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75頁
原身並不是一個心機深沉的人,但他也有基本的思考能力,他知道皇室一直忌憚江家手中的兵權,從原身的祖父那一代起,皇室就有意收攏江家手中的勢力。
當初朝陽公主會被許配給原身,未必沒有裡應外合,削弱江家的意圖,只是不知道為什麼,朝陽沒有配合當時的皇帝,而朝陽的父皇,那個深謀遠慮的帝王也沒來得及做什麼,就駕崩了。
繼位的先皇遠比不上他的父親,加上又不是一個長命的,在位時期連朝堂上其他分散的勢力都沒有攏合到自己手中,但這並不妨礙他在位時期經常給原身下絆子,牽制原身勢力的發展。
原身明白,狡兔死,走狗烹,江家現在就是烈火烹油,鮮花著錦,不論繼位的是哪一個皇帝,都不會眼睜睜看著他手裡掌握那麼多兵權,權勢凌駕於皇權之上。
他想過要不要乾脆造反,只是這樣一來江家忠烈的名聲必然會毀去,而且他的妻子還是楊皇室的公主,他要造反,地位最尷尬的就會是他心愛的女人和無比疼愛的女兒。
他也想過要不要乾脆放權,可原身的兵權也不是靠虎符得來的,靠的是江家男丁的鮮血,靠的是全軍上下對江家的信任,對於原身手下那些兵來說,虎符還不如他一句話來的有用,這樣的情況下,原身即便放權歸隱,也不可能得到新帝的信任,相反,為了斬草除根,永絕後患,恐怕原身一家的性命都要受到威脅。
在這種情況下,原身想了一個折中的法子,那就是扶持一個傀儡皇帝,至少在對方親政前的十五年,自己不用擔心被皇帝忌憚針對,也不會被妻子埋怨他奪了楊皇室的江山。
原身的這個做法其實也是在逃避,所以當十五年過去,幼帝該親政的時候,矛盾就爆發了。
他給幼帝找了一個好老師,可惜幼帝天資不高,身邊又有許多有心人的慫恿,對他這個攝政大臣並不滿意,且幼帝的才能根本就擔不起這個位置,原身乾脆廢了幼帝,又立了一個新的皇帝。
為防止上一次的錯誤發生,這一次原身立了一個十三歲,已經顯露出天資的皇帝,在對方的偽裝下,原身相信他聰慧重恩情,又十分親近敬佩他這個大將軍王,只是再好的掩飾在對方開始接觸權利後都會暴露,原身很快就察覺到了新帝的勃勃野心和他對自己的忌憚懷疑。
於是這個皇帝又被廢了。
這一次,原身吸取了前兩次的教訓,乾脆將新立的小皇帝放在身邊親自照顧,一個和自己感情深厚的小皇帝掌權,自己全身而退的可能性就更大了吧。
當然同時原身也暗自發誓,如果這一次,新帝依舊容不下江家,那麼他就搶了楊皇室的江山,即便到時候妻子因為這件事怨他恨他,也好過全家的性命都終結在皇室手中。
只是原身失算了,三立兩廢,待他新立的第三任皇帝長成後,他已經不是當年威風凜凜的大將軍王了,正所謂英雄遲暮,原身老了,又只有一個女兒沒有傳承,軍營中早就有了不服他的聲音,加上這些年他行事太過張狂,卻又不肯真的反了楊皇室,那些忠心他的人看不到未來,也開始動搖各自的立場。
原身的失敗是註定的,他所有的能力都放在了戰場上,對於人心的琢磨遠沒有朝堂上那些老狐狸來的深刻,當斷不斷,必受其亂,原身一而再再而三的猶豫糾結,早已為自己的未來埋下隱患。
而最讓江流鬱悶的是原身從頭到尾都沒有問過自己妻子的想法,她是楊皇室的公主不假,可同時她還是他的妻子,他女兒的娘親,親族和女兒擺在一塊,朝陽會選擇哪一邊,原身真的知道嗎?
江流將杯中的酒水飲盡,然後垂眼看著桌子上的果盤,給人一種高深莫測的感覺。
“陛下是臣教導的,陛下能不能親政,老臣心裡自然有所衡量。”
藺荀聽了江流的話咯噔一聲,這奸人果然狼子野心,攔著不讓皇上親政,不過藺荀也沒辦法反駁江流的話,因為按照小皇帝的課業水平,確實還不到可以親政的時候。
但誰讓小皇帝親政才是正統呢,這天下早晚是要交到小皇帝手中的,還不如早一點讓他開始接觸,他也有精力,慢慢教導陛下。
“凡事都要有一個開始,陛下聰慧,想來不會讓將軍失望的。”
藺荀的眼神直勾勾地盯著江流:“難道將軍和太后一樣,都不願意看到陛下成長起來?”
這一次不成功也沒有關係,太后和江流的狼子野心必須要傳出去,他倒要看看,江流能攔一次,還能不能攔兩次、三次……即便他是功名煊赫的大將軍王,恐怕也難堵天下悠悠之口。
“藺大人能夠保證?”
但出乎藺荀的預料,江流雖然不情願,但最終還是鬆口了。
“老臣自然能保證。”
藺荀一時間不知道江流的葫蘆里賣的是什麼藥,可既然江流鬆口,他趕緊抓住話柄,逼著江流允諾放權。
“那好。”
江流站起身,魁梧的身形在這一刻格外高大,隱隱透露著曾經沒有的威懾力,倒比此刻坐在皇位上的小皇帝更像是一個帝王。
“臣身體不適,恐怕要在家修養一段時日,請陛下太后恕臣失儀了。”
說罷,江流拂袖而去。
這是——成功了!
