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頁
傅青綸俯首看去,越想越覺得有意思,不禁笑道:“前人有‘天下熙熙,皆為名來;天下攘攘,皆為利往’的話,我已經覺得算是狠的了,但還不及你這一個座標囊括蒼生,既有概論,又有區別,來得簡潔犀利。”
林之若指著其中一道陡峭向上的,“這是指數曲線,一分汗水,十分回報,大概可以稱得上是前程似錦的標板罷。你和我,本來都沿著這個痕跡在走。這是我們現在的位置。”她拿石片在曲線靠近零點的地方,畫了一個小小圓圈。見傅青綸點頭讚賞,又畫了一條趨勢平緩的曲線,和指數曲線恰在圓圈處相交:“這是對數曲線,成就總是比付出要少。”
傅青綸已經大概知道她的意思,皺眉道:“你是說,這次競賽,代表了發生在那個圓圈處的轉折。從此,你從指數曲線轉到了對數曲線?不至於吧?”
林之若自嘲地笑了笑:“我也一直希望,這只是我自己的幻覺,雖然每時每刻,我都在頭痛中質疑自己。可是競賽的成績,你也看到了。”她凝視傅青綸:“如果這樣的事情發生在你身上,你怎麼辦?”
傅青綸心潮起伏,設想著自己如果青雲折翼,會是怎樣一番情形,良久,黯然道:“我會到一個誰也不認識我,誰也找不到我的地方,獨自一個人,默默走完我的曲線。”
林之若撫掌而贊:“這話只有你能說出,也只有你敢說出!”
傅青綸心痛地道:“我雖然能理解那種痛苦,可是,我卻不希望,你會這麼做!”
林之若感激地望了他一眼,道:“其實要想超越,也很簡單。”她拿石片輕輕一划,在橫縱軸之外,又添了一個座標:“空間不是二維,而人生可以追求的,更遠不止於名利恭敬。從這道Z軸看去,所有的曲線,前途似錦也好,平庸瑣碎也好,都陷在欲望痴迷的泥潭裡,為外物所驅,為妄想所蔽,不能自拔。”
傅青綸沉默半晌,道:“你數學比我好,我本來是不服氣的。現在才知道,不僅僅是學習的問題。你能在因循瑣碎中,橫生別路,山窮水盡處,另闢新天,這份本事,這份胸襟,我是無論如何,也學不到的。”
林之若搖頭:“哪裡有那麼好?我是紙上談兵,知而不能行。否則,兩條曲線,便應無二,頭痛與否,一般清明,我又何須借酒澆愁?”她囅然一笑,開了一罐新酒,道:“有人陪的寂寞,就不算是寂寞;有人懂的痛苦,也不能算是痛苦。謝謝你的這番話,這片心意。來,人間豈是偏我祟,有酒何妨同醉!”她一仰頭,又流水一般倒了下去。
傅青綸一把搶過,卻見她已經喝了一小半,皺眉道:“小點口,這樣喝很傷身子。”拿了一塊月餅,遞給林之若:“來,先吃點東西。空腹喝酒容易醉。”
林之若不接月餅,伸指在傅青綸腕上一扣。傅青綸只覺得手腕一麻,她已經奪回酒罐,笑道:“你這個弟子太也沒有禮數,竟然敢打斷師傅的酒興。這要在封建時代,你這是忤逆之罪,知道不?”
傅青綸跟著笑道:“弟子知罪。不過,你也不能空口白牙就當了師傅吧?怎麼著也得給弟子演示演示本門絕學。”
林之若道:“本門絕學浩如煙海,你想看什麼?”
