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6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兒子出這種事,當娘的怎能不怒?當時就要找人去將柳家母女揪出來打一頓,把楊氏送衙門法辦,把柳香雪浸豬籠!

  第197章 多愁善感

  宋夫人雖是怒不可遏,好歹宋大人心中還殘留著一絲理智。

  若是讓妻子這麼去鬧,且不管他的官聲,只怕第二天,他兒子成了太監的消息就全城皆知了!這有什麼好處?只會一輩子讓兒子受人嘲笑,抬不起頭來!

  傷敵一千,自損八百,這是玉石俱焚的做法!

  不如將消息瞞下來,只要外人不知道,鵬義就還能討上一門媳婦!至於子嗣,鵬義是老二,從他大哥那過繼一個給他養老便是。至於柳家,想收拾他們,以後有的是時間!

  所以當宋夫人今兒聽小姑子提起柳香雪的時候,才會氣的渾身發抖。她恨不能手撕了她!喝她的血!吃她的肉!就是把她那條狗命賠來,也不能彌補對她兒子造成的傷害!

  可當小姑子說到孩子的時候,算了算月份,她又不禁燃起了一絲希望之火……會不會是因為柳香雪懷孕了,才將計就計的算計承之?這孩子的,到底是承之的,還是鵬義的?

  第二日,宋夫人一大早就派人去請她口中那位精通婦科,尤其會看喜脈的大夫到了楊家。宋氏又帶著那位大夫,風風火火的到了柳府。

  前一日宋氏回府後,就把嫂子的主意給楊老爺說過。依楊老爺原來的想法,既是兒子做下的事,又是妹妹唯一的女兒,從小看著她長大的,現如今都懷了承之的骨肉,兒子又是同意的,娶回家便娶了。可聽宋氏的意思,孩子可能不是承之的……他便沉默了,默認了她帶著大夫去柳府的做法。

  畢竟如果孩子不是承之的……那更好,一來,若是沒有請大夫診斷就匆匆忙忙的將人娶回家中,豈不是讓承之帶了綠帽子?二來,雖說娶了柳香雪也就娶了,但能不娶卻是更好的。

  宋氏一說明來意,楊氏頓時就黑了臉,“承之做了什麼,他自己不知道?嫂嫂這興師動眾的到我府上來,莫不是不想認帳?”

  楊氏不是好惹的,宋氏自然也不是省油的燈。兩個當家的夫人唇槍舌劍,把宋氏帶來的那個老大夫都看得不好意思了。惟女子與小人難養也,君子非禮勿視,非禮勿聽。

  一番你來我往之後,楊氏終於鬆口,讓孔媽媽帶著大夫去給三小姐診脈。

  孔媽媽領著老大夫走了,楊氏和宋氏兩個坐在花廳里對峙,臉上都不見一絲笑模樣,只等著診斷結果。

  作為楊氏的心腹,孔媽媽自然不會傻到帶著大夫真的去柳香雪的院子,而是帶到了秋意院子裡去。怕小丫鬟們說錯了話,讓她們都在外面守著,只剩下她與秋意和那位老大夫。

  秋意肚子裡的這一胎楊氏別提多重視了,三天兩頭就讓大夫來請平安脈,她已經習慣了,不覺得今兒個有什麼異常。故此一直安安靜靜的,任大夫診完左手診右手,十分配合。

  待老大夫仔細的診斷後,孔媽媽又帶著他回了花廳。他把診斷結果和兩位夫人一說,楊氏頓時得意起來,“嫂嫂,你還有什麼想法?我看擇日不如撞日,不如今兒個您就寫了承之的生辰八字,給兩個孩子把親事定下來?畢竟,雪兒肚子裡的孩子可是不等人吶!”

  她早就請過不少大夫來給秋意看診過,能診出個什麼結果,她十分的有信心,一點都不帶心虛的。

  宋氏被氣的不行,狠狠的瞪了楊氏一眼,“走!”

