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8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可眼下,掠一眼蕭琢和陸徵,一文一武,尤其蕭琢控制著京師兵權,天時地利人和。

  方皇后哀哀一嘆,“燕王不提也罷,寧王自幼體弱多病,陛下常恐他,”方皇后又是一嘆,沒有接著說下去,而是道,“主少國疑,陛下何嘗不知,只陛下對諸位大人寄予厚望,這才敢立幼主,還望諸位大人莫要讓陛下失望。”

  “臣等萬死不辭。”以陸徵為首的文臣和以蕭琢為首的武將鄭重叩拜。

  宋閣老瞪著眼企圖在聖旨上找出一絲作假的痕跡,然而……他面如死灰,方皇后、陸徵、蕭琢,還有聖旨為證,大勢已去,宋閣老頹然叩頭。

  難道燕王和寧王只是皇帝推出來的擋箭牌,因為八皇子年幼,所以推出二人打擂台,等待八皇子長大成人。說來皇帝對八皇子的確疼愛有加。

  漸漸的,私底下越來越多人如此議論。

  一夜之間,天翻地覆。

  皇帝遺體被運回皇宮,進宮哭靈的陸夷光望著一張張悲不自勝的臉,覺得一切都顯得格外不真實。

  女眷這邊,兩位皇太后都在悲痛之下倒了,老來喪子的傅太后是真病。鄭太后的病則是假的,她滿心以為寧王會是太子,外孫女凌素雲會是太子妃,不曾想居然是八皇子上位。鄭太后身份尊貴,恐她在靈堂上鬧出亂子來,便被病了。

  女眷以方皇后和德妃為首,方皇后讓德妃與她並列跪在前方,德妃自謙一番,與方皇后錯開了半個身子,已示恭敬。

  對此,方皇后是滿意的,德妃可比傅太后識大體多了,她這個母后皇太后應該比鄭太后當得容易吧。

  陸夷光斜對面跪的是寧王妃凌素雲,左邊是昭仁公主,說句心裡話,在此之前,她從來沒想過新君會是八皇子。更沒想過,皇帝會駕崩的這麼快這麼急,前兩天還剛剛說過話,還說起什麼時候讓他抱外孫,怎麼就駕崩了呢!

  眼淚滾滾而下,陸夷光捂著嘴低泣。

  哭過靈回到府里,半夏服侍陸夷光沐浴去掉一身寒氣,精疲力竭的陸夷光歪在暖洋洋的榻上,等著陸見深歸來,盯著燭火,漸漸出了神,有些話她想問可又不敢問。

  新舊交替,陸見深很忙。

  八皇子半路殺出來,殺了眾人一個措手不及,他們得在對方反應過來前讓一切塵埃落定。

  從宮裡出來,陸見深沒有直接回府,而是隨著陸徵回了公主府。

  父子二人細細說了會兒話。

  “阿蘿那,暫且不用告訴她,日後再看。”陸徵再一次叮囑。

  陸見深頷首,“父親放心,兒子明白。”

  陸徵點點頭,“回去吧,早點歇著,且有的忙呢。”最後一聲化作低嘆。

  陸見深行禮告退。

  陸徵盯著角落裡的燭台,燭火搖曳,他的眸光也跟著明滅不定。

  萬萬沒想到,有朝一日,他陸徵竟成了謀權篡位的佞臣。陸徵重重往後一靠,捏了捏眉心。

  直到蕭琢拿著清猗寫給他的信找上他,他才知道,清猗的意中人原來是蕭琢,清猗還準備還俗與他成家,可這一切都被先帝毀了。

  蕭琢不甘,要為清猗討回一個公道。倒是個痴情的,自己這個兄長反倒沒蕭琢這份心,他要顧慮的太多了。

  真正打動他願意鋌而走險的是無論燕王寧王與他們陸家都無交情,尤其是思行和最有希望即位的寧王關係微妙。

  阿蘿的身世也是個不安定因素,一旦外泄,整個陸家都難逃覆滅。

  加上作為兄長對妹妹憐惜。

  種種因素加起來,才有了今日。

  幸好,目前看來,一切都是值得的,但願不要再橫生枝節。

  第130章

  夜色深濃里,陸見深離開南康長公主府, 行至一半, 心念一動, 掀開轎簾, 入眼的便是寧王府門前的白燈籠,在夜風中輕輕搖晃,光影交錯。

  慘白的光芒下,影影綽綽還能看見門牆上來不及處理的刀槍棍棒痕跡。

  昨夜,燕王派了人攻打寧王府,他們袖手旁觀,打的便是鷸蚌相爭漁翁得利的主意, 甚至補刀的準備都做好了。再也沒有什麼比寧王死於燕王之手更完美的結局了, 然而寧王比他們想像中有本事。

  世間事, 少有算無遺策的。

  正如寧王,在一天前,他何嘗會料到僅有咫尺之遙的龍椅旁落於少不更事的八皇子。

  陸見深微微一挑嘴角,他與寧王無仇無怨, 然而人與人之間的緣分奇妙, 他和寧王大概是八字不合。

  他不喜寧王,竭力隱瞞。想來寧王也隱瞞著對他的不喜。

  倘若寧王上位,自己恐怕只能做個富貴閒人了。學成文武藝,貨與帝王家,這是他所不能容忍的。

  燕王是亂臣賊子,寧王不能上位, 八皇子是最好的人選。

  將年輕稚嫩的少帝培養輔佐成一代明君,為人臣子,沒有什麼比這更讓人熱血沸騰。

  寧王府內,與皇位失之交臂的寧王靜靜地坐在椅子上,不時輕輕咳嗽幾聲。

  機關算盡,卻是沒想到讓小八撿了便宜,要不是自己手上還有點兵權,只怕已經追隨燕王的腳步成了亡魂。

  父皇早就中意小八,寧王面露譏諷之色,也就騙騙那些無知之輩。那份聖旨,他一個字都不信。偽造聖旨,遠沒有想像中那麼難。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