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5頁
由於三分歸一是在一片天下歸心的祥和中實現,故新生朝代並未經歷任何陣痛,而整片大陸迅速在一派欣欣向榮之中蓬勃向上.
連續兩年五穀豐登,使漢朝剎那間恢復當初文景之治時物資豐饒的盛景,路不拾遺的清平.
這不僅得益於風調雨順的天時,更是漢朝君臣萬民齊心協力的結晶.若不是各地州府從春耕時便緊鑼密鼓地精選良種,調配農具物資,更時刻通報各地蝗災隱患,加固堤防避免水災,運輸淡水應付旱情,
豈能迎來前所未有的十三州同時豐收?
有識之士皆知,當今天下能有這般君臣為民,萬民齊心的盛況,全源於一人.她不但終結了亂世,也撫平了人心中無窮紛亂的雜念,讓大漢十三州的所有人以無比純粹,誠實的心聯結在一起,迸發出如春雷般的力量.
而新生漢朝能免於秦漢建國之初的邊患,鮮卑南蠻等國心悅誠服,連年朝拜,也是她的功勞.
只是,這個為新漢盛世打下堅實基礎的人,已經離開大漢萬民兩年多了.
斯人已去,其志仍存,激勵著這個新生的朝代在正確的道路上堅實地前行著.
然而,盛世雖好,終究風平浪靜,令百姓們有時茶餘飯後閒聊之際,找不到多少引人矚目的話題.與當初戰亂時的金戈鐵馬,高潮迭起,不可同日而語,也算是一個缺憾.
正因為如此,這一天的淮河岸邊,密密麻麻地聚集了數萬熱切的民眾.今天在這裡,將會發生一件足以載入史冊的大事.
所有人的目光都聚集在一面看似不起眼的堤防之上.這段堤防北側擋住了淮河的滔滔水流.而正對著堤防的一處高地上,整齊地排列著二十多台霹靂車.
人群最前端是一對衣著華服的男女.男子面目慈和,女子則眉宇間透著股令人心折的英氣.
“陛下,皇后,吉時已到!”一個傳令兵俯身來報.劉禪和星彩對視一笑,當即吩咐下去,兩側的傳令兵齊刷刷地揮舞起令旗.
此刻歡呼聲已經一浪高過一浪地響徹在圍觀的人群之中.他們注視著霹靂車一齊開砲,傾瀉如雨的石彈精確命中了堤防.下一刻,雪白的浪花便從決開的堤防奔涌而下,湧入南邊又寬又深的河道之中.
震天響徹的歡呼聲已淹沒了淮河兩岸.無數民眾皆為自己有幸目睹大運河的全段竣工而興奮不已.
望著周圍的一派興高采烈,劉禪感慨地對星彩說道:”如果妹妹在,
能看到這一幕,可不知有多高興!”
星彩若有所思地道:”是啊,當年清妹在這裡血戰過司馬懿三個月,便為了救助淮河水患災民.如今大運河竣工,淮河之水能分流入長江,正是對水患的根除,可惜今天清妹不在.”
劉禪見妻子臉上露出惆悵之色,溫暖一笑道:”別想那麼多了,當年妹妹離去的時候,我們不是便已經下定決心,要努力地照著妹妹的願望去做的嗎?這兩年,多虧你這麼辛苦地陪伴我將國家治理得這麼好,妹妹看到的話,一定會非常歡喜的.”
星彩報以嫣然一笑:”最辛苦的是你,但是才過了兩年,可別自滿哦!”
劉禪爽朗一笑:”有你在,我哪敢偷懶!既然運河通竣之事已了,我們便即刻啟程,接下來可是有天大的事情等著我們哪!”
星彩聞言,臉上露出難以抑制的興奮.她用力地點了點頭:”那就按照原計劃,明天便沿著這新通的運河南下,趕去建業吧.陸伯言丞相今早剛告訴我,
船隻已經準備好了!”
