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0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正信雖然有自己的工廠,但是在不依靠超級生產線這類黑科技的情況下,不可能自行生產汽車上所有的部件。

  現在雖然旗下之後三款車型在售,但是A4和A6的銷量已經非常可觀。不謙虛的說,就靠著這兩款車型,養活一群中等規模的零配企業沒有問題。

  正信有很強的技術輸出能力。

  而且按照李凡愚的原本的想法,目前的正信汽車實驗室的規模也有點兒不夠用了。實驗室內的設備設施,都是針對發動機研發方面的。

  按照現在的產品下線速度,再次對實驗室投入是勢在必行。

  如果園區落成,他甚至可以投資一個類似南汽汽車實驗中心那種規模的實驗室。屆時,正信也可以和天城工大,甚至哈工和清華這樣的高校進行深度合作。

  這樣一來,實驗室的規模就可以支撐公司的發展速度,甚至還有富餘。

  一些正信用不到的研究成果,比如材料方面的,完全可以轉讓給園區內的其他企業嘛。

  而有了適當的利潤,這些企業也完全可以拿出一部分錢來,投入到研發之中。和園區內的實驗機構合作,走上一條獨立設計,獨立生產的道路。

  所以你看,好處大家占。

  這想法,簡直完美。

  第0255章 先行一步,提前布局

  好在程剛不玩兒微博不上B站,不然定會指著李凡愚的鼻子來一句:「我從未見過如此厚顏無恥之人!」

  但是雖然沒說,他的心裡卻已經這麼想了;虧得自己剛才還聽著感覺很有道理、原來都是這小子的套路。

  李凡愚可是真冤枉啊;你自己叫我來的,主意也是你讓我出的、人不為己……天打雷劈嘛。

  看程剛的臉色不好,他把自己的想法說了出來。

  當聽到正信有意投資實驗中心,與全國的工業類大學深度合作的時候,程剛終於有些意動。

  不管怎麼樣,李凡愚所描述的產業生態他還是很看好的。現在又有了李凡愚的許諾,他才鬆了口,說會針對這個提議在仔細考慮,回頭再做答覆。

  二人這才發現,不知不覺間,時間已經過去了兩個多小時。

  李凡愚起身告別,回到了公司頭一件事兒就是找到了安寧,將剛才的一番談話跟她說了。

  對於李凡愚這個大膽的創想,安寧也覺得驚艷。

  「如果程市長真的通過你這個提議,那麼對公司發展的助力可是太大了。產業園區的項目什麼時候啟動?」

  李凡愚擺了擺手,「那都是說不準的事兒,快則一年,慢則三載都是它。」

  天城市政府的辦事效率算是快的了,就是這樣,項目的通過也拖了半年。等到真正選好園區地址,將基建工作完成需要用多長時間,那就得看程剛的魄力和手腕兒了。

  安寧點了點頭,也知道這不是短時間內能落實下來的。但是既然李凡愚有接著這個項目來發展正信的想法,提前布局是非常有必要的。

  既然李凡愚拿擴大實驗室,在研發方面追加投資對程剛做出了承諾,她認為倒是可以先行一步,用這個來在一定程度上促成這個項目儘快落地,為正信爭取話語權。

  而且就算是不為了工業園區的事情,實驗室的升級也是迫在眉睫了。

  A6下線之後,幾個研發團隊都把之前手裡的項目撿了起來。

  三學霸的ECU項目已經有了很大的進展,現在已經完成了硬軟體開發兩個部分。但是ECU技術最大的難點在於控制策略和匹配標定,這兩方面需要大量數據積累。

  這個數據積累,包括汽車動力學,汽車實驗學,燃燒,傳熱,流體力學等專業理論的支撐。以目前的實驗室條件和知識儲備,繼續研究下去肯定會非常吃力。

  沒辦法,實驗室的規模在那裡。即便是設備再先進,也只是動力總成實驗室而已。

  實驗設備和人才不對口,想要成果自然是千難萬難。

  話說EUC這個東西,就相當於汽車的大腦。控制著汽車的油門響應,發動機轉數,進氣壓力等各項主要傳感器。很大程度上,它決定了一輛汽車的操控和駕駛感。

  當初三學霸把ECU當做課題的時候,李凡愚就覺得這註定是一場漫長的攻堅戰。

  ECU的開發並不難,但是它的開發是一個系統寫作項目,是汽車整車生產企業和大學科研機構密切協作之下才能搞定的項目。

  國內對這一領域,還是處於空白的狀態。

  目前全球的ECU市場,基本都被德國的幾個廠商給壟斷了。其中博世占據了絕大部分的市場份額。正信A4和A6上面應用的,就是博世的產品。

  作為一個有兩個時空見識的人,李凡愚知道其實博世供應給自己的ECU,不一定就是最好的,只能說是看起來還不錯。

  為什麼?因為現在的ECU技術自主權完全在歐美的一些供應商手中,也就是類似於博世這樣的廠家。他們針對中華市場出售的產品,大多是已經在本土市場賺的盆滿缽滿的老技術了。

  這些技術說白了,再有個十年八年就過了專利期,邊際成本幾乎為零。然而就是拿這些技術,這些廠家拿到中華市場上,以一個國內絕對實現不了的價格出售。

  這樣一來,本來就沒有成熟技術的國內廠商根本沒辦法和他們競爭,也就導致了領域內的空白。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