  然而最著急知道此次診斷的結果的,倒不是楊氏或是宋氏,而是非宋夫人莫屬了。

  她還是很有腦子的,沒有確切結果之前不想驚動小姑子,就派人在柳府門口守著,等那老大夫一出來,就派人跟上,離了楊家人的視線便向那老大夫打聽診斷的結果。

  老大夫本就是賣宋家的面子才去給柳香雪診斷的,又得了宋夫人準備好的雙份的診金,自然沒有任何隱瞞,一五一十的說了。

  下人回報給宋夫人,她掐指算算,倒也說不好到底如何,畢竟日子太相近了,有可能是鵬兒的,卻也有可能是承之的。她眉頭皺的死緊,既是請了神醫都診斷不出來,那勢必就只能待孩子生下來以後滴血認親了。

  宋鵬義在院子裡等了一天也是急壞了,要不是身體還沒恢復好,就要親自來母親院子裡詢問診斷結果。不過他人雖然不能動彈,卻一遍一遍的派小廝過來催。眼看著來催促的小廝又過來了,宋夫人趕緊到兒子院子去報告結果了。

  這一家,倒是老子不像老子,兒子不像兒子。

  楊家、柳家和宋家之間的恩怨糾葛一時間陷入了僵局。

  蔣崢嶸已經月余沒有回過將軍府了,不過人雖然沒回去過,口信卻是不斷的,每次都是軍師大人假借孫大威的口來傳信,安撫大將軍親眷的情緒。因此雖是一個多月過去了,但蔣家人竟是絲毫沒有懷疑。

  畢竟蔣崢嶸做的都是密事、要事,任何人都不能泄露分毫的。身為家眷,她們除了默默的思念他,別無他法。只蔣老將軍是瞞不過的,可他身為老將,自然知道該怎麼做。

  倒是柳相思,準備了許多蔣崢嶸的衣物,托孫大威給拿進宮中,供他換洗。

  孫大威每次都默默的接了,柳相思卻不知道,送進去的這許多衣服沒有一件是上了蔣崢嶸的身的。

  蔣崢嶸自打中了毒鏢之後便一直昏迷到現在,十幾個御醫均是束手無策。要不是蔣崢嶸當時反應快,及時的挖去臂上的血肉,怕是毒性發作起來,他早就沒了性命,可見毒性之強。

  不過幸運的是,每每以針刺穴蔣崢嶸還會有反應,沒有陷入深度昏迷之中。有痛感、有知覺、會發熱,就還有救。

  怕就怕只是昏睡一點反應都沒有的,御醫們見多識廣,也曾見過那種一輩子昏睡在床上再也醒不過來的。

  連皇帝都親自來探望過他好幾次,蔣崢嶸乃是大羽朝第一大將,又正值壯年,軍中之事還要倚重他,更何況,他孫兒如今羽翼未豐,正是需要有人在背後支持的時候,蔣崢嶸萬萬不可如此就倒下了!

  經過這一個月時間的調查,老皇帝已經將此次派出死士行刺的兇手鎖定在了三皇子身上。

  知道是這個三兒子,老皇帝怒不可遏!他已經如此等不及了麼?連親侄子都能狠心下手,指不定哪天也要覺得他這個做父皇的礙了他的道要除之而後快呢!

  朝中請立三皇子為太子的呼聲很高,但是呼聲越高,他就越是不喜。當皇帝的最忌諱就是這個,他遲遲沒有立太子,便是自覺還能再當政十年、二十年,三皇子覬覦皇位,犯了他的忌諱不是一天兩天了。現在又對侄子下手,徹底讓皇帝厭惡了他。

  所以老皇帝對這心狠手辣的三皇子下起手來絲毫沒有手軟,已經著手一點一點的剪除他的羽翼。

  府里,老夫人心急過繼之事,不等蔣崢嶸回來,就放了口風出去,族長便帶著一大堆孩子來了將軍府。

  這些孩子裡,有沒了父母的可憐人,也有那父母心思巧的,家中兒子多,分出來一個過繼到蔣府,若是能入了老夫人和二夫人的眼,連帶著家裡都是榮華富貴享用不盡。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