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9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清沅心中就佩服蕭廣逸了。她知道敖桂這件事情上,蕭廣逸處置得比她好。

  不過對敖桂,她心中還是有些警惕。

  敖桂母子進來行了禮,清沅給他們賜了座。

  敖桂她見過兩次,但都是匆匆忙忙,沒有說過話,也沒距離這樣近。今日仔細一看,清沅才發現他比自己印象中高壯許多,膚色也許是一路上風吹日曬,比印象中也更深些。

  只是那種討厭的神氣好像少了許多,在她面前竟有些拘謹的樣子。

  清沅溫和與敖桂母親說話,問她住得如何,可缺什麼。如果缺什麼,直管和她身邊的大宮女說,立刻給他們添上。

  敖桂母親道:“並不缺什麼。如今的住處很好。殿下和王妃開恩,又許我們母子住一處,婆子實在感激不盡。”

  她說著就要給清沅磕個頭。清沅忙扶住她,微笑道:“您年齡比我母親還大,我不能受這一跪。”

  她一說這話,敖桂忽然想起那日屏風外面跪著的宮女。

  那個冷酷的燕王妃和眼前這個笑意溫柔的燕王妃,哪個是真,哪個是假,還是她就是這樣,一轉眼換個人就是一張面孔。

  敖桂母親又看向敖桂,喚了他一聲。敖桂才壓低了聲音道謝。

  清沅與他沒有話說,只勉勵了幾句在燕王面前好好當差的話。

  他們本來就是謝恩來的,道完了謝,就要離開。清沅又命人拿了些布料給敖桂母親。這些料子是從京中帶來的,在寧州即便有錢都難買。

  臨走時候,敖桂還是沒忍住,又道:“還有一件事……燕王說我也該謝王妃。”

  清沅探詢的看著敖桂。敖桂將顧澤行為他取字的事情說了出來。

  清沅笑了起來,這一笑是發自內心,她想起了父母家人,笑容中還有一絲懷念。

  她說:“原來還有這樣一段緣故。”

  她聲音動聽。“一段緣故”從她口中說出,聽起來竟有一絲婉轉之意。敖桂剛才猶豫了半天要不要把這事情說出來,但這時候聽到王妃的話,他心頭舒適多了。

  她並不是那種冷言冷語不耐煩的女人。

  敖桂扶著母親離開的時候,心中竟然有些高興。

  清沅並沒有將這件事情太放在心上,她每天要見許多人,王府中要打理的事情太多。

  她一邊打理王府,一邊等著京中的信件和消息。

  有關宮中的秘聞,壽真公主的事情京中的傳聞不少,但確切的消息還沒來。清沅在信件中卻等到了另一個人的來信。

  棠嫿給她寫了信。這信清沅收到,離棠嫿寄出的時候已經過了一個月了。清沅打開信封的時候竟有些心顫。

  之前她知道棠嫿已經成婚,夫家還算殷實,也是讀書人家。清沅為她高興,至少不用像前世那樣摧折在宮中。但清沅心中還是有一些擔憂,畢竟棠嫿在京中時候也是被捧著的,到了宮中也因為美貌十分矚目。

  她擔心棠嫿像玉苓那樣想不開,嘗過宮中的奢靡,再去過平常日子,會十分失落。

  清沅小心展開信。棠嫿這封信應當是在婚後安定下來之後寫的,寫得很長。

  棠嫿詳細寫了她如今住的這座古城。她如何隨婆婆去上香禮佛,在路上所見所聞。又寫了如今家中在城中的宅院,在鄉間的一所別院。她又如何按照自己的喜好,打理了院子,養了貓和犬。

  她還提到了夫君在準備科舉,她每日仔細為夫君準備飲食,整理書本。還有夫家雖然不是名門望族,但在當地也算有些臉面,家中人口眾多。她時常與妯娌時常來往,互相走動,還有許多小侄子侄女,都活潑討喜。

  棠嫿的信寫得很瑣碎,但清沅讀懂了她的意思——棠嫿在說,她沒有不甘。她過的日子雖然平常,但平和喜樂,她很享受。

  字裡行間,棠嫿仿佛就在那裡,又變成了那個入宮之前的姑娘。她不卑不亢,但清沅知道她經歷過了宮中的考驗,她的心更平和了。

  棠嫿的信里還提到了玉苓。唯獨提到玉苓的時候,棠嫿還是譏笑了幾句,這讓清沅忍不住發笑。

  棠嫿提到玉苓也訂了親。她們這一批同時入宮,又幾乎同時出宮的少女,在出宮之後都很快訂了親。在宮中歷練過的伴讀,只要不出大事,總是不愁嫁的。

  玉苓與一位禮部尚書的兒子訂了婚。與太子比,當然不算什麼,但與棠嫿比,玉苓自覺高出一等,特特親自寫了信告訴棠嫿,是為忍不住去向棠嫿炫耀。

  棠嫿在給清沅的信中也嘲笑了兩句玉苓。

  只是這時候這種互相嘲笑和炫耀,都顯得那麼可愛。畢竟不用賠進青春和性命。

  清沅又看了一遍棠嫿的信,笑了一會兒,才放下信仔細收好。

  玉苓倒是沒有寫信給清沅。清沅想,要麼是覺得對著王妃沒法炫耀,要麼是覺得寧州苦地,她這個王妃沒前途,也不用費心結交了。

  但清沅對這結果已經很滿意了。玉苓的小奸小壞,糊塗,軟弱,就適合放在一個普通官宦人家,她再掀不起風浪,造不上大波動,也許還是會禍害人,但頂多只是禍害她身邊院子裡的幾個人,最終禍害到她自己身上。只是到那時候,再沒有顧太后做她的後盾。

  清沅暫時沒有向蕭廣逸提起棠嫿的信。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