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06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這是下策。

  要麼,給他們謀一條生路,並且能從根子上解決他們競爭力的問題。保證這些車企可以在未來一段時間之內提升自身實力,待到國家下一步布局時發揮重大作用。

  這才是上策。

  想要完成第一條不難。現在這個情況,只要過分打亂市場規則,適當的政策上面肯定不會吝惜。但是薛耀國知道,這是治標不治本。

  所以,康童成的建議和他心裡想的不謀而合。不得不說,這是十年間合作產生的默契。

  想要這些車企真正的站起來,還是要培養他們的競爭力。

  競爭力包括什麼?

  研發能力,製造能力,檢驗標準,生產體系。

  這四樣,廣旗有。

  但是要說整個中華汽車行業哪個企業把這四樣做的最好?

  答案只有一個,而且毫無疑問。

  正信,李凡愚!

  第0477章 勢必要淘汰一部分

  中華汽車產業發展到現在,其實完全是摸著石頭過河。

  少了自二戰起到現如今汽車發展的黃金五十年,中華汽車行業發展不起來的根本問題,在於工業基礎和整套體系的不足。

  過於追求大且全而非高精尖,是現在中華工業的通病。

  而缺乏這個基礎和自身實力,對市場熱度的垂涎,便催生了這些新興車企。

  而正信,這個同樣建立時間不長的企業,能一年之內取得如今的地位,在薛耀國看來絕對有可以提取並套用在這些車企身上的優點。

  但是在李凡愚聽他提出,講正信的生產模式和檢驗標準普及下去的時候,簡直是笑噴。

  「老薛,正信的生產模式不難。但是你真的確定讓這些車企執行正信的檢驗標準,他們會照辦?」

  要知道正信的檢驗標準,可不是一般的變態。這些本身技術就不成熟而且產能極其低下的車企,如果照著正信的方式方法去搞生產。按照李凡愚的估計,一天能做出十輛車就算是快的了。

  所以這些車企,在已經面臨撲街的情況下,如果套用正信的模式,只能死得更快。

  不過李凡愚得承認,薛耀國的想法還是好的。至少他想從根子上解決問題,而不是敷衍了事。

  正信模式確實是解決這些車企自身問題的一劑良藥,只不過這劑藥太猛。本身就已經快要歸天的眾車企,不一定能頂住……

  問題還不光是這樣。

  正信之所以變成現在這樣,一是因為正信不缺研發。二是因為李凡愚可以烤著黑科技變著法的圈錢,有強有力的資金支撐。三則是因為正信依靠天城汽車產業園區,建立了自己的供應生態圈。

  這些可無法複製。

  既然來了京城,李凡愚打心眼兒里想解決現在這場危機。

  不是他聖母,看不得一群「同志」倒下去。而是出於如果不解決這個問題,政府干預會讓市場環境亂掉。不確定的市場環境,這對於正信的發展一丁點兒的好處都沒有。

  再就是他也真不想讓汽車產業繼續頹下去,傾巢之下無完卵這個道理,適用於正信。

  所以在認真考慮了薛耀國的提議後,他便說道:「老薛,你這是好想法,但是不現實。」

  把「不現實」的原因說了一遍之後,薛耀國卻直接抱拳道:「我從來不攀關係,但是現在老哥我當了司長,面臨的是我上任之後的第一個難題,還得請你幫著想想辦法。」

  李凡愚剛要開口,他便打斷道:「知道你小子向來無利不起早,這個忙不會讓你白幫。你也知道這些企業現在的情況,只要你出手,我想辦法幫你爭取利益。」

  嘔吼?

  聽他這麼說,李凡愚覺得自己還真沒辦法推脫了呢……

  可是他剛剛到達京城就被拉到這兒開會來了,還沒有跟那些車企接觸。不清楚這些當事人到底是個什麼態度,什麼情況。

  所以李凡愚倒是沒急著把這事兒攔下來,「這樣吧,我先去中汽協看看。跟那些車企負責人接觸一下,探探情況再說。」

  薛耀國見他口風鬆動,一臉的苦笑,「我就知道你小子……行了,你有這個心思就好。不管怎麼說,這次就算是幫幫老哥我,也幫幫咱們中華的汽車產業,晚上我做東請你吃飯。」

  小爺才特麼不去!

  跟安姐姐倆多月沒見面了,這貨來的時候用手機把酒店都定好了。一門兒心思的奔著晚上滾床單兒呢,哪特麼有吃飯的閒工夫?

  婉拒了薛耀國,他便匆匆趕到了中汽協。

  中汽協協會,持續了一個多星期的爭吵還在進行。

  安寧和劉文海等協會管理層端坐在主席台上,看著下邊唾沫橫飛的車企老總們或訴苦或耍賴,俱是一臉的無奈。

  安寧還好,早就打定了心思過來混事兒的。正信的家務事還忙不過來,她沒心思管這些歇斯底里到快要失去理智的人。

  劉文海就慘了,他可是主持協會日常事務的。

  協會內的意見本身就是需要他進行匯總上報,但尷尬的是他還沒有處置的權利,只能在中間當個傳聲筒,上下的受著夾板氣。

  這老哥被中企業老總作了一個多星期,辭職的心都特麼有了。

  呂鶴鳴再犯事兒之後被擼,現在在正信負責建設工程項目混得也是風生水起。有這麼個例子在前,腦袋老大的劉文海都想投奔李凡愚去。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