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59頁
李承乾也不自覺地點點頭,“兒臣也是非常欣賞李翼,也為他那坦蕩的胸襟所折服…”
李承乾自年少時候就對李業詡有些崇拜,一段時間浮誇的行為曾被李世民責罵,所幸與李業詡接觸了多次,被李業詡的言行所感化,最終還是修正了自己的行為,並以自己的能力得到了李世民的認可,多次代皇帝監國,並因在監國中不錯的表現更得李世民的常識。李承乾打心底對李業詡有一份感激,只是李業詡待他一直保持一些距離,讓李承乾有些懊惱,不過如今想來,那正是讓所有人欣賞的處事風格,不為名和利左右。
“還有啊,朕一直對李翼給予信任,那也有你母后之故…沒有李翼,你母后有可能早就…這份情,父皇可是一直記著…”
李承乾當然知道李世民話中的意思,“母后也是和兒臣這般說,她也感謝李翼為她治病,得以多陪父皇幾年…”
“乾兒,你要明白,如此良臣要用人不疑,疑人不用,!”李世民臉色變得嚴肅了,“李翼是朕選定輔佐你的大臣,以後有大事不決,皆可問他!”
“是,父皇!兒臣明白,兒臣一定牢記父皇的叮囑,!”李承乾恭敬地答道,“父皇的胸懷如大海般廣闊,對有才者都會給予重用,不計較他們的出身,這樣才讓天下人盡服,忠心耿耿地為父皇做事,父皇的這些年所做的一切,兒臣甚是敬佩!”
“好了,朕乏了,你也去吧!”李世民再次閉上了眼睛。
“父皇,那兒臣告退!”
-------------
“李尚書!我們發現這段時間他們間的來往更加的平凡了,據屬下所探情況,他們似正在密議什麼關於太子位的事!”坐鎮指揮監視行動的李業詡,在被李世民委以密令數天後,再次接到屬下這樣的探報。
綜合這幾天所探的情報,及取得的一些證據,還有監控的一些人物,已經基本證實了自己想法的李業詡,心內有一些壓抑不住的興奮,他感覺到,大唐的歷史,有可能在他身手再一次得到重大的改變。
幾位在大唐初的歷史上留下頗重足跡的大臣,很有可能就此淡出歷史了。
再聽到屬下這樣的探報,李業詡心內這份感覺更加的強烈,當下命令道:“準備抓捕晉王府中派出聯絡的人,及其他監控的人,本官要詳細的口供…”
依李業詡的感覺,這件重大的事太子李承乾雖然知曉,但李世民並未讓其參預,而是親自掌控,李業詡也是明白李世民這般做的理由。
有前些日子,李業詡已經將這段時間所探的情報都報告給了身體越來越差的李世民,李世民也給予李業詡便宜行事的權利,若有突發*況,可以抓捕任何人,包括晉王李治。
綜合現在掌握的情況,李業詡覺得時機已經成熟,也命令屬下準備抓人。
李業詡也讓吳朋等一部分得力幹將,親自布置秘密的抓捕行動。
這些人的行動還是比較隱蔽的,但他們再隱蔽的行動,如何能逃得過專業情報人員的眼睛?這些各府中派出聯絡的人,身手也是無法與經過嚴格訓練的情報人員相比的。
抓捕行動進展的異常順利,在半夜時分,李業詡想要的人已經被捆綁著帶到面前。
李業詡帶人親自審問了那名晉王府中的派出的聯絡人員,一番審問後,李業詡得到了他想要的口供。
只不過這口供李業詡看了也有些吃驚,事情的嚴重程度還是出乎他的意外的。
他也明白,這真是的歷史開的一個天大的玩笑,原本歷史上那個最終坐上皇位的李小九,卻在這個時候忍受不了權力的誘惑,走了不歸路了!!
李業詡也不敢耽擱,在整理了材料後,準備在第二天一早,即進宮示求見李世民,將情況向皇帝匯報,請求下一步的行動。
李業詡想著,長安城內馬上將會上演一場血雨腥風,他只希望,能將這場動亂的影響降到最低,少殺一些人。
李世民是在武德殿的榻上接見李業詡的,李業詡在向李世民詳細地報告了情況後,李世民的神情已經是怒不可遏,還有眉宇間讓人感覺到的發冷的殺氣,拿著李業詡所呈材料的手都在微微的顫抖。
依李業詡所提供的情況,可以說現存證人、證物都有了,還有一大把可以抓獲的證人,長孫無忌等想在李世民駕崩後擁立李治上位的企圖非常的明顯了。
稍即,李世民臉上的怒意淡去,語氣也很是平靜地說道:“火速將所有監控的人都抓獲,並傳令,將長孫無忌、褚遂良、崔敦禮給朕傳進宮來,朕想問問他們,為何要如何做!”
