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77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雖然只有一萬多人觀看,但是在當天,Facebook上關於汽車的話題里,近乎有三分之一都在轉發《Topgear》的內容和節目截圖!

  在這樣的口碑宣傳之下,Youtube上關於《Topgear》的搜索和觀覽量飆升,僅僅在二十四個小時之後,第一集的總點擊量就達到了六十五萬!

  第0454章 奇貨可居

  「這是我見過最瘋狂也最酷的汽車綜藝節目!」

  「天吶,看過這個視頻之後,我懷疑這不是一檔綜藝節目,而是一部好萊塢公路電影!」

  「在Youtube上看視頻已經有好幾年了,我還從來沒看過這麼高清的網絡節目。攝影師和節目的導演都是好樣的,採用了高速攝影集,不惜用大量的航拍展示速度和景色,整檔節目的清晰度堪比紀錄片,視覺效果直追好萊塢大片!」

  「我想問問,這個節目的現場嘉賓資格該怎麼獲得?想去現場看一看!」

  「我很想知道,橫跨北美的那個部分是怎麼拍出來的?視頻里那段驅車追捕小偷的長鏡頭,簡直就是電影追逐戲的典範!」

  「哦朋友們,你們都被節目超清晰的視覺給吸引住了,我反而更在意三個主持人對汽車幽默且一針見血的評論。另外感謝上帝,讓我在有生之年還能看到節目之中那幾輛古董級別的老爺車!」

  「這三個英國人確實很有意思;對於汽車的點評很中肯,對於優點能不惜溢美之詞,對於缺點又毫不留情的批判,這樣客觀公正的主持人和汽車欄目我從未見過。這樣做節目,難道他們不想靠著廣告和贊助費盈利麼?」

  「NONONO,你們都只看到了表面,依我看節目最後那個賽道測試的環節才是精髓!我特別想知道那位帶著頭盔的試車員是誰!能把一輛買菜車開出這樣的速度,必定是一位擁有極高水準的車手。依我看來,肯定是哪個大獎賽的冠軍車手被節目組拉過來了!」

  「哈哈!我也對那位Stig很感興趣,你們注意到了沒有,他把那輛VDA緊湊級別的小車開出了220碼的速度,這是高於VDA的極限速度的!我很好奇他究竟是怎麼才做到的!」

  ……

  短短時間之內,《Topgear》就收到了近五萬條的評論。憑藉在車迷之中的超高熱度,以幾乎秒殺的勢頭幹掉了《CARLIFE》,《MYRACING》兩檔汽車節目,登上了「運載工具」板塊的頭把交椅。

  而在得知這檔節目將以周播的形勢,持續播出十集的時候,觀眾更是興奮異常。紛紛在視頻的評論區留言,表達了對這個節目的喜愛,期待第二集的想法。

  這以下,之前負責簽約的總編哭了。之前是他同意與斯圖爾特簽訂分成協議的,現在看來這簡直是一個極其愚蠢的決定。

  僅僅是第一集播出了不到兩天的時間,按照目前的這個熱度,《Topgear》的單集流量分成就已經超過了一百萬美元。

  鑑於現在的這個熱度,他已經沒辦法估量出如果整個節目的第一季播出之後,將會帶來多大的流量,分給斯圖爾特多少的分成了。如果按照流量一集增長百分之二十來算,除去首播權的費用,一季下來Youtube就將付出近兩千萬美元的分成!

  而且講道理,百分之二十的流量增長,實在是一個太過保守的估計了。

  雖然這檔節目火了網站也有收益,但是因為當初對於這檔節目的低估,讓網站平白讓出了一千五百萬美元的收益。當然,這還是以現在這個熱度來算的話,要知道通常來講節目的熱度是隨著集數的增多而增加的。

  其實這還不算啥、一千五百萬美元對於Youtube來講並不是一筆很大的開支。何況節目越火,他們賺的廣告費也就越多。

  但是讓他們擔心的是;現在網站手裡沒有版權買斷,如果第一季大火的話……第二季的首播權也肯定會水漲船高、那個時候,如果斯圖爾特不傻的話,很可能會憑仗節目的熱度重新提出版權價格。

  到時候,如果網站不花錢攬下節目版權,他們很有可能帶著熱度帶著用戶轉投其他網站或電視台的懷抱。而想要把這檔節目留在網站,就得做好大出血的準備……

  那個時候,用奇貨可居來形容這檔節目可能一點也不為過……

  可以說如果能保持現在的這個關注增長趨勢。《Topgear》第二季或許有一定的可能,成為近年來除了《美國真人秀》外最大的網絡節目IP!

  幾家歡喜幾家愁。

  得知了節目大熱,斯圖爾特特意在斯普利斯舉行了一個小型的慶功宴,專門給李凡愚打了電話請他過去參加。但因為李凡愚此時正忙於F150的項目收尾,調試性生產以及推廣運營等諸多事情。實在脫離不開之下,便通過視頻的方式對節目組表示了祝賀。

  他這兩天可真是忙的不行不行的了;分公司剛剛建立,雖然在梅森的負責下業務進展的都不錯。但是因為人手少,運營方面和研發團隊的對接還存在著一些問題,所以很多時候需要他親自居中協調。

  試生產現在正在進行之中,在來美國之前就得到了李凡愚指示的研發團隊,和動力公司的技術工程師們只留下一小部分人完成項目收尾,便一頭扎進了生產車間。

  經過這一段時間有意無意的維持交情,OEM部分的工程師和工人早已經把這些貨當成了自己人。

  於是憑藉這樣的關係,一群正信工程師瘋狂的汲取著OEM的生產技術和體制體系。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