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頁
“這次任務艱巨,我期待你們團結合作,能夠首戰告捷,緩解一下國內的壓力。軍情緊急,我馬上要趕赴東北,如果沒有其他的事情,我也就不留你們了。”馮克說罷看了一下手錶。
“堅決完成任務!”余晴川和林月童神色莊重地向馮克行了一個標準的軍禮,兩人便轉身要走。
“先等一下,”馮克回身從桌子上拿起一本書,神情複雜地望著兩人緩緩說道:“以後你們就要獨立在海外作戰了,在此間你們會遇到各種意想不到的問題,可能會被俘,也可能會犧牲,甚至會被自己的同志誤解,對此我不想講什麼大道理,因為你們中華民族最優秀的兒女,相信您們會有足夠的心理準備去迎接未來的艱苦戰鬥。我這裡有一本詩集送給你們,希望它能夠伴隨你們度過暗暗長夜,迎來勝利的那一天。”
坐在去飛機場的軍車裡,余晴川翻看著手裡的詩集,其中一段詩被主人用濃粗的紅筆特別勾畫出來,顯得格外引人注目。那是俄國著名作家屠格涅夫的一首名詩,題目是《門檻》(夢):
我看見一座大樓。正面一道窄門。門裡一片“陰森的黑暗”。高高的門檻前站著一位姑娘……
望不透的黑暗中散發著寒氣,隨著寒氣從大廈裡面傳出來一個慢吞吞的不響亮的聲音: “啊,你要跨進這道門檻來,想做什麼?你知道有什麼在等著你?”
“我知道,”姑娘這樣回答。
“寒冷,飢餓,憎恨,嘲笑,蔑視,侮辱,監獄,疾病,甚至於死亡?”
“我知道。”
“跟人們疏遠,完全的孤獨?”
“我知道……我準備好了。我要忍受一切的痛苦,一切的打擊。”
“這些痛苦,這些打擊不僅來自你的敵人,而且來自你的親戚,你的朋友?”
“是……就是從他們那裡來的我也要忍受。”
“好,你準備犧牲嗎?”
“是。”
“你準備著無名的犧牲嗎?你會死亡----沒有一個人……甚至沒有一個人會尊敬地懷念你……”
“我不要人感激,不要人憐憫。我也不需要名聲。”
“你還準備犯罪嗎?”
姑娘埋下了頭……
“我也準備犯罪。”
聲音停了一會,然後又問下去。
“你知道嗎,將來你會不再相信你現在這個信仰,你會認為自己受了騙,白白地浪費了你的年輕的生命?”
“這我也知道。然而我還是要進來。”
“進來吧!”
姑娘跨進了門檻——一幅厚的門帘放下來掩住了她。
“傻瓜!”有人在後面咬牙切齒地咒罵。
“一位聖人!”不知從什麼地方傳來了這個回答……
第十八章 傾國之戰
月華如水,將一抹清輝灑向大地,即使是在戰火紛飛的時刻,月光仍舊是那麼柔和自然,仿佛在默默地撫慰著人們那飽受戰爭蹂躪之痛的心靈。
自4月15日美國正式對中國本土實施地面戰以來,短短的半個月裡中國便陷入烈火硝煙之中。這是一場慘烈血腥的世紀大戰,交戰雙方動用的空軍、海軍、陸軍和其他兵種總數共計100多萬人,使用了包括戰術核飛彈、戰略核飛彈在內的各種大規模殺傷性武器,雖然主要作戰地域在中國東北地區,但其產生的衝擊波遍及全球和外太空。
在這場傾國之戰中,為了阻止美軍入侵中國本土,中國二炮集團軍甚至對美國陸軍動用了戰術核飛彈,在東北戰場上美國陸軍中有“紅魔”師之稱第5步兵師成為第一個核戰的犧牲品。美國陸軍第5步兵師組建於1917年12月11日。在整個一戰期間,有9,981名“紅魔”傷亡,其中1,098人陣亡。351位“紅魔”因為在戰鬥中的勇猛表現而被表彰。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紅魔”師參加過跨海進攻法國北部的“霸王”行動。後被轉屬於巴頓的第3集團軍。在一年的時間裡,第5步兵師的“紅魔”們走過了2,050英里的路程,參加了西歐戰場上5次主要的戰役。