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22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咳咳。」

  「嗯……啊……」

  「這個……」

  見到眾人這伴隨神態,古井研明白了。

  他此時有那麼一丟丟的後悔,這些個車企的實力不濟,他是由心裡準備的。但是他實在沒有想到,這些車企這麼不濟。

  事實上,如果古井研經歷過兩年前在中華市場上發生的那一場造車熱,就會發現一個問題。現在出現在他辦公室里的這些企業,大部分都是當初買了正信PQ平台的。

  都是一門心思賺快錢的企業。

  古井研幽幽的嘆了口氣,來回踱了幾步。看到辦公桌上,那份中華市場汽車銷售分析報表上的幾個明星車型,他一愣。

  隨即,便勾起了嘴角。

  他穆然轉身,對眾人笑道:「如果你們連外形研發都不知道怎麼做,那我就交給你們一個最行之有效,也最為直接的辦法。」

  在座的眾人你看看我,我看看你,都不知道古井研葫蘆里賣的什麼藥。

  一個之前被李凡愚忽悠過,花大價錢買過PQ平台,並且請正信研發團隊幫助搞過外形研發的企業負責人訕訕道:「古井先生……不會是想讓我們花錢請國外的設計團隊吧?那樣的成本,似乎太大了些。」

  「不不不。」

  古井研搖了搖頭,然後緩緩吐出了兩個字。

  「模仿。」

  第1201章 李董實在是太辛苦了!

  若說古井研對中華的什麼印象最深刻,那麼毫無疑問是山寨。

  松下集團的業務比較繁雜,除了盈利點較高的成套解決方案之類的業務之外,最廣受人知的業務就是其旗下的電子電器產品。

  這些產品在進入中華市場之後,很長一段時間都備受山寨模仿的困擾。那個時候古井研還沒有正式的介入家族生意,但是卻清晰的記得集團的那些研發工程師仔細鑑別山寨品和原品之間差距,並且對山寨品精緻外殼,和粗糙內在毫不掩飾的鄙夷。

  那是他對中華製造的第一個印象。

  也就是那個時候,他知道在松下的品牌效應下,竟然在中華帶動了上億美元的山寨產品市場容量。也就是那個時候,他知道了一部分中華人為了追求利益,到底可以將自己的底線拉到多低。

  所以此時此刻,在一群沒有技術積累卻想在高端工業品製造產業里分一杯羹的企業面前,他是帶著嘲弄說出的這兩個字。

  或許說著無心,但是大部分的聽者,絕對是有意了。

  至少南汽的周翔,此時的眼睛裡已經亮起了孔方兄的光芒。

  ……

  正信集團總部,李凡愚辦公室內已經陷入了激烈的討論。

  原本只有幾個人在場的高層會議,也變成了幾十人來往穿梭,將源源不斷的資料來回傳遞,以供爭吵辯論到臉紅脖子粗的大佬們做決策之用。

  場面搞的不像是某個大集團在做決策,而像個菜市場或者是已經開盤到關鍵階段的賭場一般。

  但是在李凡愚的這處小型辦公室內穿梭的秘書和助理們,可沒有一個人敢掉以輕心。

  一來是在這個辦公室里,此時已經匯聚了包括李凡愚在內的,集團各部門第一負責人——這是分量。

  二來,就是大佬們爭論之中透露出來的信息,實在是太恐怖了。

  「五百個億怎麼夠?!您們財務部就知道讓我們省省省,你們有沒有考慮過,如果按照李董的思維出發,那麼我們營運部需要將目前電動公交車和共享汽車的充電網絡基站全部打通,並且以現有的基站網絡做大規模的擴展。光是這一部分費用,需要多少?除了這個,新平台的研發要不要錢?升級電池技術,把鋰鋅空氣電池的生產製造擴大規模要不要錢?公關部那邊配套的宣傳要不要錢?對我們的聯盟企業進行技術支持又要不要錢?」

  「五百個億的預算絕對是綽綽有餘!你說的這些問題根本就是可以變通的。新平台這邊研發中心能花多少?之前我們搞PQ平台和MQB平台,一共研發費都沒有超過一千萬。擴大鋰鋅空氣電池的生產確實需要建立產能,但是下放溶態金屬電池的生產,是不是能空餘出部分生產資源?宣傳肯定是要花錢,但是一個億夠不夠?至於你說的基建、是,基建是個燒錢的活兒,但是別忘了,我們的聯盟企業都是大型國企,既然給他們輸出下級技術,跟我們形成利益共同體。那麼在他們想要獲利的情況下,我們能不能利用他們的渠道,把部分基建工程交給他們?這麼一算,五百個億夠不夠?」

  在營運部和財務部兩邊吵得不可開交的時候,研發中心那邊也不甘示弱:「我們這邊可不光是一個平台的研發。平台的研發立意,是為了能夠迅速以此為依託,推出足以占領市場的產品陣容。這就代表著,平台研發完成之後,需要調研市場,然後迅速推出最終面向用戶的車型產品。按照我們目前電動汽車的產品厚度,以我的經驗來看至少需要兩款車型,才能將將能夠支持李董布局計劃。這一部分研發費用,五個億是至少的了。」

  李凡愚插著胳膊,和安寧坐在會議室的角落,靜靜的看著眾人吵得臉紅脖子粗。

  「喂,他們快打起來了,你要不要去調停一下?」李凡愚端著熱茶,對身邊的安寧道。

  「吵去吧,每次都是這樣。你得讓他們把所有的顧慮和訴求都說出來,吵架是最有效的方式。等到他們吵夠了,所有的東西就都浮出來了。那個時候才是真正做決策的時候。」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