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1頁
顧皇后一怔,沒想到一向溫和的太子竟然為這一點小事當面駁斥了她。她淡淡道:“如今再說指教她的話,又有什麼用?”
她提醒太子,現在可不是說什麼為喬簡簡好的時候。明明他們母子兩人都不願再看喬簡簡占著著這位置了。若是努力指教喬簡簡了,那懷恩怎麼辦?
太子無語。
顧皇后微笑著意味深長道:“你啊……我是你的母親,總是最明白你的人。你的心是良善的,從小讀書,學士就說你會是仁君,因為你本性太善,總不忍看人受苦受難。”
她說:“但是這世間是修行,有些人註定是要受難的。救不了的,你勉強不來。有時候給個痛快,才是真正的慈悲。”
太子只覺得剛剛因懷恩聚集的一腔溫暖,已經漸漸消散了,他又回到了這看似平靜實則冷酷的棋局中。
顧皇后把喬優優接著留了下來。對宮外只說太子妃失寵,為了固寵,太子妃竟然把自己寡居的姐姐也召進宮。這可把喬家臊得不行,淪為笑柄,偏偏有口難辯。
蕭廣逸這邊,自從與太子談過冬至的大事,就開始做準備。
他與清沅也一直議論這事情,他問清沅,顧皇后那邊有沒有動靜,有沒有與她商議過皇帝退位的事情。
清沅否認了,她說:“顧皇后出兩儀宮之後謹慎得很,整天除了照顧皇帝,就是搗鼓後宮,折騰太子妃,忍得可好了。我看她除了太子,對誰都不會提有關皇帝退位的事情。我也試探過安平,安平一無所知的樣子。”
蕭廣逸道:“太子這麼突然提要父皇退位,他想登基的事情,實在不像他的性子……可若是皇后提的,她是怎麼脅迫太子的?太子還要維護她,說這是他自己的意思。”
清沅抱著小梅花道:“也許是他變了,也許這真是太子的想法。”
她很想說,人家兩個才是親母子,世間至親,皇后有再多的不是,太子還是想維護她。在母親和兄弟中選一個,那必然還是母親更緊要。
但這話說出來,太傷蕭廣逸的心。
她點了點小梅花的鼻子,小梅花咯咯笑了起來,伸手去抓清沅的手指。她在心裡對小梅花說,你爹有時候也有點傻呢!
蕭廣逸道:“不,太子這個人,若沒有推他逼他,他很難下這麼大的決心。”
他斬釘截鐵道。
清沅正逗小梅花逗得開心,隨口就道:“那我要是顧皇后,就對太子說……”
蕭廣逸突然看向她,滿眼銳利和詫異。
她立刻住了嘴。
小梅花好像也察覺到父母間這微妙的氣氛,不再笑了。
蕭廣逸問:“會對太子說什麼?”
清沅換了個姿勢抱女兒,她低聲道:“就說,若太子不立刻登基,她就用皇帝的性命做威脅。皇帝現在最依賴她……”
蕭廣逸長嘆一聲,他走到清沅身邊,撫著她的肩,他想說點什麼,但最終又覺得什麼都不必說,只是抱住清沅的肩,吻了吻她的額頭。
作者有話要說: 繼續慢慢收網……
懷恩的想法大概就是:你很好,但你媽太可怕了。
第212章
冬至大節,太子替皇帝祭天,之後在天極宮接受百官拜賀。
皇帝已經有一年多沒有出現在群臣眼前,眾人已經習慣了太子主政。朝會之後,太子將丞相等幾位重臣留下,宗室中是燕王與幾位老郡王。
蕭廣逸不想太繞彎子,直接就說了父皇身體雖然有好轉,但現在看來,即便好轉也是有限,已經不可能主持朝政。
他這話一出,姚丞相心就定了。他之前一直怕太子猶豫,又不想自己提這事情。既然燕王開了口,那請太子登基的事情就順當多了。
果然眾人都紛紛附和,說原來還指望皇帝能說話之後能漸漸理事,沒想到皇帝醒來了,能說話了,卻連這幾年的事情都弄不清楚了。
眾人一番商議,就紛紛跪下,請太子登基,是為順應天地民心。
太子先推辭一番,姚丞相已經流下淚來,只道太子若不登基,他與百官都難安心。
眾人又盡力誇了一番太子這一年來攝政的政績。姚丞相說朝堂平靜,天下清明,御史說百官在太子督促下比從前勤勉。大理寺說去年一年沒有一件冤假錯案。蕭廣逸也說邊境消息更加通達,防備穩固。
這一場戲還是要做足的,太子只說事關重大,等年後再說,今日先議到此處。
姚丞相一看太子這態度,就知道這事情是准了。他倒沒什麼,他已經位極人臣了,只是懊悔沒趁這好機會推出自己的一個學生,若是早揣測到太子的心思是想儘快登基,那他的學生在這時候第一提出皇帝退位太子登基的提議,又能脫穎而出。
這個機會又被燕王白白占去了。若這事情是燕王自己琢磨出來的,那燕王對太子的心思已經揣摩到一個可怕的程度。若這事情是太子對燕王暗示的,那就證明在太子心中,燕王才是真正的自己人。
不管那樣,都讓姚丞相得仔細留意燕王。
冬至朝會之後,朝中果然開始了一波又一波的風聲,很快百官紛紛上書請求太子登基。太子沉默了幾日,終於發了一道詔書,謙虛了一番但也算是大大方方應承了下來。
她提醒太子,現在可不是說什麼為喬簡簡好的時候。明明他們母子兩人都不願再看喬簡簡占著著這位置了。若是努力指教喬簡簡了,那懷恩怎麼辦?
