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65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可最後卡爾不是逃了嗎?」

  艾小艾反駁,聲音卻算不上多大。

  洛遠聳了聳肩:「露絲最終選擇跳船,和傑克同生共死的時候,卡爾的最後一個登船機會擺在他面前,然而他放棄了,但觀眾往往都只看到露絲幾次放棄登船機會選擇和傑克在一起,然而卻沒看到,之前的卡爾也做了一樣的事情。露絲放棄了兩次,卡爾放棄了兩次。露絲為了傑克,卡爾為了露絲。他到底年輕氣盛,到底感情用事,他最終被妒火沖昏了頭腦,拔槍射殺著這對戀人。如果他的本質真的那樣自私那樣冷酷,那麼他又怎麼能夠瘋狂至此呢?他是真的恨不得能與傑克決一死活。子彈打光了,卻一顆也沒中,他握著槍卻發不出子彈的神情真的很絕望,於是他放棄了。最後他發現鑽石還是送給了她,以那樣一種諷刺可笑的方式,他大笑著,笑事情的戲劇性,笑他最終一個都留不住,他的兩個寶貝。」

  艾小艾呆住。

  洛遠開口道:「不過哪怕身為導演,這部電影中也有一個我自己也無法搞清楚的問題,那就是,卡爾最後去倖存者中找的,到底是露絲,還是鑽石,露絲是他瘋狂愛過的,他為了她做過很多衝動的傻事,鑽石也是他一直念念不忘的,代表著他骨子裡的商人氣息,至少有一點他說的沒錯,那是他的兩個寶貝,兩個永遠失去了的寶貝。」

  「再去看一遍吧。」

  艾小艾沉默了幾分鐘之後,忽然開口道,這次她想換個角度看電影,而洛遠則是感慨,如果不是飾演卡爾的演員對角色有這樣一番理解,恐怕電影的意義就要失色幾分了,他很慶幸自己和一群優秀的演員完成了這樣一部作品。

  第896章 【世界之王】

  毫無疑問,這是一部值得重溫的電影,不過洛遠沒想到重溫的速度如此之快就是了,但看完第二遍的時候,艾小艾說了句「我還是喜歡傑克和露絲」代表著她的堅持,不過她還補充了一句:其實卡爾也不錯。

  洛遠一笑置之。

  這部電影裡值得推敲的角色其實很多,比如曲終人散復而歸來直至船沉人亡的音樂藝術家們,比如本已獲救卻為愛棄生而寧願與丈夫臥榻面對死亡的老年夫婦,比如那位暴發戶出身卻不乏愛心的華夏女人……

  這是《珍珠號》的群像。

  從單純的影視藝術創作的角度來看,這幾個角色的故事似乎很單薄,缺少主人公那樣的飽滿形象描寫,但相對於主人公被加工過的藝術形象和故事來說,這幾位配角都是真實存在的,《珍珠號》對他們的刻畫,主要放在了人物道德心性方面,並從某個側面或者角度展現了這些配角們同樣波瀾壯闊的人生歷程,他們的故事也許驚鴻一瞥,但觀眾其實是一眼萬年,況且飾演者多是巨星,就連一對死亡前躺在床上相擁的華夏老夫婦,也是極為有名的兩位演員客串,他們本身就賦予了角色超越名氣本身的東西。

  接著數日,便是循環的點映。

  因為點映場次實在稀薄,所以每場的觀眾爆滿成了常規操作,這部電影的感人程度也開始被提及,說是與洛遠當年的那部《忠犬八公》並肩,這倒是讓無數觀眾回憶起了那部當初讓人淚崩的電影,從而產生了對《珍珠號》的好感,不過洛遠卻仍然堅持認為這部電影帶來的震撼更大於感動。

  前者描繪的是情。

  這部電影注重對「義」的刻畫。

  所謂「義」,有情義的意思,卻包含更多,比如「捨生取義」,無論老船長以及建造船隻的那些人,是否真的做錯了事情,至少他們無畏赴死的時候,是惹人心疼的,對他們來說死亡是一種救贖,況且夏燃飾演的那位中途折返救人的副手,在看到整個海面都是死人的時候,他的哭聲是真有感染到大熒幕前的每個人,仿佛隔著千萬年的時空,也能夠再次感應到那種絕望的畫面。

  洛遠還接受了雜誌採訪。

  按理說,雜誌採訪是不如電視節目採訪或者網絡採訪直觀的,但是沒有辦法,因為是關於洛遠本人的採訪,如果換成節目播出,會直接導致不想被劇透的觀眾也被劇透到,所以雜誌採訪更為合適,因為等採訪他的這期雜誌發布,時間已經是《珍珠號》公映的時候了。

  雜誌名叫《電影之旅》。

  這是緋紅自家的雜誌,以前收購自星際傳媒手中,也算是間接為自家雜誌宣傳了,雜誌總編親自採訪,因為這是和老闆面對面接觸的機會,不過當雜誌總編看到老闆本人的時候依然仍不在緊張,還是洛遠和和氣氣的與對方閒談了幾句之後,氣氛才轉為輕鬆。

  來之前,總編做足了功課。

  她笑道:「因為要採訪老闆,才在顧經理那邊拿到了幾張電影票,連續看了五次才敢來採訪,也算是因禍得福,畢竟不知道外面有多少人想看電影而不得。」

  洛遠卻表示:「看五次太痛苦了。」

  這話總編不敢接,順著說的話情商就太低了:「其實還好,因為每次我都會從不同的角度去看電影,所以每一次都會有新的收穫,畢竟電影足足三個小時。」

  「本來可以更長的。」

  洛遠道:「不過考慮到觀眾……」

  總編表示理解:「好像每個導演都希望電影可以剪輯的長一點,是因為電影長一點更容易讓電影完整嗎,還是有什麼其他的說法?」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