傅青綸想了想,道:“武俠小說里,最神秘最高雅的,好像是劍術。就請師傅練一套劍法給弟子開開眼界罷。”
林之若知他心意,是不想自己連著喝酒,一笑站起,道:“其實真正用於應戰的劍法,只是一些基本原則,主要還是看使用者的反應和運用。我現在頭痛,不能劇烈運動,使出來也不好看。不過,我小的時候,練過一套達摩劍法,據說是當年禪宗祖師達摩所創,和印度的瑜伽功類似,是給佛家弟子磨練身體,凝定心意之用,倒是可以表演給你看。”
傅青綸很高興,道:“我給你配樂,你跟著節奏,放慢速度,不會震動頭部,我也看得清楚。今天是中秋,咱們不問明月幾時有,卻何妨起舞對青天。”
林之若到旁邊的柳樹上,折了一根手指粗細的枝條,去了前面尖細的部分,留下約兩尺長的一段,尚帶著扶疏翠葉,揮動了兩下,道:“秋霜鉤沒帶出來,只好將就用這把柳葉劍了。”
傅青綸笑道:“能得林大俠一舞,這柳條真是三生有幸。”
林之若果然執柳枝如執寶劍,凝神肅立。此時滿月當空,寒光匝地,她白衣勝雪,容色如水,在月色下,仿似瑤宮仙子,直欲乘風歸去。傅青綸怔了一怔,才輕輕吹起口哨。
林之若凝神細聽,卻是羅大佑的“童年”,想是傅青綸聽她說這套劍法是小時候習得,是以選了這支曲子。她隨著節奏,緩緩出招,前擊,側削,低伏,旋轉,手逐眼動,身隨意轉,仿佛月光里的一隻仙鶴,悠然適意地舒展著羽翼。
一套劍法舞罷,傅青綸擊掌讚嘆:“昔有佳人公孫氏,一舞劍器動四方。這劍舞柔中有剛,動中帶靜,比普通的舞蹈,果然別有一番風味。”
林之若擲了柳枝,回到他身邊坐下,道:“那是你看得少的緣故。我這套劍法,用來比擬公孫大娘,比幾個光屁股的小孩看了電視劇,就跑去華山論劍更為可笑。”
傅青綸遞過她的酒罐,又拿起自己的,先喝了一口,道:“武功我不懂。不過,我看你練的時候,那種心意凝定,神志空明的樣子,倒是和達摩的本意很一致。”
林之若跟著喝了一口,笑道:“其實還是你的口哨吹得好,我聽著,就好像看到了以前常常玩耍的糙坡,聞到了野蒿叢被太陽曬過的清香,小時候學過的一招一式,自然而然就想了起來。”她看著傅青綸:“你總說我是你的對手。其實,單就音樂才華而言,我就是把吃飯睡覺的時間都用上,從現在苦練到死,也趕不上你一分。同學們都說,什麼歌讓你一唱,比原來還更有味道呢。唐馨更是崇拜得不得了,說光是聽你唱歌,就已經可以一生一世。”
傅青綸卻沒有聽過這話,低下頭,反覆思量。他和唐馨在一起的時候,心思大半倒是放在學習和與林之若爭勝上,對唐馨的言語舉動,並沒有特別留意。而今分開來,自己也飽嘗了相思之苦,反而漸漸領悟了唐馨的一番密意深情,既感動又慚愧,一時悵然無語。
林之若知他心意,故意笑道:“你口哨都吹得這麼動聽,那古箏肯定更是彈得出神入化了,怎麼從來不肯在班裡表演?該不是怕麻煩吧?只要你說一聲,我立刻親自去你家把古箏扛來。要不然,”她眼光流轉,似笑非笑:“是嫌我們粗鄙,聽不懂你的陽春白雪?就算我這樣五音不全的人不配聽,咱們班裡集中了全校的才子才女,還沒有兩個能懂得欣賞的?”
傅青綸很是尷尬,悶頭喝了一會兒酒,忽然道:“其實,我最開始學的是鋼琴,古箏是很久以後才開始學的。”
林之若略略詫異:“怎麼從來沒有聽你說起過?不過,你手指倒真是特別修長,不會彈鋼琴反而可惜了。”
傅青綸笑道:“我七歲開始學琴,那時候手還很小呢,純粹是家裡的意願。當時好像學點樂器什麼的是潮流,尤其是鋼琴,好像會彈幾下,就算不是藝術家,也入了上流社會似的。”
林之若笑道:“可不是!我媽媽還曾經逼我學琴。音樂老師跟她說我不是那塊材料,她還不信,說我背樂譜很快,手也靈巧。老師沒辦法,教了我一星期,讓我彈一個練習曲給她聽。才彈了一段,媽媽臉色都變了,不聲不響拉著我就走。”她抬起自己的手看了看,自嘲地笑了笑:“不是玉,怎麼琢磨,也不能成器。”
傅青綸道:“怪不得你家裡有鋼琴。想是你媽媽在你這裡失瞭望,自己跑去學了?”
林之若點了點頭,又問:“那你為什麼改學古箏了呢?”
傅青綸默然,只是一口口喝酒。林之若以為他不會再回答了,正想轉開話題,卻聽他問:“你最喜歡什麼顏色?”
林之若愣了一下:“為什麼問這個?”