李世民說完,神色灰敗,長孫無忌這位他一直以為非常倚重,甚至對他所犯的許多錯,都給予包容的大舅子,竟然背著他做出這等大逆之事,實在是讓他心痛。
李世民也是自覺身體無法康復,在世時間無多,直遼東回來的這幾年來,也一直在做傳位的準備,為李承乾選定輔佐之臣,為李承乾掃除一些朝政上的障礙,也為自己的皇位生涯劃一個圓滿的結尾,甚至連征戰南方的事,也是在沒有非常好藉口的時候進行了,他只希望,在他將這些事都做完後,李承乾不必費太多心思去考慮這些事,待他駕崩後,李承乾能很順利地接手皇位。
李承乾自年少時候就對李業詡有些崇拜,一段時間浮誇的行為曾被李世民責罵,所幸與李業詡接觸了多次,被李業詡的言行所感化,最終還是修正了自己的行為,並以自己的能力得到了李世民的認可,多次代皇帝監國,並因在監國中不錯的表現更得李世民的常識。李承乾打心底對李業詡有一份感激,只是李業詡待他一直保持一些距離,讓李承乾有些懊惱,不過如今想來,那正是讓所有人欣賞的處事風格,不為名和利左右。
“還有啊,朕一直對李翼給予信任,那也有你母后之故…沒有李翼,你母后有可能早就…這份情,父皇可是一直記著…”
李承乾當然知道李世民話中的意思,“母后也是和兒臣這般說,她也感謝李翼為她治病,得以多陪父皇幾年…”
“乾兒,你要明白,如此良臣要用人不疑,疑人不用,!”李世民臉色變得嚴肅了,“李翼是朕選定輔佐你的大臣,以後有大事不決,皆可問他!”
“是,父皇!兒臣明白,兒臣一定牢記父皇的叮囑,!”李承乾恭敬地答道,“父皇的胸懷如大海般廣闊,對有才者都會給予重用,不計較他們的出身,這樣才讓天下人盡服,忠心耿耿地為父皇做事,父皇的這些年所做的一切,兒臣甚是敬佩!”
“好了,朕乏了,你也去吧!”李世民再次閉上了眼睛。
“父皇,那兒臣告退!”
-------------
“李尚書!我們發現這段時間他們間的來往更加的平凡了,據屬下所探情況,他們似正在密議什麼關於太子位的事!”坐鎮指揮監視行動的李業詡,在被李世民委以密令數天後,再次接到屬下這樣的探報。
綜合這幾天所探的情報,及取得的一些證據,還有監控的一些人物,已經基本證實了自己想法的李業詡,心內有一些壓抑不住的興奮,他感覺到,大唐的歷史,有可能在他身手再一次得到重大的改變。
幾位在大唐初的歷史上留下頗重足跡的大臣,很有可能就此淡出歷史了。
再聽到屬下這樣的探報,李業詡心內這份感覺更加的強烈,當下命令道:“準備抓捕晉王府中派出聯絡的人,及其他監控的人,本官要詳細的口供…”
依李業詡的感覺,這件重大的事太子李承乾雖然知曉,但李世民並未讓其參預,而是親自掌控,李業詡也是明白李世民這般做的理由。
有前些日子,李業詡已經將這段時間所探的情報都報告給了身體越來越差的李世民,李世民也給予李業詡便宜行事的權利,若有突發*況,可以抓捕任何人,包括晉王李治。
綜合現在掌握的情況,李業詡覺得時機已經成熟,也命令屬下準備抓人。
李業詡也讓吳朋等一部分得力幹將,親自布置秘密的抓捕行動。
這些人的行動還是比較隱蔽的,但他們再隱蔽的行動,如何能逃得過專業情報人員的眼睛?這些各府中派出聯絡的人,身手也是無法與經過嚴格訓練的情報人員相比的。
抓捕行動進展的異常順利,在半夜時分,李業詡想要的人已經被捆綁著帶到面前。
李業詡帶人親自審問了那名晉王府中的派出的聯絡人員,一番審問後,李業詡得到了他想要的口供。
只不過這口供李業詡看了也有些吃驚,事情的嚴重程度還是出乎他的意外的。
他也明白,這真是的歷史開的一個天大的玩笑,原本歷史上那個最終坐上皇位的李小九,卻在這個時候忍受不了權力的誘惑,走了不歸路了!!
李業詡也不敢耽擱,在整理了材料後,準備在第二天一早,即進宮示求見李世民,將情況向皇帝匯報,請求下一步的行動。
李業詡想著,長安城內馬上將會上演一場血雨腥風,他只希望,能將這場動亂的影響降到最低,少殺一些人。
李世民是在武德殿的榻上接見李業詡的,李業詡在向李世民詳細地報告了情況後,李世民的神情已經是怒不可遏,還有眉宇間讓人感覺到的發冷的殺氣,拿著李業詡所呈材料的手都在微微的顫抖。
依李業詡所提供的情況,可以說現存證人、證物都有了,還有一大把可以抓獲的證人,長孫無忌等想在李世民駕崩後擁立李治上位的企圖非常的明顯了。
稍即,李世民臉上的怒意淡去,語氣也很是平靜地說道:“火速將所有監控的人都抓獲,並傳令,將長孫無忌、褚遂良、崔敦禮給朕傳進宮來,朕想問問他們,為何要如何做!”
李世民說完,神色灰敗,長孫無忌這位他一直以為非常倚重,甚至對他所犯的許多錯,都給予包容的大舅子,竟然背著他做出這等大逆之事,實在是讓他心痛。
李世民也是自覺身體無法康復,在世時間無多,直遼東回來的這幾年來,也一直在做傳位的準備,為李承乾選定輔佐之臣,為李承乾掃除一些朝政上的障礙,也為自己的皇位生涯劃一個圓滿的結尾,甚至連征戰南方的事,也是在沒有非常好藉口的時候進行了,他只希望,在他將這些事都做完後,李承乾不必費太多心思去考慮這些事,待他駕崩後,李承乾能很順利地接手皇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