太子無語。
顧皇后微笑著意味深長道:“你啊……我是你的母親,總是最明白你的人。你的心是良善的,從小讀書,學士就說你會是仁君,因為你本性太善,總不忍看人受苦受難。”
她說:“但是這世間是修行,有些人註定是要受難的。救不了的,你勉強不來。有時候給個痛快,才是真正的慈悲。”
太子只覺得剛剛因懷恩聚集的一腔溫暖,已經漸漸消散了,他又回到了這看似平靜實則冷酷的棋局中。
顧皇后把喬優優接著留了下來。對宮外只說太子妃失寵,為了固寵,太子妃竟然把自己寡居的姐姐也召進宮。這可把喬家臊得不行,淪為笑柄,偏偏有口難辯。
蕭廣逸這邊,自從與太子談過冬至的大事,就開始做準備。
他與清沅也一直議論這事情,他問清沅,顧皇后那邊有沒有動靜,有沒有與她商議過皇帝退位的事情。
清沅否認了,她說:“顧皇后出兩儀宮之後謹慎得很,整天除了照顧皇帝,就是搗鼓後宮,折騰太子妃,忍得可好了。我看她除了太子,對誰都不會提有關皇帝退位的事情。我也試探過安平,安平一無所知的樣子。”
蕭廣逸道:“太子這麼突然提要父皇退位,他想登基的事情,實在不像他的性子……可若是皇后提的,她是怎麼脅迫太子的?太子還要維護她,說這是他自己的意思。”
清沅抱著小梅花道:“也許是他變了,也許這真是太子的想法。”
她很想說,人家兩個才是親母子,世間至親,皇后有再多的不是,太子還是想維護她。在母親和兄弟中選一個,那必然還是母親更緊要。
但這話說出來,太傷蕭廣逸的心。
她點了點小梅花的鼻子,小梅花咯咯笑了起來,伸手去抓清沅的手指。她在心裡對小梅花說,你爹有時候也有點傻呢!
蕭廣逸道:“不,太子這個人,若沒有推他逼他,他很難下這麼大的決心。”
他斬釘截鐵道。
清沅正逗小梅花逗得開心,隨口就道:“那我要是顧皇后,就對太子說……”
蕭廣逸突然看向她,滿眼銳利和詫異。
她立刻住了嘴。
小梅花好像也察覺到父母間這微妙的氣氛,不再笑了。
蕭廣逸問:“會對太子說什麼?”
清沅換了個姿勢抱女兒,她低聲道:“就說,若太子不立刻登基,她就用皇帝的性命做威脅。皇帝現在最依賴她……”
蕭廣逸長嘆一聲,他走到清沅身邊,撫著她的肩,他想說點什麼,但最終又覺得什麼都不必說,只是抱住清沅的肩,吻了吻她的額頭。
作者有話要說: 繼續慢慢收網……
懷恩的想法大概就是:你很好,但你媽太可怕了。
第212章
冬至大節,太子替皇帝祭天,之後在天極宮接受百官拜賀。
皇帝已經有一年多沒有出現在群臣眼前,眾人已經習慣了太子主政。朝會之後,太子將丞相等幾位重臣留下,宗室中是燕王與幾位老郡王。
蕭廣逸不想太繞彎子,直接就說了父皇身體雖然有好轉,但現在看來,即便好轉也是有限,已經不可能主持朝政。
他這話一出,姚丞相心就定了。他之前一直怕太子猶豫,又不想自己提這事情。既然燕王開了口,那請太子登基的事情就順當多了。
果然眾人都紛紛附和,說原來還指望皇帝能說話之後能漸漸理事,沒想到皇帝醒來了,能說話了,卻連這幾年的事情都弄不清楚了。
眾人一番商議,就紛紛跪下,請太子登基,是為順應天地民心。
太子先推辭一番,姚丞相已經流下淚來,只道太子若不登基,他與百官都難安心。
眾人又盡力誇了一番太子這一年來攝政的政績。姚丞相說朝堂平靜,天下清明,御史說百官在太子督促下比從前勤勉。大理寺說去年一年沒有一件冤假錯案。蕭廣逸也說邊境消息更加通達,防備穩固。
這一場戲還是要做足的,太子只說事關重大,等年後再說,今日先議到此處。
姚丞相一看太子這態度,就知道這事情是准了。他倒沒什麼,他已經位極人臣了,只是懊悔沒趁這好機會推出自己的一個學生,若是早揣測到太子的心思是想儘快登基,那他的學生在這時候第一提出皇帝退位太子登基的提議,又能脫穎而出。
這個機會又被燕王白白占去了。若這事情是燕王自己琢磨出來的,那燕王對太子的心思已經揣摩到一個可怕的程度。若這事情是太子對燕王暗示的,那就證明在太子心中,燕王才是真正的自己人。
不管那樣,都讓姚丞相得仔細留意燕王。
冬至朝會之後,朝中果然開始了一波又一波的風聲,很快百官紛紛上書請求太子登基。太子沉默了幾日,終於發了一道詔書,謙虛了一番但也算是大大方方應承了下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