眼之後驚詫的發現自己仍在宮中,問了雪茶許多問題,最終才確定,自己竟然回到了出嫁之前的這一年,乾隆二十四年!

  猶記得死之前她就在後悔,若有來世,定然不會再嫁這無心人為妻,許是蒼天聽見了她的祈願,居然真的讓她重活一世,

  尚未出嫁,一切皆有轉圜的餘地,是以她不顧宮女攔阻,堅持要到皇上跟前,請求退了這樁亂點鴛鴦譜的婚事!

  奈何皇帝不許,嚴厲斥責,“賜婚聖旨早已下達,福隆安已是公認的和碩額駙,君無戲言,怎可隨意更改?”

  她堅持請求,皇帝又問她因由,她卻啞然結舌,難道要說自個兒已然活過一世,嫁過他,日子並不美滿?這話自不能說,必會被斥荒唐,為今之計,似乎只剩一個理由了!

  作者有話要說:  新坑開啟,歡迎收藏留評,感謝支持!每晚還是定時凌晨0:10分左右更新。另:清朝漢人官員自稱臣,滿洲官員自稱奴才,這裡的奴才代表與皇帝親切,不是貶低卑微的意思。

  ☆、第二章

  然而真實的原因她猶豫再三終是說不出口,前世的福隆安雖待她不好,但公爹傅恆盡忠職守,婆婆那拉氏又對她百般相護,是以容璃實不願說些不該說的話,以免皇上遷怒富察家。

  講不出合理的因由,她又堅持不肯下嫁,這才惹惱了皇帝,罰她跪在殿外,淋了半個時辰的雨,凍得手腳冰涼,氣血不暢,末了承受不住,懵然暈厥。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