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91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楊愛卿,此次大軍野戰,朕只做壁上觀,便由你指揮大,按照之前我們定下的計劃,為朕破敵。」

  「臣遵旨!」

  戰鼓聲中,軍旗飄揚,楊繼業開始調兵遣將,大軍開始隨著中軍楊繼業身邊的號手、旗語手的指令徐徐調動。

  對面,室肪端坐馬上,背後一桿大旗,臉色凝重地看著對面徐徐展開的隊形。

  室肪目光掃過眾將,徐徐說道:「葉塵御駕親征,雖然敵軍士氣高漲,但他們是兩國軍隊新合不久,之間必然存在不協之處,這一戰,我們只要擋住祥軍第一波強大攻勢,必可挫其銳氣,再以我們優勢兵力將他們打敗,葉塵剛剛立國,威信必然受到影響,國內不穩,且他們去年剛遭受大災,用錢用糧的地方多的是。此外,太后已經派人潛行南下,與江南吳國和吳越國取得聯繫,只要我們這邊取得勝利,這兩國為求自保,也必然會有所動作。到那個時候,我們不但能夠穩住已得之地,而且說不定還能夠趁機繼續大軍南下。」

  眾將聞言,無不精神一振,一個個眼睛發亮,室肪所言的確有理。

  室肪這時皺了皺眉,問道:「暴熊那一萬大軍什麼時候會到?」

  身旁一名遼軍官員忙道:「大人,暴熊從德州趕過來,路上遇到高武陽率領特種大隊偷襲,有所耽誤,還有最多兩個時辰便可到達。」

  旁邊蕭萬達說道:「這樣也好,待會兩軍交戰,戰到疲憊之處,有暴熊這一路大軍突然殺出,當可收以奇效。」

  室肪想了一下,眉頭微蹙,說道:「暴熊投降我大遼不到半年時間,雖然已經確定殺他全家之人便是李繼勛的一個孫子帶隊,如今李繼勛在葉塵麾下依然身居高位,暴熊按照常理來說是不可能投降大祥國,但是為了預防萬一,於建業,你帶五千人馬,在暴熊所來方向一側侯著,若是暴熊殺向敵軍,你便帶人隨暴熊一起衝殺,但若暴熊有所異動,你便帶人將他們攔住。」

  旁邊於建業恭敬稱是,然後離帶五千人按照室肪要求迅速到位了。

  ……

  ……

  「咚咚咚……」

  戰鼓轟鳴,號角響起,大祥軍步兵以旅為單位,一個個長槍方陣已經布好。騎兵同樣是以旅為作戰單元,身披烏黑鋼板甲,左手執快弩,右手平端鋼槍頭的長槍。

  其他拋石機連、巨型槍弩連、百發弩連等遠程攻擊部隊穿插在步兵方陣間隙之中,看似雜亂,實則有序。

  大祥國如今雖然不缺戰馬,但騎兵比起遼軍依然要少,所以場中基本上便是步騎大戰和騎騎大戰。

  雙方大軍固然沒有全部擺到正面戰場上來,但各自前方的兵力也不會少於十萬,兵馬過萬,無邊無沿,何況是十萬大軍。

  大地顫抖,蹄聲如雷,殺聲沖天,煙塵瀰漫,雙方騎兵與騎兵,步兵與騎兵狠狠的碰撞下,人仰馬翻,一瞬間便死傷上千……

  楊繼業和室肪竭盡所能調兵遣將,很快都不約而同地都向對方的側翼軍隊發起了攻擊,一場全面的大混戰,就此展開了……

  楊繼業和室肪坐鎮中軍,不斷投入兵力,戰團越來越壯大,從山巔俯瞰下去,整個平原上到處都是橫衝直撞的兵馬,殺得天地失色,日月無光。雙方兵力已經全部投入到了裡面。

  第1139章 統一天下(終)

  不斷揮砍廝殺,讓雙方大軍都極為疲憊,祥符國大軍兵力雖少,但是盔甲兵器優良,以及手雷彈的恐怖,且遠程攻擊犀利強大,已經隱隱佔據了上風,但遼軍個人戰力強悍,韌性十足,最後誰勝誰負,還真不一定。

  就在此時,從東北德州方向,地平線上突然煙塵騰起,很快一萬騎兵如狂風暴雨一般卷而來。兩軍交戰正酣,猛地殺出一路奇兵,令所有人都為之一驚。

  大旗飄舞,上面寫著「暴熊」兩個大字,挖了原宋國皇室祖墳的暴熊誰人不知,他們投靠了遼國,且暴熊被封為遼國將軍的事情早已傳遍天下。雙方軍中將士也是知道的。所以,遼國一方士兵突然爆發出一陣排山倒海般的歡呼聲,他們的「援軍」到了!

  但是室肪突然臉色一變,因為他記得暴熊軍中沒有這麼多戰馬,最多只夠裝備兩千騎兵而已。此外,他一眼看過去,暴熊軍中何止一萬,隱隱有一萬三千人馬的樣子。

  「應該是特種大隊高武陽的三千人馬。還好提前派於建業帶人馬以防萬一,有這五千人馬阻攔,再抽調本帥親兵支援,當能夠穩住戰局。」室肪臉色很難看,他基本上已經確定暴熊果然有問題。

  然而,他始終沒有看見於建業那五千人馬出現,等室肪發現不對,再調集自己和蕭萬達的親兵攔截時卻已經來不及了。

  暴熊和高武陽帶領一萬三千人馬從遼軍後方突然殺入,徹底打亂了遼軍的陣營不說,對遼軍的士氣的打擊卻是致命的。

  室肪的心在滴血,他搞不明白,暴熊降了葉塵也就算了,為何他最為信任的於建業竟然帶五千大軍始終沒有出現,以致於在最為關鍵的時機,被暴熊和高武陽從他後心狠狠地捅上了一刀。

  腹背受敵,且被友軍從後方捅了一刀,在前面拼命的遼軍很快受到影響,敗像開始出現,很快便變成兵敗如山倒的局面。

  若是從最開始,暴熊和高武陽的人馬直接加入到裡面,遠不足以讓遼軍出現潰敗,可是暴熊出現的時機實在是太及時了,一頭扎進了他的後陣,別說是他室肪,即使讓室肪與葉塵互換,讓遼軍與大祥軍互換,結果同樣是兵敗如山倒。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