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5頁
這個月蘇青從他那裡學了一些語文考試的應試技巧,這樣的技巧對於蘇青來說太簡單了,比數學試卷壓軸題簡單得多,於是不出意外地,他和梁園都被蘇青碾壓了。
走廊上陳同掛在欄杆,夏日的天空上飄著棉花糖一樣的團團白雲,陽光明亮,天很藍很藍。
期末考試結束,成績下來之後他們還沒有那麼快放暑假,還有一周的上課時間,用來講期末試題,然後緊接著就要步入暑期班——這一次暑期班通往高三,沒人能逃得掉,也沒人敢逃得掉。
欄杆旁邊掛著一班的梁園,很有些通病相憐的味道。
梁園的心情其實蠻複雜的,陳同不再壓分了,給他造成的壓力還挺大。原本轉來一個蘇青就給了他很大壓力,現在又來一個,梁圓圓別說胖成圓了,最近一個月又瘦了幾斤。
陳同叼著棒棒糖拍了下他的肩:「恭喜你啊,這次我沒考過你。」
期末考試陳同只拿了個第六,梁園追著蘇青,穩坐第二。
「別了,」梁園說話聲音挺有距離感,說出來的話倒是挺熟稔,「你們兩個放過我吧。」
陳同傻笑起來,手肘撞了下他,問:「哎,前面有個蘇青,怎麼追都追不上,你會不會沮喪啊?」
梁園一臉「你在說什麼屁話」的表情,回答說:「當然會了,他不是人好吧。」
「噗……」陳同和他兩個人傻樂了一陣子,梁園又說:「但也不是非常沮喪吧,厲害的人那麼多,每遇見一個我就沮喪,那我從初中開始就不用活了。」
陳同覺得他說的話有道理,這樣的傻話之後便不再問過。
梁園、傅瑤、梁凡,今年也報名參加了聯合夏令營的選拔考試,除了他們之外,班上不少學生也報名參加了,反正只是一場考試,試試水而已,不參加聯合夏令營他們也要參加校內的暑期班,考試多一場少一場對於他們來說,都無所謂了。
夏天很熱,七月份暑氣蒸騰,南方的空氣粘滯,像是流不動的白糖糖漿,透明、黏稠、又甜又熱。
選拔考試的題目和高考題差不多,囊括了高中知識的方方面面,考試時間三個小時,除了一張正常高考試卷之外,後面還有好幾道附加題,都是競賽題水準,出題姿勢刁鑽,一道簡單的填空,不會做的人看得就是一個「不知所云」。
整張試卷的題量是要超出三個小時的考試時間的,蘇青在最後一分鐘的時候也還在答題,但他們是選拔考試,比的是分數,並不要求完全做完,難度也不算很高。
而且附加題明顯區分方向,幾何、代數、數論、組合,題目都十分具有代表性,只要留意過數學競賽並有過相關做題經驗,做試卷上的題就不算難。
考試並不複雜,篩選掉的是沒有相關競賽經驗,基礎知識又不夠紮實的學生——因為這些學生更需要日常練習,保證高考成績,不適合數學競賽。
於是參加了考試的一班二班學生,基本上都順利拿到了參加聯合夏令營的資格。
剔去部分僅僅想來考試,並不想為競賽付出太多時間的學生,最後報名的也就那麼幾個老熟人。
陳同熟悉的狗人裡面,大白和金毛跟著老趙去參加物理集訓,鍋蓋對數學無感根本沒報名來考,牌友三仙倒是來考試了,但是他們對數學競賽沒什麼多大感覺,考這個名額完全是為了想在夏令營里去聽教授講座,畢竟機會難得,一年才一次,說不定還能有當面接觸的機會,可遇不可求。
實驗中學是一所新校,開立時間才十來年,和蘇河一中相比,一中能是實驗學校的爺爺輩,但實驗中學的實力不可小覷,近年來升學率很高。他們學校出了名的國際班和一中後來開設的那個不倫不類的「國際班」一點不一樣,人家是實打實有頭有臉的富家子弟,一個二個的有背景有能力學習好,奔著常春藤去的。
這次他們的十校聯合夏令營,就在實驗中學的國際班教室上課。
他們的國際班是一棟獨棟小白樓,環境好,旁邊就是獨棟宿舍樓,八人套間四室一廳一衛,一層樓兩個公用小廚房還有冰櫃,讓所有參加夏令營的學生都直呼有錢。
怪不得年年培訓地址都在實驗中學呢,人家有本錢。
十校聯合,當然不僅僅是蘇河市的學校,還有同省不同市的其他學校,他們是省內升學率品質保障最高的十所學校。夏令營是由這十所學校共同舉辦的,然而參加選拔考試的卻還不僅僅是這十所學校,這幾年聯合夏令營發展好,基本上能參加考試的都會來。
也就是說,他們參加數學競賽的對手,基本上就在這裡了。
他們的目標只有一個——CMO,中國數學奧林數學匹克,全國中學生數學冬令營。
只有數學聯賽比拼之後,省內拿了一等獎的前幾名,才有資格參加全國競賽,而只有拿了國獎中的一等獎,才有資格參加最後的國家隊選拔,為國出征,參加國際數學奧林匹克競賽。
十校聯合夏令營今年的規模又比往年更大了,參加人數達到了三百人,分成了十五個班。
這三百人中,不少是像牌友三仙一樣,衝著教授講座來看熱鬧的,但這並不妨礙他們都是對手,即便不在競賽中是對手,在高考里,他們也一樣是對手。