傅青綸道:“你別管,先回答我。”
林之若滿腹疑惑,道:“青琉璃色。”
“嗯,超越塵世的顏色。”傅青綸接著問:“你最喜歡的氣味?”
“青糙和陽光的味道。”
“嗯,童年的味道。你最喜歡的花?”
“雪蓮。”
“嗯,孤寒自樂的花朵。”傅青綸望著林之若,悠悠吟道:“誰道高處不勝寒,有人高處成鮮妍。根深不向紅塵住,冰為肌骨雪為顏。”
林之若驚詫不已。這首詩分明是自己多年之前寫的,連自己也已不能記得完全,怎麼他竟然能隨口念出?
傅青綸迎著林之若詫異的目光,泰然自若地繼續追問:“你最喜歡的詩人?”
林之若心中思索,隨口答道:“王維。”
“興來每獨往,盛事只自知。的確是你的風格。你最喜歡的文學作品?”
“西遊記。”
“大鬧天宮,十萬八千里苦行,終於堪破嗔痴,悟空成佛。你這個愛好,很是獨特。”傅青綸微笑:“你最喜歡的藝術作品?”
“梵谷的向日葵。”
“輝煌的吶喊與掙扎,永恆的渴望和追求。明明是來自陽光的色彩,卻積聚成驚心動魄的沉痛與不甘。你雖然五音不全,對藝術卻很敏感,能捕捉其中最細微的情感。你最喜歡的樂器?”
林之若驚疑不定,上下打量著他,卻不回答。
傅青綸低聲道:“是古箏,對不對?你喜歡它,因為它有笛之清亮而無其單調,有簫之沉鬱而無其纏綿,有琵琶之慷慨而無其粗豪,有古琴之風節而無其閒逸,有胡笳之凜冽而無其蒼涼。”
林之若直跳起來,道:“你,你怎麼知道?連唐馨都不可能知道這麼多。”
傅青綸微微一笑:“我還知道,你所以喜歡古箏,其實純粹是聽磁帶得來的印象。事實上,你從來沒有聽過真人的演奏,也不認識任何會彈古箏的人。”他頓了頓:“當然,除了我。”
林之若鎮定下來,凝望了傅青綸半晌,道:“你知不知道一個叫楊雪的女孩?”
傅青綸不回答,卻抬頭看了看月亮,見已將到天心,道:“天晚了,我們回去吧。公園雖然是敞開式的,但是呆得太晚,終究不太好。”
林之若指著其中一道陡峭向上的,“這是指數曲線,一分汗水,十分回報,大概可以稱得上是前程似錦的標板罷。你和我,本來都沿著這個痕跡在走。這是我們現在的位置。”她拿石片在曲線靠近零點的地方,畫了一個小小圓圈。見傅青綸點頭讚賞,又畫了一條趨勢平緩的曲線,和指數曲線恰在圓圈處相交:“這是對數曲線,成就總是比付出要少。”
傅青綸已經大概知道她的意思,皺眉道:“你是說,這次競賽,代表了發生在那個圓圈處的轉折。從此,你從指數曲線轉到了對數曲線?不至於吧?”
林之若自嘲地笑了笑:“我也一直希望,這只是我自己的幻覺,雖然每時每刻,我都在頭痛中質疑自己。可是競賽的成績,你也看到了。”她凝視傅青綸:“如果這樣的事情發生在你身上,你怎麼辦?”
傅青綸心潮起伏,設想著自己如果青雲折翼,會是怎樣一番情形,良久,黯然道:“我會到一個誰也不認識我,誰也找不到我的地方,獨自一個人,默默走完我的曲線。”
林之若撫掌而贊:“這話只有你能說出,也只有你敢說出!”
傅青綸心痛地道:“我雖然能理解那種痛苦,可是,我卻不希望,你會這麼做!”
