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5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蕭廣逸笑了起來:“哪裡的話。”

  清沅道:“我再也不做媒了。”

  蕭廣逸笑她:“原也沒人要你來做這個媒人。”

  清沅道:“倒是我不好了。”

  不過笑話歸笑話,清沅還是有些擔心敖桂這話里的意思。她始終不像蕭廣逸那樣對敖桂放心。

  寧州這邊的婚事沒能結成,京中的婚事已經吸引了所有人的目光。

  自從太子一年比一年大,京中對太子妃的關注就一年比一年更盛。這股熱情,隨著太子妃人選的正式公布,已經席捲了全國上下。

  燕王成婚的時候,雖然宮中準備充分,婚禮十分奢華,但仍不能與太子大婚相提並論。

  大婚的日子一個月前,各地的禮物就不停送來。宮中為大婚之事,每一個小環節都反覆斟酌,無比盡善盡美。

  周圍人忙成一片,太子蕭重鈞只覺得這一切都好像與他並不相干。他只是一個傀儡,在那個重要的時日和新娘行完禮就好。

  作者有話要說:  周一晚上更新一章粗長

  第150章

  太子的婚期近在眼前,宮中一片忙碌,除了本該最熱鬧的兩儀宮。

  太子自從消夏回來之後去看過一次顧皇后,之後就再沒有去過。他心中也曾閃過一絲期待,也許父皇讓他去看母后,是冰消雪融的徵兆,但是這一絲幻想很快就消散了。

  因為皇帝並沒有對顧氏,對皇后有軟化的跡象。

  皇帝消夏回來時候,從行宮中帶回來一個姓袁的宮女,回京沒幾日,就將她封為了袁昭儀,一躍超過了宮中舊人,包括生了孩子的宮妃。

  蕭重鈞見過袁昭儀一次。她一張鵝蛋臉,生得溫柔秀麗,但與宮中的美人相比,並算不上是絕色。有傳說是因為這位袁昭儀生在佛誕日,所以小字蓮華,再加上她姓袁,與緣諧音。皇帝覺得這十分巧妙又十分吉祥,因此將她帶在身邊。

  也許是膩味了後宮中勾心鬥角,能說會道的女人。皇帝近來只守著這位沉默寡言,不善言辭的袁昭儀,十分寵愛,真將她當菩薩所賜的一般,一時興味甚濃。

  而與顧皇后有關的人和事,依然沒有得到皇帝的半分寬容。

  太子去看過顧皇后之後,皇帝問起了這件事,他問太子:“顧皇后情形如何?”

  蕭重鈞心中警覺。皇帝若是想知道顧皇后的情形,並不用來問他,兩儀宮中已經被皇帝嚴密監視起來了。

  皇帝問他,是更看重他的態度,並且想知道顧皇后會不會私下說些什麼。

  蕭重鈞淡定回答了父親的提問,他說:“母后依然和之前一樣,每日在兩儀宮看書練字,一切如常。”

  他想了想又說:“雖說和原來一樣,但母后似乎有些懶動,並不去院子裡走動。”

  從前顧皇后是很喜歡出去玩的,安平這點其實像她。顧皇后喜有人陪伴,捧著她,平日無事也常常在院子裡看下人侍弄花草。

  皇帝的眉毛都沒抖一根,只道:“朕聽說你離開之後,要御醫過去了?是為什麼?”

  御醫一離開兩儀宮,就去稟了皇帝,說顧皇后並沒有生病,一切都好。

  蕭重鈞道:“母后說有些心悸……”

  他相信顧皇后說什麼話都是算過的,既然顧皇后告訴他心悸,那他就可以告訴皇帝。

  蕭重鈞在想,難道母后是想通過裝病來逃過一劫?但這一招過去有太多人用過了,皇帝未必會相信。

  果然皇帝對皇后心悸之說相當不屑,他冷笑一聲:“她是心悸麼?朕看她是心虛。”

  說到這個,皇帝又教導起面前的蕭重鈞:“沒幾日你就成婚了,有了太子妃,就好好待她。不需要你有多愛慕她,與她相敬如賓就足矣。你一定要記住,長輩給你挑的正室,才是良配。”

  皇帝顯然是在說他當年故去的那位太子妃。他那時候年少,只覺得太子妃太端著,又總是勸他,說幾句話就不歡而散。所以他那時候更喜歡幾位良娣。

  其實他的元配長什麼模樣他都記不清了,但現在想來,她雖然無趣了些,但出身書香世家,人品也好,肯定不會幹出顧皇后幹的事情。

  所以他告誡太子,不要太過冷落了元配正室,哪怕她不解風情,不如其他女人勾魂攝魄。因為有個這樣的女人坐鎮中宮,還是很有必要的。

  蕭重鈞心中擔憂顧皇后,聽到皇帝的“教誨”,他心中只有苦笑,嘴上還要應了下來。

  直到現在,他還沒見到他的太子妃。這段時日,他已經見過了他的岳丈喬煦,見過了兩個舅子,甚至連喬家的姻親都見過了幾個,卻還是沒見過喬姑娘。

  他其實已經不太在乎這事情了,他相信她會是一個知書達理的姑娘,能做好一個太子妃。她的家族也會全力支持他,至少在他登基之前會是如此。至於他登基之後的事情,那就太遙遠了。

  大婚前兩日,太子蕭重鈞又去看了一次顧皇后。這次不是皇帝提的,而是他提了出來,皇帝沒有反對,他就去了。

  這一次,他約了安平一起。安平也會去看顧皇后,但她從不與太子蕭重鈞一起去。他們兩個是顧皇后的親生孩子,一起聚到兩儀宮皇后面前去,皇帝恐怕會不快。

  不過這天是情形特殊——太子大婚前兩日,總該給他們一個敘話的時機。皇帝格外寬宏大量一回。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