對於第5步兵師,巴頓將軍曾說:“對於你們所取得的榮譽,我沒有什麼可以說的。在橫穿法國的進攻中,你們始終是軍隊的前鋒……我知道你們所有人都具有勇敢無畏的精神。在我關於戰爭的記憶里,沒有什麼能比像強渡Sauer河和萊茵河的這樣的行為更加勇敢的了。”在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第5步兵師共有2,659人陣亡,9,153人受傷,1,050人失蹤,101人被俘。“紅魔”俘虜了超過71,000個敵軍士兵。
就是這樣一支戰功赫赫的美軍王牌師在剛剛踏上中國領土不到一個小時,就被二炮的戰術核飛彈“點名”一筆勾銷。不過,美軍接踵而來的報復也是迅疾慘烈的,中國王牌軍38集團軍的戰線防區被美軍用戰術核飛彈飽合覆蓋,不僅地面防禦工事幾乎被翻了個遍,而且對地下防禦體系美軍也使用了大量的鑽地核飛彈給予了毀滅性的摧毀。
世界上第一顆原子彈誕生於第二次世界大戰末,自它問世以來就對人類的戰爭模式產生了重大的影響。對於核大戰,不論是政治家還是軍人都持本能的排斥態度。沒有哪一個政治家會把核大戰作為解決國與國之間爭端的最後手段,聰明的政治家都知道核武器只有在飛彈架上才是最有威懾力的,核大戰的電鈕一旦被按下,那將是一個不可逆轉的,通向地獄的死亡進程,意味著全人類的毀滅。因此美國在與前蘇聯進行冷戰的年代,沒有像對手那樣瘋狂地製造數量更多,威力更大的核彈,而是把核彈數量控制在一個臨界點上,聰明的美國政客知道,毀滅地球一次和毀滅地球十次沒什麼區別,既然這樣不如把納稅人的錢花在一些更有意義的項目上,這樣還可以多撈些選票。而在真正的軍人看來,核大戰是一種毀滅性的,沒有勝利者的戰爭,在這種戰爭模式中軍人只能是充當炮灰的角色,沒有搏殺的刺激、沒有英勇的戰鬥、沒有高超的軍事謀略,只有“蘑菇雲”升騰後的灰飛煙滅,在核爆炸超自然的破壞力下,人類的力量是渺小的,士兵的勇氣是微不足道的。
“堅決完成任務!”余晴川和林月童神色莊重地向馮克行了一個標準的軍禮,兩人便轉身要走。
“先等一下,”馮克回身從桌子上拿起一本書,神情複雜地望著兩人緩緩說道:“以後你們就要獨立在海外作戰了,在此間你們會遇到各種意想不到的問題,可能會被俘,也可能會犧牲,甚至會被自己的同志誤解,對此我不想講什麼大道理,因為你們中華民族最優秀的兒女,相信您們會有足夠的心理準備去迎接未來的艱苦戰鬥。我這裡有一本詩集送給你們,希望它能夠伴隨你們度過暗暗長夜,迎來勝利的那一天。”
坐在去飛機場的軍車裡,余晴川翻看著手裡的詩集,其中一段詩被主人用濃粗的紅筆特別勾畫出來,顯得格外引人注目。那是俄國著名作家屠格涅夫的一首名詩,題目是《門檻》(夢):
我看見一座大樓。正面一道窄門。門裡一片“陰森的黑暗”。高高的門檻前站著一位姑娘……
望不透的黑暗中散發著寒氣,隨著寒氣從大廈裡面傳出來一個慢吞吞的不響亮的聲音: “啊,你要跨進這道門檻來,想做什麼?你知道有什麼在等著你?”
“我知道,”姑娘這樣回答。
“寒冷,飢餓,憎恨,嘲笑,蔑視,侮辱,監獄,疾病,甚至於死亡?”
“我知道。”
“跟人們疏遠,完全的孤獨?”
“我知道……我準備好了。我要忍受一切的痛苦,一切的打擊。”
“這些痛苦,這些打擊不僅來自你的敵人,而且來自你的親戚,你的朋友?”
“是……就是從他們那裡來的我也要忍受。”
“好,你準備犧牲嗎?”
“是。”
“你準備著無名的犧牲嗎?你會死亡----沒有一個人……甚至沒有一個人會尊敬地懷念你……”
“我不要人感激,不要人憐憫。我也不需要名聲。”
“你還準備犯罪嗎?”
