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王美芬用憂鬱的口氣說:“並不自相矛盾,我提出的願望是摧毀餵食者協會,誰敢說摧毀協會和破壞協會的一個區域測試之間有著必然的聯繫呢?但這也不意味著分割D島是不能阻止的,願望和願望之間是有優先級的,但優先級和權限無關,只和提出願望的時間有關。托盤的原則是,如果後提出的願望和先提出的願望有衝突,在沒有任何迴旋餘地的情況下,後一個願望優先。”

  她的意思是,如果要達成摧毀餵食者協會這個願望,必然會和中國政府放棄D島這個願望衝突,那麼破壞中華區測試是有希望的。但到底是否一定衝突,除了托盤,誰都不知道。但不論是我還是王美芬都不可能發誓說如果不能阻止,就不去摧毀餵食者協會。一面是中國6.3平方公里的土地被分割,一面是全人類的命運被掌控,孰輕孰重,總還是能分出來的。

  當然,對於我們來說,只要有一點希望,就會全力阻止。就事情的難易程度來說,如果連一個中國區域的測試都無法破壞,難道還能摧毀餵食者協會這個科學怪獸嗎?

  我在心裡做了一番自我激勵,卻忽然意識到王美芬剛才話里透露出一個信息,急著問道:“你的意思是,中華區的測試在前,你提出摧毀協會的願望在後,也就是說,讓中國政府放棄D島這個測試,已經在進行中了?”

  “是的,早在幾個月前就已經開始了。這一類的複雜測試和針對個人的願望滿足器測試的最大不同在於,由於達成目標需牽扯到的方方面面太廣泛,單一的推動力很難直達最終結果,所以托盤往往會給出兩個或兩個以上的指令,每個指令產生的影響力疊加在一起,混合發酵共同起作用。例如埃及民主化,托盤就先後給出了三次指令,執行第一個指令促使布阿吉吉自焚,點燃了,突尼西亞政變的火種,執行第二個指令促使突尼西亞的政變蔓延到埃及,執行第三個指令促使埃及軍方統一意見放棄支持總統穆巴拉克,最終導致政變成功。所以,儘管關於放棄D島的第一個指令早已經被執行,但托盤一直沒給出第二個指令,讓我覺得還有一點時間。”

  我深深吸了口氣,問:“現在,是不是托盤已經發出了第二條指令,所以你才不再等下去,急著來找我?”

  “是的,這意味著D島計劃的執行已經進入了第二個階段。或許還會有第三條指令,也許這第二條指令就足夠達成目的。想要破壞的話,就不能再冒險等待了,我急需你的幫助。光我一個人,猜不透托盤藏著的機會,那需要想像力,而你,如果我看到的那些資料是真的話,呵,從托盤那裡拿到的資料當然是真的,所以你就是我所知道的最富想像力的人。”

  “我不明白,既然你可以查出托盤發出的指令是什麼,為什麼你不能直接去詢問托盤,這樣的指令會產生怎樣的連鎖反應,然後切斷反應不就行了嗎,為什麼要去猜?”

  “我先前說過,托盤只會說出第一步該做什麼,而做了第一步會引發怎樣的連鎖反應,從不會告訴我們,這不是權限的問題,而是在絕大多數情況下,托盤說不清楚。這涉及到核心模型和核心算法里應用到的複雜科學。”

  “複雜科學,其實我聽過很多次這個名字,但從來沒有真正搞明白過。”

  “複雜科學裡最為人所知的是混沌學,這是一門非線性科學,相對於精確的線性科學來說,非線性科學可以用模糊來形容。實際上,混沌學正是由蝴蝶效應的研究而來。起初是研究一個大動力系統中的混亂變化,後來發現在生物經濟社會等諸多領域都存在此類現象。即往往一個最簡單的動作,會引發非常複雜的結果。也有時看似隨機的雜亂無章的複雜結構,在某個時間點會趨於有序。混沌學就是研究此類現象的學問。”

  “我還是不太明白混沌理論和托盤之間的關係。”

  “如果托盤的程序是基於線性科學,那麼它就會有一個十分明確的一環扣一環的流程,每一環都精確而無可替代,就像公式,代入數字就一定會有確切的結果。但這實際上是絕不可能的,以席磊換水這個指令來說,要怎麼做到分毫不差的精確呢?時間上得精確到天小時分鐘秒毫秒,地點上也是如此,席磊做得到嗎?沒有人做得到。這是一個隨時都在發生隨機事件的世界。線性科學對此束手無策。非線性科學就不一樣,托盤可以知道全世界所有人的過去和現在,知道這些人的性格和行為模式,但就算它的運算能力再提高一萬倍,也不可能根據這些信息,推導出一個小時後這些人都在幹些什麼。比如甲走在路上,本該在下個街口被掉下的廣告牌砸死,可是他突然去買了一杯咖啡,死的人變成了乙,而甲會突然想到咖啡,是看見面前落下鳥屎,記起了印尼的貓屎咖啡,勾起了咖啡癮。即便托盤再怎樣了解甲的性格和行為模式,都不可能預判出他在這一刻想喝咖啡的衝動。所以,如果你拿著放大鏡,去看社會的每一個細節,發現都是由偶然組成的,但整個社會並未因此失控無序。托盤也是如此,它並不知道,第一個指令被執行之後,中間要經過多少環節,才能達到最終的目的。中間環節是處於混沌狀態的,也許會夾雜著一些隨機事件,無法預先判斷,但第一個指令自毀產生一股力量,推動著一切往最終的方向去。”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