當下二人攜手猛地一握,立即轉身與民眾揮別.岸邊數萬百姓齊聲喝彩,“陛下萬歲”,“皇后萬歲”的呼喊聲久久不息.
值此大運河通竣的喜慶之際,不但是在淮安河邊,各方各地都在沸反盈天地談論此事.對於那些家住外地,來不及趕往淮安的百姓,茶館酒肆之地便是眾人談論的場所.
“俗話說新官上任三把火,我朝開基的頭三件大事可知是什麼?其一是三國歸一,其二是平定鮮卑,第三件大事,便是這大運河!”
壽春一家酒館中人頭攢動.許多人正圍住一個說書先生.他今天說的不是閒情野趣,卻是時下最熱門的運河通竣之事.周圍密密麻麻地圍了一大堆人,直聽得津津有味.
““話說這大運河可不簡單,自都城洛陽,引谷,洛二水始,循開陽渠入黃河,這一段稱永濟渠.再引黃河水經滎陽與汴水合流,復折向東南,經商丘入淮,這一段稱通濟渠.最後從淮安南下,經山陽,瓜州入長江,這一段稱山陽渠.這大運河總長三千餘里,縱連黃,淮,長江三水,河面縱寬數百尺,水勢之大,只有長江能與之相比,你們說,這是不是震爍千古的盛舉!”
眾聽眾轟然叫好,一個鄉紳叫道:”如此說來,以後江南鰣魚螃蟹,豈不是都能運到北方?”
說書先生拍案道:“說到點子上了,若這大運河只是外觀宏偉,那算得了什麼?
關節便是這運河有三大功勞,以後我等尋常百姓皆受用不盡啊!”
聽眾來了興致,七嘴八舌地問道哪三大功勞,
那說書先生猛拍一木,示意大伙兒安靜。
“其一,是治水之功。
須知黃淮連年泛濫,光靠高築堤岸如何能保得沿河平安?便如大禹治水的故事,其父鯀盜息壤封堵亦不能成功,須得疏浚才是治水良策。如今大運河正能疏導黃淮之水流入長江,奔流入海,
你們想,這可保了多少百姓的田園和生計啊!”
連續兩年五穀豐登,使漢朝剎那間恢復當初文景之治時物資豐饒的盛景,路不拾遺的清平.
這不僅得益於風調雨順的天時,更是漢朝君臣萬民齊心協力的結晶.若不是各地州府從春耕時便緊鑼密鼓地精選良種,調配農具物資,更時刻通報各地蝗災隱患,加固堤防避免水災,運輸淡水應付旱情,
豈能迎來前所未有的十三州同時豐收?
有識之士皆知,當今天下能有這般君臣為民,萬民齊心的盛況,全源於一人.她不但終結了亂世,也撫平了人心中無窮紛亂的雜念,讓大漢十三州的所有人以無比純粹,誠實的心聯結在一起,迸發出如春雷般的力量.
而新生漢朝能免於秦漢建國之初的邊患,鮮卑南蠻等國心悅誠服,連年朝拜,也是她的功勞.
只是,這個為新漢盛世打下堅實基礎的人,已經離開大漢萬民兩年多了.
斯人已去,其志仍存,激勵著這個新生的朝代在正確的道路上堅實地前行著.
然而,盛世雖好,終究風平浪靜,令百姓們有時茶餘飯後閒聊之際,找不到多少引人矚目的話題.與當初戰亂時的金戈鐵馬,高潮迭起,不可同日而語,也算是一個缺憾.
正因為如此,這一天的淮河岸邊,密密麻麻地聚集了數萬熱切的民眾.今天在這裡,將會發生一件足以載入史冊的大事.
所有人的目光都聚集在一面看似不起眼的堤防之上.這段堤防北側擋住了淮河的滔滔水流.而正對著堤防的一處高地上,整齊地排列著二十多台霹靂車.
人群最前端是一對衣著華服的男女.男子面目慈和,女子則眉宇間透著股令人心折的英氣.
