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0頁
1932年2月中國新年前夕。日本宣布投降。同一天,日本天皇去世,井上准之助在家中剖腹自殺。
日本除了歸還台灣、琉球、半個庫頁島之外,還將賠付給中國2倍於歷年從中國得到的戰爭賠款。沒有錢的日本,最後被逼拿全國的礦產來還債。日本全國的礦產任由中國開產,十幾年之後,日本還完貸款,也成了無礦國家。經濟上也嚴重依靠中國,中國將重污染和低技術含量的工業不斷地往日本搬遷,日本成了中國的工業園區。
在經濟危機中表現出色的胡佛總統。兩屆期滿下台,羅斯福成為新一任總統。他一上台就改變了胡佛親中國的政策,他認為打敗了日本的中國將成為美國在太平洋上最重要的敵人。英國也感受到了中國的威脅。逐漸的疏遠了中國,與美國越走越近,他們想聯合起來制約中國在太平洋地區的發展。
張安樂自然不會坐以待斃。他與希特勒上台之後的德國走到了一起。德國的科技人才和強大的軍工技術對於中國是一個很好的補充,德國也需要中國這樣一個大國的支持。
1936年,經過十年的準備,中國頒布了正式的《中華民國憲法》。張安樂成為中華民國第一任正式總統。
兩個國家越走越近,終於在1938年簽訂了《中德同盟條約》。作為回應,英國和法國簽訂了同盟條約。緊接著波蘭、葡萄牙、加拿大、澳大利亞越來越多的國家加入到英法的陣容當中。中德也有義大利、土耳其、羅馬尼亞、保加利亞、匈牙利等國吶喊助威。
美國樂於看到這種情況,想像一戰那樣兩邊發財。
已經完成了兩個五年計劃的中國,無論是武器裝備的先進性和生產能力,已經遠超美國。來自德國和其他盟國的訂單讓中國的大小工廠開足馬力生產,一輛輛的坦克,一架架的飛機,源源不斷的從生產線往各個國家運去。
同時中國和德國改善和蘇聯的關係,簽訂了互不侵犯條約,這個時候史達林正忙著在國家大清洗,自然是不想招惹外敵。
1939年,9月1日,德國閃擊波蘭,同日英法對德宣戰,中國對英法宣戰,雙方的小弟,也都紛紛互相宣戰。
德國攻陷波蘭之後,向斯洛伐克動手。法國和英國人躲在馬奇諾防線後面,眼睜睜的看著波蘭落入敵手而沒有動作。南斯拉夫和希臘見此情形連忙宣布加入中德領導的同盟國,東面沒有對手的德國,轉而向西動手。攻下低地三國之後,向法國腹地一路狂奔。
中**隊同時出兵東南亞,英法在東南亞的部隊本來就少,中國又打著解放帝國主義殖民地的口號,得到了當地人的歡迎。
德國沒有讓敦刻爾克大撤退重演,英法的幾十萬部隊被殲滅。戰火從歐洲大陸消失,中國也已經拿下了東南亞向印度進攻。
1940年,中國攻占了南亞次大陸繼續向伊朗進攻。土耳其也開始向南攻擊英法的殖民地,義大利早就在非常大陸忙的不亦樂乎。
羅斯福的不作為讓美國人非常不滿,他只當了一屆總統就匆匆下台。新一任的總統杜魯門也沒有好的辦法,他並不想讓美國捲入這場戰爭,美國繼續實施自己的中立政策。
1941年,英、法在亞洲和非洲的殖民地全部被攻占。英國本土也每天遭受德國的空襲,最後也無奈投降。英國的領土只被允許保留大不列顛本土,北愛爾蘭和愛爾蘭合併,澳大利亞、加拿大也脫離了英國,大英帝國成為了歷史。
同一年,張安樂連任中國的總統。
希特勒決定對亞歐大陸最後的敵人蘇聯動手,中國從東面,德國從西面,土耳其從南面,三國同時動手,蘇聯三線作戰很快崩潰。
飽受壓迫的蘇聯人民甚至喜迎中德軍隊,這個位面的史達林在大清洗中更加瘋狂,因為他經常遭到暗殺,所以他認為所有的人都不可靠,大清洗的範圍和持續時間都擴大了。
蘇聯戰敗之後,蘇聯僅僅被允許保留一小部分領土。土耳其拿走了伏爾加河以南的地區和中國以烏拉爾河為界,德國拿走了現在的俄羅斯邊境以西的地區。中國拿走了烏拉爾山以東的地區,俄羅斯的領土一下子回到了400年前。
瓜分完了蘇聯,大家又將目光對準了中東地區,經過協商義大利將埃及給了土耳其,這樣土耳其又成了地跨歐亞非三大洲的國家。作為補償德國將法國的一部分割給義大利,就這樣歐亞非三大洲被瓜分完畢。至於歐洲的小弟們,則由德國擺平。
這場戰爭被稱為第二次世界大戰,第二次世界大戰並沒有波及中國的本土。中國在戰爭中接到了來自同盟國的大量訂單,並且獲得了大量的國土。面對的敵人比起德國和義大利要弱很多,可以說中國用最小的代價獲得了最大的利益。
1942年8月,中國在西北試爆了第一顆原子彈。
1942年10月10日,在北京召開了亞洲國家會議。之前被中國解放的朝鮮、越南、緬甸、泰國等等宣布加入中華聯邦共和國。張安樂被當選為第一屆共和國總統。
1943年中國試爆第一顆氫彈。
同一年第一台計算機誕生。
1945年中國的第一枚人造衛星升天。
1947年中國宣布退出中德同盟條約。世界成了中、德、美三強鼎立的局勢。
1952年,擔任兩屆總統的張安樂宣布不再擔任共和國總統,再他的堅持下,總統任期不得超過兩屆被寫入了憲法。