姑娘埋下了頭……
“我也準備犯罪。”
聲音停了一會,然後又問下去。
“你知道嗎,將來你會不再相信你現在這個信仰,你會認為自己受了騙,白白地浪費了你的年輕的生命?”
“這我也知道。然而我還是要進來。”
“進來吧!”
姑娘跨進了門檻——一幅厚的門帘放下來掩住了她。
“傻瓜!”有人在後面咬牙切齒地咒罵。
“一位聖人!”不知從什麼地方傳來了這個回答……
第十八章 傾國之戰
月華如水,將一抹清輝灑向大地,即使是在戰火紛飛的時刻,月光仍舊是那麼柔和自然,仿佛在默默地撫慰著人們那飽受戰爭蹂躪之痛的心靈。
自4月15日美國正式對中國本土實施地面戰以來,短短的半個月裡中國便陷入烈火硝煙之中。這是一場慘烈血腥的世紀大戰,交戰雙方動用的空軍、海軍、陸軍和其他兵種總數共計100多萬人,使用了包括戰術核飛彈、戰略核飛彈在內的各種大規模殺傷性武器,雖然主要作戰地域在中國東北地區,但其產生的衝擊波遍及全球和外太空。
在這場傾國之戰中,為了阻止美軍入侵中國本土,中國二炮集團軍甚至對美國陸軍動用了戰術核飛彈,在東北戰場上美國陸軍中有“紅魔”師之稱第5步兵師成為第一個核戰的犧牲品。美國陸軍第5步兵師組建於1917年12月11日。在整個一戰期間,有9,981名“紅魔”傷亡,其中1,098人陣亡。351位“紅魔”因為在戰鬥中的勇猛表現而被表彰。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紅魔”師參加過跨海進攻法國北部的“霸王”行動。後被轉屬於巴頓的第3集團軍。在一年的時間裡,第5步兵師的“紅魔”們走過了2,050英里的路程,參加了西歐戰場上5次主要的戰役。對於第5步兵師,巴頓將軍曾說:“對於你們所取得的榮譽,我沒有什麼可以說的。在橫穿法國的進攻中,你們始終是軍隊的前鋒……我知道你們所有人都具有勇敢無畏的精神。在我關於戰爭的記憶里,沒有什麼能比像強渡Sauer河和萊茵河的這樣的行為更加勇敢的了。”在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第5步兵師共有2,659人陣亡,9,153人受傷,1,050人失蹤,101人被俘。“紅魔”俘虜了超過71,000個敵軍士兵。
就是這樣一支戰功赫赫的美軍王牌師在剛剛踏上中國領土不到一個小時,就被二炮的戰術核飛彈“點名”一筆勾銷。不過,美軍接踵而來的報復也是迅疾慘烈的,中國王牌軍38集團軍的戰線防區被美軍用戰術核飛彈飽合覆蓋,不僅地面防禦工事幾乎被翻了個遍,而且對地下防禦體系美軍也使用了大量的鑽地核飛彈給予了毀滅性的摧毀。
世界上第一顆原子彈誕生於第二次世界大戰末,自它問世以來就對人類的戰爭模式產生了重大的影響。對於核大戰,不論是政治家還是軍人都持本能的排斥態度。沒有哪一個政治家會把核大戰作為解決國與國之間爭端的最後手段,聰明的政治家都知道核武器只有在飛彈架上才是最有威懾力的,核大戰的電鈕一旦被按下,那將是一個不可逆轉的,通向地獄的死亡進程,意味著全人類的毀滅。因此美國在與前蘇聯進行冷戰的年代,沒有像對手那樣瘋狂地製造數量更多,威力更大的核彈,而是把核彈數量控制在一個臨界點上,聰明的美國政客知道,毀滅地球一次和毀滅地球十次沒什麼區別,既然這樣不如把納稅人的錢花在一些更有意義的項目上,這樣還可以多撈些選票。而在真正的軍人看來,核大戰是一種毀滅性的,沒有勝利者的戰爭,在這種戰爭模式中軍人只能是充當炮灰的角色,沒有搏殺的刺激、沒有英勇的戰鬥、沒有高超的軍事謀略,只有“蘑菇雲”升騰後的灰飛煙滅,在核爆炸超自然的破壞力下,人類的力量是渺小的,士兵的勇氣是微不足道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