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83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直到兵戈交接的聲音停止,一隊隊井然有序的士兵開始打掃戰後的燕京街巷,才有人打著膽子出門,打聽現在的情況。

  禮親王等人敗了,他們以為十多年過去了,曾經的雄鷹也該老了,誰知道江流威武不減當年,而且令他們沒想到的是朝陽公主居然旗幟鮮明地站在了江流那邊,帶著她的三千精銳,打得禮親王等人措手不及。

  這一場大戰折了不少皇室宗親,等重新上朝的時候,藺荀等人猛地發現,可以選擇的皇帝人選陡然少了大半。

  但是他們也沒辦法責怪江流,禮親王等人在沒有證據的情況下要打殺燕朝的忠臣,在明顯是死局的情況下,江流沒道理要束手就擒。

  “現在怎麼辦啊?”

  自那場血戰之後,將軍府的大門又閉上了,至於被擒的禮親王等人則是被丟到了宗親府,江流也沒有要殺他們的意圖,對方到底是什麼樣的想法,又讓人琢磨不透了。

  “要不——從宗親里再挑一個乖巧靈惠的孩子慢慢教?”

  有大臣提議,江流這會兒都沒有造反,顯然對這個位置沒想法啊。

  “可再挑一個,像廢帝那樣怎麼是好?”

  也有人反對,挑一個小皇帝風險太大了。

  “燕京發生了這麼大的事,風聲很快就會傳到邊關,羌族經過這些年的休養生息已經蠢蠢欲動,要是讓他們得知燕京的內亂,恐怕馬上就會出兵試探了,新皇必須馬上確立,而且新皇的人選必然要選擇對羌族等小國部落有威懾力的。”

  藺荀一直沉默著,直到全場沉默了許久後才艱澀開口。

  之後他要說的話,違背了他幾十年來受到的忠君愛國的教育,讓他也不知道自己的做法是對,還是錯。

  “現在皇室和江將軍已經是不死不休的結局,不論擁立哪個皇帝,必然都容不下江將軍,而為求自保,江將軍也不會束手待斃,既然這樣,為何不直接擁立江將軍呢?”

  藺荀的話引起了一片譁然,他這話是什麼意思,讓江流當皇帝,不就是支持謀逆造反嗎?

  “江將軍的名字威懾羌族,一旦江將軍登基,羌族必然不敢輕舉妄動。”

  似乎是為了安慰自己,藺荀又補充了這麼一句話,“而且江將軍的結髮妻子是朝陽公主,只要朝陽公主的子嗣被立為太子,燕朝,依舊有一半是屬於正統的。”

  “荒謬啊,藺荀,你什麼時候成了江流那廝的走狗!”

  “江將軍真的會願意稱帝嗎?”

  “我覺得還是另從宗室中選擇新帝為佳。”

  ……

  各種各樣的言論充斥整個房間,但不可否認,在經過激烈的心理鬥爭後,所有人都明白,藺荀的建議,對於現今的燕朝來說是最好的。

  ******

  藺荀帶著支持他的那些朝臣跪在了將軍府外,請江流擇日登基。

  第一天,江流沒有見他們,只是派人將他們勸散了。

  第二天,藺荀又帶著朝臣跪在了將軍府外,這一次又多了楊皇室的宗親,只是這些宗親多數都是宗室邊緣人物,自知奪嫡無望,加上之前那次內亂,楊皇室有點能力的王爺都折進去了,現在這些人只想搖頭擺尾,在江流登基前討好對方,避開日後的清算。

  這一天,江流又沒有見他們,依舊派人勸散了跪在門外的隊伍。

  朝堂之上的聲浪越來越大,連民間都開始有異動。

  普通老百信可不管誰當皇帝,他們只知道江流攝政的時候風調雨順,國泰民安,對方又是守衛燕朝邊疆的忠烈之臣,現在帝位空懸,楊皇室又挑不出一個可用之人,江流登基,也是名正言順的事。

  於是第三天開始,有普通百姓請命,跪求江流登基。

  這一次,江流沒在趕人,而是將藺荀請了進去。

  兩人密談了半個時辰,等藺荀從將軍府出來時表情如釋重負,也有幾分感動和慚愧,門外守著的人將他團團圍住,從他口中得知了江流願意登基的消息。

  “江將軍志不在此,此番稱帝,只為萬民罷了。”

  藺荀長長嘆了一口氣,這樣忠心耿耿之人,當初他為什麼會誤以為對方野心重,是奸佞之輩呢?

  此次對方稱帝,雖然是因為他們的懇求,可歷史記載必然會寫到江流的江山是從楊皇室手中奪過來的,到時候也不知後人會如何評價,對方是為了萬民,犧牲了自己的名望啊。

  藺荀再次感嘆,等會兒他得去史官家裡坐一坐,不能讓後人誤會了江將軍。

  新帝登基,有許多繁瑣的禮儀,江流還不是正統皇室繼承人,要處理的雜事也就更多了,藺荀等人很快就忙碌起來,處理這堆麻煩事。

  *****

  “太后,江將軍、江將軍要稱帝了!”

  崇和宮中一掃之前小皇帝親政的鬱郁之氣,整座宮殿沉浸在了一片歡喜雀躍之中。

  太后是誰,那可是江將軍傾心戀慕的人,對方為了太后守身如玉,身邊只有朝陽公主一個女人,現在江將軍稱帝,又會給太后怎樣的恩寵呢?

  不止崇和宮的宮人有這個想法,就連蕭茹意也是這麼想的。

  或許是身邊說類似話的人多了,或許是催眠的久了,蕭茹意早已忘了她退婚之前和江流的平淡關係,真將自己當成了他心裡難忘的那抹白月光。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