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4頁
每天的時間安排,除了吃喝拉撒,就是數學、數學和數學。
十三個人,因材施教,封湫給他們每個人設置的練習計劃都稍有不同,正好壓在每個人都精疲力盡,又剛剛好能夠完成的線上,你多玩個十來分鐘,今天的任務可能就完不成。
封湫對他們沒有任何懲罰,但是他那種嚴厲到冷酷的眼神里一旦摻雜有一絲失望,都會讓這些自尊心極強又非常驕傲的學生們受到嚴重打擊。
叫苦連天,一周的時間不到,十三個人裡面就退了六個。
原本他們這群人裡面還有兩個小姑娘,和鬧哄哄的男生不一樣,男生三四個人住一間,睡行軍床,女生還好些,能分出個單人單間來。
但是這一退,就把僅存的兩名女性給退沒了,剩下一眾光棍,群名叫「除了咱媽你們還認識哪朵花」,後來想起來群里還有兩個光棍互搓是一對兒的陳同和蘇青,又改成了「今天蘇神和同哥秀恩愛了嗎?」……
可惜他們的群開了沒兩天就被封湫發現,移動數據也慘死在封神凜冽的目光里,微信群里封湫強勢入駐,群名分分鐘變成「我愛數學」,後面跟著微信表情里老土的三顆紅心。
這種枯燥、壓力大、強度高的訓練持續了將近一個月,他們幾乎就沒有出過教師公寓的大門,過著苦修的生活,頭髮都長了一截兒。
梁園偶爾回家一趟吃到媽媽做的飯,也不顧他還在和公寓裡的小夥伴多人視頻炫耀自己回家的飯菜,坐在桌邊居然哇一聲哭了,清冷的學霸人設早已崩塌,回頭就被他們笑話喊他的小名「圓圓」。
直到考試降臨,所有人都感覺自己像是刑滿釋放,聯賽考試就是讓他們掙脫牢籠的曙光。
這一個月的時間過得太快,與世隔絕一般,山中不知歲月長。也過得太累,記憶里除了封湫帶著他們每晚每晚挑燈夜戰,就是一沾枕頭就能睡倒的昏天黑地。
但是這一個月也過得太充實太充實,那種奮鬥拼命的感覺深刻在每個人的記憶里,甚至刻進了肢體的記憶里,每當回想起來的時候,身體好像也要跟著激動共鳴。
於是在結束的那一瞬,每個人都有一種超脫的解脫感,就連蘇青也不例外。
封湫短暫地將蘇青任命為他們學習小組的小組長,每天互相監督,這幾個大男孩對蘇青也的確佩服,沒什麼話講。
但蘇青以前還真沒見過這種悶頭學習的陣仗,他從來都是把學習當玩一樣,給自己制定的學習任務並沒有這麼高強度,會給自己留下緩衝的時間,但封湫卻逼著他向前再向前,把潛力再挖掘,把天賦再發現。
這是一個非常辛苦的過程,量變到質變的積累時間被壓縮,經驗條的增長靠著高強度的殺題層層實現,然而這還不是終點。
聯考結束,陳同和蘇青久違地回到了教室,還有種恍如隔世的感覺。
陳同看向鍋蓋的時候都覺得自己快不認識鍋蓋了。
上課的時候也是一樣,盯著老師講課的嘴巴都覺得……老師講課好慢啊……今天的學習任務就這麼結束了?幾張卷子……就這?
聯賽的時間在九月中旬的一個周日,學校里早就開學了,只是他們沒來上課。
陳同適應了一個多星期才從那種恍惚的狀態里回過神來,又加班加點地投入到高三的學習里。
高三,是的,剛過去一個暑假,他們這會兒已經是高三的學生了。
學習褪去狗人們閒侃笑鬧的輕鬆,變得緊張和嚴肅,這一個多月的時間裡他們落下的進度不是很多,而且是複習階段,陳同和蘇青把知識點撿起來的速度很快。
月底市內聯校摸底考試,數學滿分的除了沒意外的蘇青,梁園和陳同也穩穩收下全部,聯校考試,是市內的幾個學校一起考,而且第一次摸底考試,題目比較簡單,考了滿分沒人意外。
可第二次十月底的月考,一中老師有心調高難度給他們一次打擊,兩個少年班還是出了三個滿分的成績,這就不得不讓人驚訝了。
鍋蓋下巴都掉了,扒拉著陳同把他翻來覆去看了個遍:「我懷疑封神打開了你們的什麼洪荒之力。」
事實上不只是蘇青和陳同,他們閉關的七個人基本都有了一個質的飛躍,只是他們不是一個城市的,聯校考試沒把他們囊括起來而已。
十月初,競賽的紅榜張貼,蘇河一中再創佳績,高考的「喜訊」兩個字還沒有褪色,新貼的紅榜粘在高考喜訊的旁邊,最頂上是蘇青的競賽名次,全省第一。
旁邊都是驚嘆著湊過來的腦袋,陳同擠在前面,耳朵旁邊是鍋蓋嘰嘰喳喳的叫聲:「同哥同哥!我靠!可以啊同哥!你第七!這樣應該也能進CMO了吧?我靠,說不定到時候能直接保送,還參加什麼高考!」
梁園和簇擁著他的一班同學也在旁邊看榜,梁園的名次比陳同高一名,他這會兒心情挺好,素來冷冷淡淡的臉上也帶了點笑容,老成地搖了搖頭:「現在保送吃緊,國賽成績普通可沒有什麼保送。」
鍋蓋道:「那也不一樣啊!國三也是『國』『三』啊!一個『省』字一個『國』字,那能一樣嗎!就算沒有保送,還有自主招生簽約降分的機會啊!」
鍋蓋幾乎是眼冒小星星,帶著十足的羨艷目光看著他們,旁邊的其他人也是一樣。