林之若感激地望了他一眼,道:“其實要想超越,也很簡單。”她拿石片輕輕一划,在橫縱軸之外,又添了一個座標:“空間不是二維,而人生可以追求的,更遠不止於名利恭敬。從這道Z軸看去,所有的曲線,前途似錦也好,平庸瑣碎也好,都陷在欲望痴迷的泥潭裡,為外物所驅,為妄想所蔽,不能自拔。”
傅青綸沉默半晌,道:“你數學比我好,我本來是不服氣的。現在才知道,不僅僅是學習的問題。你能在因循瑣碎中,橫生別路,山窮水盡處,另闢新天,這份本事,這份胸襟,我是無論如何,也學不到的。”
林之若搖頭:“哪裡有那麼好?我是紙上談兵,知而不能行。否則,兩條曲線,便應無二,頭痛與否,一般清明,我又何須借酒澆愁?”她囅然一笑,開了一罐新酒,道:“有人陪的寂寞,就不算是寂寞;有人懂的痛苦,也不能算是痛苦。謝謝你的這番話,這片心意。來,人間豈是偏我祟,有酒何妨同醉!”她一仰頭,又流水一般倒了下去。
傅青綸一把搶過,卻見她已經喝了一小半,皺眉道:“小點口,這樣喝很傷身子。”拿了一塊月餅,遞給林之若:“來,先吃點東西。空腹喝酒容易醉。”
林之若不接月餅,伸指在傅青綸腕上一扣。傅青綸只覺得手腕一麻,她已經奪回酒罐,笑道:“你這個弟子太也沒有禮數,竟然敢打斷師傅的酒興。這要在封建時代,你這是忤逆之罪,知道不?”
傅青綸跟著笑道:“弟子知罪。不過,你也不能空口白牙就當了師傅吧?怎麼著也得給弟子演示演示本門絕學。”
林之若道:“本門絕學浩如煙海,你想看什麼?”
傅青綸想了想,道:“武俠小說里,最神秘最高雅的,好像是劍術。就請師傅練一套劍法給弟子開開眼界罷。”
林之若知他心意,是不想自己連著喝酒,一笑站起,道:“其實真正用於應戰的劍法,只是一些基本原則,主要還是看使用者的反應和運用。我現在頭痛,不能劇烈運動,使出來也不好看。不過,我小的時候,練過一套達摩劍法,據說是當年禪宗祖師達摩所創,和印度的瑜伽功類似,是給佛家弟子磨練身體,凝定心意之用,倒是可以表演給你看。”
傅青綸很高興,道:“我給你配樂,你跟著節奏,放慢速度,不會震動頭部,我也看得清楚。今天是中秋,咱們不問明月幾時有,卻何妨起舞對青天。”
林之若到旁邊的柳樹上,折了一根手指粗細的枝條,去了前面尖細的部分,留下約兩尺長的一段,尚帶著扶疏翠葉,揮動了兩下,道:“秋霜鉤沒帶出來,只好將就用這把柳葉劍了。”
傅青綸笑道:“能得林大俠一舞,這柳條真是三生有幸。”
林之若果然執柳枝如執寶劍,凝神肅立。此時滿月當空,寒光匝地,她白衣勝雪,容色如水,在月色下,仿似瑤宮仙子,直欲乘風歸去。傅青綸怔了一怔,才輕輕吹起口哨。
林之若凝神細聽,卻是羅大佑的“童年”,想是傅青綸聽她說這套劍法是小時候習得,是以選了這支曲子。她隨著節奏,緩緩出招,前擊,側削,低伏,旋轉,手逐眼動,身隨意轉,仿佛月光里的一隻仙鶴,悠然適意地舒展著羽翼。
一套劍法舞罷,傅青綸擊掌讚嘆:“昔有佳人公孫氏,一舞劍器動四方。這劍舞柔中有剛,動中帶靜,比普通的舞蹈,果然別有一番風味。”
林之若擲了柳枝,回到他身邊坐下,道:“那是你看得少的緣故。我這套劍法,用來比擬公孫大娘,比幾個光屁股的小孩看了電視劇,就跑去華山論劍更為可笑。”
傅青綸遞過她的酒罐,又拿起自己的,先喝了一口,道:“武功我不懂。不過,我看你練的時候,那種心意凝定,神志空明的樣子,倒是和達摩的本意很一致。”
林之若跟著喝了一口,笑道:“其實還是你的口哨吹得好,我聽著,就好像看到了以前常常玩耍的糙坡,聞到了野蒿叢被太陽曬過的清香,小時候學過的一招一式,自然而然就想了起來。”她看著傅青綸:“你總說我是你的對手。其實,單就音樂才華而言,我就是把吃飯睡覺的時間都用上,從現在苦練到死,也趕不上你一分。同學們都說,什麼歌讓你一唱,比原來還更有味道呢。唐馨更是崇拜得不得了,說光是聽你唱歌,就已經可以一生一世。”
傅青綸卻沒有聽過這話,低下頭,反覆思量。他和唐馨在一起的時候,心思大半倒是放在學習和與林之若爭勝上,對唐馨的言語舉動,並沒有特別留意。而今分開來,自己也飽嘗了相思之苦,反而漸漸領悟了唐馨的一番密意深情,既感動又慚愧,一時悵然無語。
林之若知他心意,故意笑道:“你口哨都吹得這麼動聽,那古箏肯定更是彈得出神入化了,怎麼從來不肯在班裡表演?該不是怕麻煩吧?只要你說一聲,我立刻親自去你家把古箏扛來。要不然,”她眼光流轉,似笑非笑:“是嫌我們粗鄙,聽不懂你的陽春白雪?就算我這樣五音不全的人不配聽,咱們班裡集中了全校的才子才女,還沒有兩個能懂得欣賞的?”