十五個班級,又分為A、B、C、D、E五個檔次,為期一個月的夏令營時間裡,有四次周考,每次周考之後按照成績分班排名,每個人的檔次都存在變數。
走廊上陳同掛在欄杆,夏日的天空上飄著棉花糖一樣的團團白雲,陽光明亮,天很藍很藍。
期末考試結束,成績下來之後他們還沒有那麼快放暑假,還有一周的上課時間,用來講期末試題,然後緊接著就要步入暑期班——這一次暑期班通往高三,沒人能逃得掉,也沒人敢逃得掉。
欄杆旁邊掛著一班的梁園,很有些通病相憐的味道。
梁園的心情其實蠻複雜的,陳同不再壓分了,給他造成的壓力還挺大。原本轉來一個蘇青就給了他很大壓力,現在又來一個,梁圓圓別說胖成圓了,最近一個月又瘦了幾斤。
陳同叼著棒棒糖拍了下他的肩:「恭喜你啊,這次我沒考過你。」
期末考試陳同只拿了個第六,梁園追著蘇青,穩坐第二。
「別了,」梁園說話聲音挺有距離感,說出來的話倒是挺熟稔,「你們兩個放過我吧。」
陳同傻笑起來,手肘撞了下他,問:「哎,前面有個蘇青,怎麼追都追不上,你會不會沮喪啊?」
梁園一臉「你在說什麼屁話」的表情,回答說:「當然會了,他不是人好吧。」
「噗……」陳同和他兩個人傻樂了一陣子,梁園又說:「但也不是非常沮喪吧,厲害的人那麼多,每遇見一個我就沮喪,那我從初中開始就不用活了。」
陳同覺得他說的話有道理,這樣的傻話之後便不再問過。
梁園、傅瑤、梁凡,今年也報名參加了聯合夏令營的選拔考試,除了他們之外,班上不少學生也報名參加了,反正只是一場考試,試試水而已,不參加聯合夏令營他們也要參加校內的暑期班,考試多一場少一場對於他們來說,都無所謂了。
夏天很熱,七月份暑氣蒸騰,南方的空氣粘滯,像是流不動的白糖糖漿,透明、黏稠、又甜又熱。
選拔考試的題目和高考題差不多,囊括了高中知識的方方面面,考試時間三個小時,除了一張正常高考試卷之外,後面還有好幾道附加題,都是競賽題水準,出題姿勢刁鑽,一道簡單的填空,不會做的人看得就是一個「不知所云」。
整張試卷的題量是要超出三個小時的考試時間的,蘇青在最後一分鐘的時候也還在答題,但他們是選拔考試,比的是分數,並不要求完全做完,難度也不算很高。
而且附加題明顯區分方向,幾何、代數、數論、組合,題目都十分具有代表性,只要留意過數學競賽並有過相關做題經驗,做試卷上的題就不算難。
考試並不複雜,篩選掉的是沒有相關競賽經驗,基礎知識又不夠紮實的學生——因為這些學生更需要日常練習,保證高考成績,不適合數學競賽。
於是參加了考試的一班二班學生,基本上都順利拿到了參加聯合夏令營的資格。
剔去部分僅僅想來考試,並不想為競賽付出太多時間的學生,最後報名的也就那麼幾個老熟人。
陳同熟悉的狗人裡面,大白和金毛跟著老趙去參加物理集訓,鍋蓋對數學無感根本沒報名來考,牌友三仙倒是來考試了,但是他們對數學競賽沒什麼多大感覺,考這個名額完全是為了想在夏令營里去聽教授講座,畢竟機會難得,一年才一次,說不定還能有當面接觸的機會,可遇不可求。
實驗中學是一所新校,開立時間才十來年,和蘇河一中相比,一中能是實驗學校的爺爺輩,但實驗中學的實力不可小覷,近年來升學率很高。他們學校出了名的國際班和一中後來開設的那個不倫不類的「國際班」一點不一樣,人家是實打實有頭有臉的富家子弟,一個二個的有背景有能力學習好,奔著常春藤去的。
這次他們的十校聯合夏令營,就在實驗中學的國際班教室上課。
他們的國際班是一棟獨棟小白樓,環境好,旁邊就是獨棟宿舍樓,八人套間四室一廳一衛,一層樓兩個公用小廚房還有冰櫃,讓所有參加夏令營的學生都直呼有錢。
怪不得年年培訓地址都在實驗中學呢,人家有本錢。
十校聯合,當然不僅僅是蘇河市的學校,還有同省不同市的其他學校,他們是省內升學率品質保障最高的十所學校。夏令營是由這十所學校共同舉辦的,然而參加選拔考試的卻還不僅僅是這十所學校,這幾年聯合夏令營發展好,基本上能參加考試的都會來。
也就是說,他們參加數學競賽的對手,基本上就在這裡了。
他們的目標只有一個——CMO,中國數學奧林數學匹克,全國中學生數學冬令營。
只有數學聯賽比拼之後,省內拿了一等獎的前幾名,才有資格參加全國競賽,而只有拿了國獎中的一等獎,才有資格參加最後的國家隊選拔,為國出征,參加國際數學奧林匹克競賽。
十校聯合夏令營今年的規模又比往年更大了,參加人數達到了三百人,分成了十五個班。
這三百人中,不少是像牌友三仙一樣,衝著教授講座來看熱鬧的,但這並不妨礙他們都是對手,即便不在競賽中是對手,在高考里,他們也一樣是對手。
十五個班級,又分為A、B、C、D、E五個檔次,為期一個月的夏令營時間裡,有四次周考,每次周考之後按照成績分班排名,每個人的檔次都存在變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