十三個人,因材施教,封湫給他們每個人設置的練習計劃都稍有不同,正好壓在每個人都精疲力盡,又剛剛好能夠完成的線上,你多玩個十來分鐘,今天的任務可能就完不成。
封湫對他們沒有任何懲罰,但是他那種嚴厲到冷酷的眼神里一旦摻雜有一絲失望,都會讓這些自尊心極強又非常驕傲的學生們受到嚴重打擊。
叫苦連天,一周的時間不到,十三個人裡面就退了六個。
原本他們這群人裡面還有兩個小姑娘,和鬧哄哄的男生不一樣,男生三四個人住一間,睡行軍床,女生還好些,能分出個單人單間來。
但是這一退,就把僅存的兩名女性給退沒了,剩下一眾光棍,群名叫「除了咱媽你們還認識哪朵花」,後來想起來群里還有兩個光棍互搓是一對兒的陳同和蘇青,又改成了「今天蘇神和同哥秀恩愛了嗎?」……
可惜他們的群開了沒兩天就被封湫發現,移動數據也慘死在封神凜冽的目光里,微信群里封湫強勢入駐,群名分分鐘變成「我愛數學」,後面跟著微信表情里老土的三顆紅心。
這種枯燥、壓力大、強度高的訓練持續了將近一個月,他們幾乎就沒有出過教師公寓的大門,過著苦修的生活,頭髮都長了一截兒。
梁園偶爾回家一趟吃到媽媽做的飯,也不顧他還在和公寓裡的小夥伴多人視頻炫耀自己回家的飯菜,坐在桌邊居然哇一聲哭了,清冷的學霸人設早已崩塌,回頭就被他們笑話喊他的小名「圓圓」。
直到考試降臨,所有人都感覺自己像是刑滿釋放,聯賽考試就是讓他們掙脫牢籠的曙光。
這一個月的時間過得太快,與世隔絕一般,山中不知歲月長。也過得太累,記憶里除了封湫帶著他們每晚每晚挑燈夜戰,就是一沾枕頭就能睡倒的昏天黑地。
但是這一個月也過得太充實太充實,那種奮鬥拼命的感覺深刻在每個人的記憶里,甚至刻進了肢體的記憶里,每當回想起來的時候,身體好像也要跟著激動共鳴。
於是在結束的那一瞬,每個人都有一種超脫的解脫感,就連蘇青也不例外。
封湫短暫地將蘇青任命為他們學習小組的小組長,每天互相監督,這幾個大男孩對蘇青也的確佩服,沒什麼話講。
但蘇青以前還真沒見過這種悶頭學習的陣仗,他從來都是把學習當玩一樣,給自己制定的學習任務並沒有這麼高強度,會給自己留下緩衝的時間,但封湫卻逼著他向前再向前,把潛力再挖掘,把天賦再發現。
這是一個非常辛苦的過程,量變到質變的積累時間被壓縮,經驗條的增長靠著高強度的殺題層層實現,然而這還不是終點。
聯考結束,陳同和蘇青久違地回到了教室,還有種恍如隔世的感覺。
陳同看向鍋蓋的時候都覺得自己快不認識鍋蓋了。
上課的時候也是一樣,盯著老師講課的嘴巴都覺得……老師講課好慢啊……今天的學習任務就這麼結束了?幾張卷子……就這?
聯賽的時間在九月中旬的一個周日,學校里早就開學了,只是他們沒來上課。
陳同適應了一個多星期才從那種恍惚的狀態里回過神來,又加班加點地投入到高三的學習里。
高三,是的,剛過去一個暑假,他們這會兒已經是高三的學生了。
學習褪去狗人們閒侃笑鬧的輕鬆,變得緊張和嚴肅,這一個多月的時間裡他們落下的進度不是很多,而且是複習階段,陳同和蘇青把知識點撿起來的速度很快。
月底市內聯校摸底考試,數學滿分的除了沒意外的蘇青,梁園和陳同也穩穩收下全部,聯校考試,是市內的幾個學校一起考,而且第一次摸底考試,題目比較簡單,考了滿分沒人意外。
可第二次十月底的月考,一中老師有心調高難度給他們一次打擊,兩個少年班還是出了三個滿分的成績,這就不得不讓人驚訝了。
鍋蓋下巴都掉了,扒拉著陳同把他翻來覆去看了個遍:「我懷疑封神打開了你們的什麼洪荒之力。」
事實上不只是蘇青和陳同,他們閉關的七個人基本都有了一個質的飛躍,只是他們不是一個城市的,聯校考試沒把他們囊括起來而已。
十月初,競賽的紅榜張貼,蘇河一中再創佳績,高考的「喜訊」兩個字還沒有褪色,新貼的紅榜粘在高考喜訊的旁邊,最頂上是蘇青的競賽名次,全省第一。
旁邊都是驚嘆著湊過來的腦袋,陳同擠在前面,耳朵旁邊是鍋蓋嘰嘰喳喳的叫聲:「同哥同哥!我靠!可以啊同哥!你第七!這樣應該也能進CMO了吧?我靠,說不定到時候能直接保送,還參加什麼高考!」
梁園和簇擁著他的一班同學也在旁邊看榜,梁園的名次比陳同高一名,他這會兒心情挺好,素來冷冷淡淡的臉上也帶了點笑容,老成地搖了搖頭:「現在保送吃緊,國賽成績普通可沒有什麼保送。」
鍋蓋道:「那也不一樣啊!國三也是『國』『三』啊!一個『省』字一個『國』字,那能一樣嗎!就算沒有保送,還有自主招生簽約降分的機會啊!」
鍋蓋幾乎是眼冒小星星,帶著十足的羨艷目光看著他們,旁邊的其他人也是一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