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47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何止是不輸誰啊。

  論劇本的優秀程度,《盛唐》不會差,那麼多專業人士把關,如何會差呢,但比較起來,《三國演義》的劇本已經不是優秀那麼簡單的了,這是前世國內的四大名著之一,無數老師推薦學生閱讀的白金級讀物,甚至堪稱一些歷史愛好者心目中的「聖經」,所以越往後,三國的故事,會越精彩!

  洛遠確信如此。

  不過他還是很樂於看到市場上有《三國演義》這部電視劇散發著光芒,也有《盛唐》在用其獨特魅力吸引大眾,畢竟這個市場做大,從長遠眼光看,對緋紅是有利的。

  況且……

  現在的收視率,已經沒以前那麼值錢了,很多觀眾,越來越不喜歡在電視機前追劇,而是喜歡上視頻網站,看電視劇的播出,於是洛遠乾脆讓網站的代理和所羅門談判,拿下了《盛唐》的播放權,這樣一來,盛唐和三國的故事,都可以在緋紅視頻網站上看了。

  這份心胸,也是讓業內側目。

  把對手的劇買下來,還在網站上大力推薦,力度幾乎趕上《三國演義》,洛遠的行為也讓所羅門感到欣賞,于是之前被媒體比如為「檔期之爭」的兩部劇,忽然就帶著點兒「德比」的味道了。

  不過德比也是有勝負的。

  接下來的日子,兩部劇你來我往,一直是《三國演義》壓著《盛唐》一籌,而當《三國演義》中的諸葛亮登場,緋紅這部劇的收視,已經罕見的破五了,討論和熱度更是雙雙爆表,幾乎可以預料到後續收視還會持續走高,而所羅門打造的《盛唐》這邊,則是在向收視破四,進行努力的衝擊。

  勝負已分。

  卻沒有太多火藥味。

  第880章 【為時尚早】

  到這會兒艾小艾才明白之前洛遠所說的話究竟何意。

  的確,《三國演義》大紅大紫,但《盛唐》並沒有因為「三國」的鋒芒太盛而喪失了自身的優勢和輝煌,它的評價也同樣是非常高的,洛遠將這種形式稱之為「一時瑜亮」,也算是頗為應景了,畢竟諸葛亮最近剛登場——

  三顧茅廬可是引發了討論度的爆炸呢。

  而《三國演義》的大篇章,此刻已經是徹底拉開了序幕,觀眾對這部劇,愈發的了解了,結果越是了解這部劇的內核越是讓觀眾震撼,這部劇以一種堪稱宏偉的結構,把三國的頭緒紛繁、錯綜複雜的事件,以及眾多的人物組織得完整嚴密,敘述得有條不紊、前後呼應,彼此關聯,環環緊扣,層層推進,如果後面不崩,絕對是一部妥妥的神作!

  為此,許多記者都想採訪洛遠。

  洛遠接受了其中一家媒體的獨家採訪,提到了《三國演義》的創造思維,他笑著表示,這類劇,首先要把劇本和真實的歷史,形成一個和諧的統一,在那個基礎之上,加入文藝性質的改編和創作——

  「所以《三國演義》的創作特色是多方面的。」

  洛遠對著鏡頭侃侃而談:「首先我看重的點,就是人物塑造,如諸葛亮、曹操、劉備、關羽、張飛、趙雲、孫權還有周瑜等等,都是具有鮮明個性的歷史人物,甚至堪稱典型,所以劇本一直在遵循一個原則,就是抓住人物性格的基本特徵,突出某一個方面,加以誇大,用對比方法,使得人物個性生動地展現在觀眾面前,比如曹操奸詐,可以說是把民間有關曹操奸詐的傳說,全都集中起來了,一舉一動都露出一副奸詐相,但同時我也不會因此就忽略了曹操本人雄才大略的一面,甚至於他的某些主張是比三國時期任何一個人都要正確的;再比如張飛莽撞,所以劇本選擇了張飛在不同的場合表現出來的一些魯莽舉動,讓這個人物的坐臥起居,無不塗上莽撞的色彩;那,諸葛亮的智慧,則是把這個人物經常置身於鬥爭的前線,讓他憑藉驚人的預見性、準確的把握性與周密的安排布置,挫敗敵人,時時處處顯示出他過人的智謀等等,而這也是外界關於這部劇的爭議由來,戲劇化的東西,肯定會讓一些特別對歷史有研究的人感到不滿,但是我們不得不承認這樣一種形式可以讓很多原本對歷史沒興趣的人,加入到對三國的關注和研究中……」

  這也是必要的解釋。

  畢竟哪怕在前世,貴為四大名著之一的《三國演義》,也從未停止過受到外界的爭議,所以洛遠特意的解釋,公開表示這不是真正的歷史,這只是一種演義,一種讓歷史可以被大眾認可的呈現形式。

  真正的歷史是很乾的。

  若非專業級學者專家,很少有人能夠看得下去那些通篇古文,筆調冰冷的記敘,所以歷史是冷門的東西,哪怕前世的歷史發展,也是到《易中天品三國》這種語言妙趣橫生的節目,乃至《明朝那些事兒》這樣用詞詼諧的作品,才讓歷史的市場博發出了生機,這說明了趣味性的重要。

  而《三國演義》正是兼顧了這點才能成功。

  就拿《三國演義》中的戰爭描繪來說,這部小說寫了一系列的戰爭,展開了一幕又一幕驚心動魄的場面,這些戰爭在作者筆下千變萬化,不重複,不呆板,各具特點,表現出了戰爭的複雜性和多樣性,對每一次較大戰爭的描繪,作者都要選擇不同的角度,將主將的性格、兵力部署情況、雙方力量的對比、戰略戰術的運用、最終的結果等等,交代得清清楚楚。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