日本除了歸還台灣、琉球、半個庫頁島之外,還將賠付給中國2倍於歷年從中國得到的戰爭賠款。沒有錢的日本,最後被逼拿全國的礦產來還債。日本全國的礦產任由中國開產,十幾年之後,日本還完貸款,也成了無礦國家。經濟上也嚴重依靠中國,中國將重污染和低技術含量的工業不斷地往日本搬遷,日本成了中國的工業園區。
在經濟危機中表現出色的胡佛總統。兩屆期滿下台,羅斯福成為新一任總統。他一上台就改變了胡佛親中國的政策,他認為打敗了日本的中國將成為美國在太平洋上最重要的敵人。英國也感受到了中國的威脅。逐漸的疏遠了中國,與美國越走越近,他們想聯合起來制約中國在太平洋地區的發展。
張安樂自然不會坐以待斃。他與希特勒上台之後的德國走到了一起。德國的科技人才和強大的軍工技術對於中國是一個很好的補充,德國也需要中國這樣一個大國的支持。
1936年,經過十年的準備,中國頒布了正式的《中華民國憲法》。張安樂成為中華民國第一任正式總統。
兩個國家越走越近,終於在1938年簽訂了《中德同盟條約》。作為回應,英國和法國簽訂了同盟條約。緊接著波蘭、葡萄牙、加拿大、澳大利亞越來越多的國家加入到英法的陣容當中。中德也有義大利、土耳其、羅馬尼亞、保加利亞、匈牙利等國吶喊助威。
美國樂於看到這種情況,想像一戰那樣兩邊發財。
已經完成了兩個五年計劃的中國,無論是武器裝備的先進性和生產能力,已經遠超美國。來自德國和其他盟國的訂單讓中國的大小工廠開足馬力生產,一輛輛的坦克,一架架的飛機,源源不斷的從生產線往各個國家運去。
同時中國和德國改善和蘇聯的關係,簽訂了互不侵犯條約,這個時候史達林正忙著在國家大清洗,自然是不想招惹外敵。
1939年,9月1日,德國閃擊波蘭,同日英法對德宣戰,中國對英法宣戰,雙方的小弟,也都紛紛互相宣戰。
德國攻陷波蘭之後,向斯洛伐克動手。法國和英國人躲在馬奇諾防線後面,眼睜睜的看著波蘭落入敵手而沒有動作。南斯拉夫和希臘見此情形連忙宣布加入中德領導的同盟國,東面沒有對手的德國,轉而向西動手。攻下低地三國之後,向法國腹地一路狂奔。
中**隊同時出兵東南亞,英法在東南亞的部隊本來就少,中國又打著解放帝國主義殖民地的口號,得到了當地人的歡迎。
德國沒有讓敦刻爾克大撤退重演,英法的幾十萬部隊被殲滅。戰火從歐洲大陸消失,中國也已經拿下了東南亞向印度進攻。
1940年,中國攻占了南亞次大陸繼續向伊朗進攻。土耳其也開始向南攻擊英法的殖民地,義大利早就在非常大陸忙的不亦樂乎。
羅斯福的不作為讓美國人非常不滿,他只當了一屆總統就匆匆下台。新一任的總統杜魯門也沒有好的辦法,他並不想讓美國捲入這場戰爭,美國繼續實施自己的中立政策。
1941年,英、法在亞洲和非洲的殖民地全部被攻占。英國本土也每天遭受德國的空襲,最後也無奈投降。英國的領土只被允許保留大不列顛本土,北愛爾蘭和愛爾蘭合併,澳大利亞、加拿大也脫離了英國,大英帝國成為了歷史。
同一年,張安樂連任中國的總統。
希特勒決定對亞歐大陸最後的敵人蘇聯動手,中國從東面,德國從西面,土耳其從南面,三國同時動手,蘇聯三線作戰很快崩潰。
飽受壓迫的蘇聯人民甚至喜迎中德軍隊,這個位面的史達林在大清洗中更加瘋狂,因為他經常遭到暗殺,所以他認為所有的人都不可靠,大清洗的範圍和持續時間都擴大了。
蘇聯戰敗之後,蘇聯僅僅被允許保留一小部分領土。土耳其拿走了伏爾加河以南的地區和中國以烏拉爾河為界,德國拿走了現在的俄羅斯邊境以西的地區。中國拿走了烏拉爾山以東的地區,俄羅斯的領土一下子回到了400年前。
瓜分完了蘇聯,大家又將目光對準了中東地區,經過協商義大利將埃及給了土耳其,這樣土耳其又成了地跨歐亞非三大洲的國家。作為補償德國將法國的一部分割給義大利,就這樣歐亞非三大洲被瓜分完畢。至於歐洲的小弟們,則由德國擺平。
這場戰爭被稱為第二次世界大戰,第二次世界大戰並沒有波及中國的本土。中國在戰爭中接到了來自同盟國的大量訂單,並且獲得了大量的國土。面對的敵人比起德國和義大利要弱很多,可以說中國用最小的代價獲得了最大的利益。
1942年8月,中國在西北試爆了第一顆原子彈。
1942年10月10日,在北京召開了亞洲國家會議。之前被中國解放的朝鮮、越南、緬甸、泰國等等宣布加入中華聯邦共和國。張安樂被當選為第一屆共和國總統。
1943年中國試爆第一顆氫彈。
同一年第一台計算機誕生。
1945年中國的第一枚人造衛星升天。
1947年中國宣布退出中德同盟條約。世界成了中、德、美三強鼎立的局勢。
1952年,擔任兩屆總統的張安樂宣布不再擔任共和國總統,再他的堅持下,總統任期不得超過兩屆被寫入了憲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