當初朝陽公主會被許配給原身,未必沒有裡應外合,削弱江家的意圖,只是不知道為什麼,朝陽沒有配合當時的皇帝,而朝陽的父皇,那個深謀遠慮的帝王也沒來得及做什麼,就駕崩了。
繼位的先皇遠比不上他的父親,加上又不是一個長命的,在位時期連朝堂上其他分散的勢力都沒有攏合到自己手中,但這並不妨礙他在位時期經常給原身下絆子,牽制原身勢力的發展。
原身明白,狡兔死,走狗烹,江家現在就是烈火烹油,鮮花著錦,不論繼位的是哪一個皇帝,都不會眼睜睜看著他手裡掌握那麼多兵權,權勢凌駕於皇權之上。
他想過要不要乾脆造反,只是這樣一來江家忠烈的名聲必然會毀去,而且他的妻子還是楊皇室的公主,他要造反,地位最尷尬的就會是他心愛的女人和無比疼愛的女兒。
他也想過要不要乾脆放權,可原身的兵權也不是靠虎符得來的,靠的是江家男丁的鮮血,靠的是全軍上下對江家的信任,對於原身手下那些兵來說,虎符還不如他一句話來的有用,這樣的情況下,原身即便放權歸隱,也不可能得到新帝的信任,相反,為了斬草除根,永絕後患,恐怕原身一家的性命都要受到威脅。
在這種情況下,原身想了一個折中的法子,那就是扶持一個傀儡皇帝,至少在對方親政前的十五年,自己不用擔心被皇帝忌憚針對,也不會被妻子埋怨他奪了楊皇室的江山。
原身的這個做法其實也是在逃避,所以當十五年過去,幼帝該親政的時候,矛盾就爆發了。
他給幼帝找了一個好老師,可惜幼帝天資不高,身邊又有許多有心人的慫恿,對他這個攝政大臣並不滿意,且幼帝的才能根本就擔不起這個位置,原身乾脆廢了幼帝,又立了一個新的皇帝。
為防止上一次的錯誤發生,這一次原身立了一個十三歲,已經顯露出天資的皇帝,在對方的偽裝下,原身相信他聰慧重恩情,又十分親近敬佩他這個大將軍王,只是再好的掩飾在對方開始接觸權利後都會暴露,原身很快就察覺到了新帝的勃勃野心和他對自己的忌憚懷疑。
於是這個皇帝又被廢了。
這一次,原身吸取了前兩次的教訓,乾脆將新立的小皇帝放在身邊親自照顧,一個和自己感情深厚的小皇帝掌權,自己全身而退的可能性就更大了吧。
當然同時原身也暗自發誓,如果這一次,新帝依舊容不下江家,那麼他就搶了楊皇室的江山,即便到時候妻子因為這件事怨他恨他,也好過全家的性命都終結在皇室手中。
只是原身失算了,三立兩廢,待他新立的第三任皇帝長成後,他已經不是當年威風凜凜的大將軍王了,正所謂英雄遲暮,原身老了,又只有一個女兒沒有傳承,軍營中早就有了不服他的聲音,加上這些年他行事太過張狂,卻又不肯真的反了楊皇室,那些忠心他的人看不到未來,也開始動搖各自的立場。
原身的失敗是註定的,他所有的能力都放在了戰場上,對於人心的琢磨遠沒有朝堂上那些老狐狸來的深刻,當斷不斷,必受其亂,原身一而再再而三的猶豫糾結,早已為自己的未來埋下隱患。
而最讓江流鬱悶的是原身從頭到尾都沒有問過自己妻子的想法,她是楊皇室的公主不假,可同時她還是他的妻子,他女兒的娘親,親族和女兒擺在一塊,朝陽會選擇哪一邊,原身真的知道嗎?
江流將杯中的酒水飲盡,然後垂眼看著桌子上的果盤,給人一種高深莫測的感覺。
“陛下是臣教導的,陛下能不能親政,老臣心裡自然有所衡量。”
藺荀聽了江流的話咯噔一聲,這奸人果然狼子野心,攔著不讓皇上親政,不過藺荀也沒辦法反駁江流的話,因為按照小皇帝的課業水平,確實還不到可以親政的時候。
但誰讓小皇帝親政才是正統呢,這天下早晚是要交到小皇帝手中的,還不如早一點讓他開始接觸,他也有精力,慢慢教導陛下。
“凡事都要有一個開始,陛下聰慧,想來不會讓將軍失望的。”
藺荀的眼神直勾勾地盯著江流:“難道將軍和太后一樣,都不願意看到陛下成長起來?”
這一次不成功也沒有關係,太后和江流的狼子野心必須要傳出去,他倒要看看,江流能攔一次,還能不能攔兩次、三次……即便他是功名煊赫的大將軍王,恐怕也難堵天下悠悠之口。
“藺大人能夠保證?”
但出乎藺荀的預料,江流雖然不情願,但最終還是鬆口了。
“老臣自然能保證。”
藺荀一時間不知道江流的葫蘆里賣的是什麼藥,可既然江流鬆口,他趕緊抓住話柄,逼著江流允諾放權。
“那好。”
江流站起身,魁梧的身形在這一刻格外高大,隱隱透露著曾經沒有的威懾力,倒比此刻坐在皇位上的小皇帝更像是一個帝王。
“臣身體不適,恐怕要在家修養一段時日,請陛下太后恕臣失儀了。”
說罷,江流拂袖而去。
這是——成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