“陛下,皇后,吉時已到!”一個傳令兵俯身來報.劉禪和星彩對視一笑,當即吩咐下去,兩側的傳令兵齊刷刷地揮舞起令旗.
此刻歡呼聲已經一浪高過一浪地響徹在圍觀的人群之中.他們注視著霹靂車一齊開砲,傾瀉如雨的石彈精確命中了堤防.下一刻,雪白的浪花便從決開的堤防奔涌而下,湧入南邊又寬又深的河道之中.
震天響徹的歡呼聲已淹沒了淮河兩岸.無數民眾皆為自己有幸目睹大運河的全段竣工而興奮不已.
望著周圍的一派興高采烈,劉禪感慨地對星彩說道:”如果妹妹在,
能看到這一幕,可不知有多高興!”
星彩若有所思地道:”是啊,當年清妹在這裡血戰過司馬懿三個月,便為了救助淮河水患災民.如今大運河竣工,淮河之水能分流入長江,正是對水患的根除,可惜今天清妹不在.”
劉禪見妻子臉上露出惆悵之色,溫暖一笑道:”別想那麼多了,當年妹妹離去的時候,我們不是便已經下定決心,要努力地照著妹妹的願望去做的嗎?這兩年,多虧你這麼辛苦地陪伴我將國家治理得這麼好,妹妹看到的話,一定會非常歡喜的.”
星彩報以嫣然一笑:”最辛苦的是你,但是才過了兩年,可別自滿哦!”
劉禪爽朗一笑:”有你在,我哪敢偷懶!既然運河通竣之事已了,我們便即刻啟程,接下來可是有天大的事情等著我們哪!”
星彩聞言,臉上露出難以抑制的興奮.她用力地點了點頭:”那就按照原計劃,明天便沿著這新通的運河南下,趕去建業吧.陸伯言丞相今早剛告訴我,
船隻已經準備好了!”
當下二人攜手猛地一握,立即轉身與民眾揮別.岸邊數萬百姓齊聲喝彩,“陛下萬歲”,“皇后萬歲”的呼喊聲久久不息.
值此大運河通竣的喜慶之際,不但是在淮安河邊,各方各地都在沸反盈天地談論此事.對於那些家住外地,來不及趕往淮安的百姓,茶館酒肆之地便是眾人談論的場所.
“俗話說新官上任三把火,我朝開基的頭三件大事可知是什麼?其一是三國歸一,其二是平定鮮卑,第三件大事,便是這大運河!”
壽春一家酒館中人頭攢動.許多人正圍住一個說書先生.他今天說的不是閒情野趣,卻是時下最熱門的運河通竣之事.周圍密密麻麻地圍了一大堆人,直聽得津津有味.
““話說這大運河可不簡單,自都城洛陽,引谷,洛二水始,循開陽渠入黃河,這一段稱永濟渠.再引黃河水經滎陽與汴水合流,復折向東南,經商丘入淮,這一段稱通濟渠.最後從淮安南下,經山陽,瓜州入長江,這一段稱山陽渠.這大運河總長三千餘里,縱連黃,淮,長江三水,河面縱寬數百尺,水勢之大,只有長江能與之相比,你們說,這是不是震爍千古的盛舉!”
眾聽眾轟然叫好,一個鄉紳叫道:”如此說來,以後江南鰣魚螃蟹,豈不是都能運到北方?”
說書先生拍案道:“說到點子上了,若這大運河只是外觀宏偉,那算得了什麼?
關節便是這運河有三大功勞,以後我等尋常百姓皆受用不盡啊!”
聽眾來了興致,七嘴八舌地問道哪三大功勞,
那說書先生猛拍一木,示意大伙兒安靜。
“其一,是治水之功。
須知黃淮連年泛濫,光靠高築堤岸如何能保得沿河平安?便如大禹治水的故事,其父鯀盜息壤封堵亦不能成功,須得疏浚才是治水良策。如今大運河正能疏導黃淮之水流入長江,奔流入海,
你們想,這可保了多少百姓的田園和生計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