傅青綸很是尷尬,悶頭喝了一會兒酒,忽然道:“其實,我最開始學的是鋼琴,古箏是很久以後才開始學的。”
林之若略略詫異:“怎麼從來沒有聽你說起過?不過,你手指倒真是特別修長,不會彈鋼琴反而可惜了。”
傅青綸笑道:“我七歲開始學琴,那時候手還很小呢,純粹是家裡的意願。當時好像學點樂器什麼的是潮流,尤其是鋼琴,好像會彈幾下,就算不是藝術家,也入了上流社會似的。”
林之若笑道:“可不是!我媽媽還曾經逼我學琴。音樂老師跟她說我不是那塊材料,她還不信,說我背樂譜很快,手也靈巧。老師沒辦法,教了我一星期,讓我彈一個練習曲給她聽。才彈了一段,媽媽臉色都變了,不聲不響拉著我就走。”她抬起自己的手看了看,自嘲地笑了笑:“不是玉,怎麼琢磨,也不能成器。”
傅青綸道:“怪不得你家裡有鋼琴。想是你媽媽在你這裡失瞭望,自己跑去學了?”
林之若點了點頭,又問:“那你為什麼改學古箏了呢?”
傅青綸默然,只是一口口喝酒。林之若以為他不會再回答了,正想轉開話題,卻聽他問:“你最喜歡什麼顏色?”
林之若愣了一下:“為什麼問這個?”
傅青綸道:“你別管,先回答我。”
林之若滿腹疑惑,道:“青琉璃色。”
“嗯,超越塵世的顏色。”傅青綸接著問:“你最喜歡的氣味?”
“青糙和陽光的味道。”
“嗯,童年的味道。你最喜歡的花?”
“雪蓮。”
“嗯,孤寒自樂的花朵。”傅青綸望著林之若,悠悠吟道:“誰道高處不勝寒,有人高處成鮮妍。根深不向紅塵住,冰為肌骨雪為顏。”
林之若驚詫不已。這首詩分明是自己多年之前寫的,連自己也已不能記得完全,怎麼他竟然能隨口念出?
傅青綸迎著林之若詫異的目光,泰然自若地繼續追問:“你最喜歡的詩人?”
林之若心中思索,隨口答道:“王維。”
“興來每獨往,盛事只自知。的確是你的風格。你最喜歡的文學作品?”
“西遊記。”
“大鬧天宮,十萬八千里苦行,終於堪破嗔痴,悟空成佛。你這個愛好,很是獨特。”傅青綸微笑:“你最喜歡的藝術作品?”
“梵谷的向日葵。”
“輝煌的吶喊與掙扎,永恆的渴望和追求。明明是來自陽光的色彩,卻積聚成驚心動魄的沉痛與不甘。你雖然五音不全,對藝術卻很敏感,能捕捉其中最細微的情感。你最喜歡的樂器?”
林之若驚疑不定,上下打量著他,卻不回答。
傅青綸低聲道:“是古箏,對不對?你喜歡它,因為它有笛之清亮而無其單調,有簫之沉鬱而無其纏綿,有琵琶之慷慨而無其粗豪,有古琴之風節而無其閒逸,有胡笳之凜冽而無其蒼涼。”
林之若直跳起來,道:“你,你怎麼知道?連唐馨都不可能知道這麼多。”
傅青綸微微一笑:“我還知道,你所以喜歡古箏,其實純粹是聽磁帶得來的印象。事實上,你從來沒有聽過真人的演奏,也不認識任何會彈古箏的人。”他頓了頓:“當然,除了我。”
林之若鎮定下來,凝望了傅青綸半晌,道:“你知不知道一個叫楊雪的女孩?”
傅青綸不回答,卻抬頭看了看月亮,見已將到天心,道:“天晚了,我們回去吧。公園雖然是敞開式的,但是呆得太晚,終究不太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