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謫仙是你的風采,灑脫是你的豪邁,手握紙筆,你暢想未來。你意氣風發,少年得志,欲圖在那朝堂大展拳腳,施展抱負,最終到底是灰了心意,斷了念想,你的夢想,從此,便是四方。

  萬水千山,從此留下你的足跡,也留下你的詩篇。

  從此,就有了,「飛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銀河落九天」的《望廬山瀑布》,有了「兩岸猿聲啼不住,輕舟已過萬重山」的《早發白帝城》,有了「孤帆遠影碧空盡,唯見長江天際流」的《送孟浩然之廣陵》,有了「誰家玉笛暗飛聲,散入春風滿洛城,此夜曲中聞折柳,何人不起故園情」,有了「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盡還復來」。

  好了,我寫的就是這些了。」

  李同說完,站在一邊,老齊並沒說過讓他下去,而是接著說道:「那下一個人,就是你了,李洛水,上來讀一下你寫的內容吧!」

  李洛水,長相清秀,皮膚白皙,比起李同的性子來,活躍了不少,擅長吹牛,以他文靜的外表下,實在有些天差地別。

  可能是神遊天外,等旁邊的同桌提醒了一下,這才慢騰騰地走上講台,走到李同方才的位置上。

  「李白,是我國唐代著名的詩人,少年時期就有神童的美譽,小時候就聰明過人,熟讀先賢文章詩篇,是一個天才的詩人。後來長安遇到詩人賀知章,兩人興趣相投,得賀知章跟玉真公主的推薦,進入朝堂,玄宗喜好他的文采,留他在宮中為翰林,卻不是讓他為政治服務,只是飲酒作樂助興而已。後因高力士跟貴妃的擠兌,政治抱負不能施展,決然離開朝堂。

  寄情山水,到過很多地方,留下很多的詩篇,與詩聖杜甫交好。李白的一生經歷都頗為傳奇,一生渴望為國家展現自己的才能,卻是求而不得,只是留下了大量的詩篇供後人敬仰。我的就是這些了。」

  李洛水說完,老齊並不急著點評,而是看著台下的人,來了一句:「 安逸,你來就他們兩個的內容點評一下吧!」

  老齊話這麼一說,李同內心一下子緊張起來,看向安逸的位置,眼神充滿著期待。

  他會說些什麼呢?又會怎麼點評呢?

  ☆、第二十三章  偷照片

  不知道他是要用怎樣的話來評價自己剛才的表現呢?

  好,還是壞,他一向不怎麼注重的這些,如今卻沒來由的讓他有些緊張,是什麼時候開始,自己變得這麼的患得患失了?

  緊張是沒用的,該面對的還是要面對,安逸的神色如常,起先他是側靠在牆邊的桌子上,有些慵懶,並沒急著站起來,在眾人的目光中,慢騰騰地站起來,李同看著他,安逸也是看過來,微微一笑。

  至於安逸的結論,想來也是偏於李洛水的。李洛水是跟祁文寇一個宿舍的,安逸跟祁文寇走得近,也跟那一宿舍的人走得近,又同是籃球愛好者,李同不得不承認,在這些方面,與安逸的熟絡度,他是比不了李洛水的。

  安逸清了清嗓子,看著講台上兩個人,包括老齊,很是自如地開口:「我感覺是李同寫的比較好。」

  首先,安逸的第一句話一處,李同的心裡一下子猛漲起來,這算是一種誇讚嗎?反正挺受用的,當然,他更期待這人接下來的評價。

  「我們都是從小到大學習李杜的事,對李白的生平事跡最為了解。李同同學能夠通過優美的文字將我們知道的這些,我想是難能可貴的,並且從這些內容里,我能感受到他對唐詩的一種熱愛,對美的一種追求。」

  安逸只是隨口一說,李同卻是認認真真聽進了心裡,以往,他也被很多人誇過,為什麼從來沒有一個人像他這樣讓自己耳紅心跳呢?

  是中暑的徵兆麽?也不是夏季啊!

  這麼冷的天,要說中暑,鬼才信呢!

  不知道安逸跟阮杏的戀愛談了多久,就那麼悄無聲息地結束了,從一開始,到結束,知道他們在一起過的人並不多,李同恰好是其中的一位。

  兩個人 ,從最開始相處的淡漠,到結束後的淡漠,不過一種是不曾熟悉的距離感,一種是深到骨髓里的疏離。

  看著兩人的關係漸行漸遠,不知為什麼,李同心裡高興到了極點,像是壓在心底的石頭被人挪移開來,這是心災樂禍嗎?

  明明跟自己沒什麼關係,自己怎麼會沒來由的這單快感呢?

  什麼時候自己也變得這麼腹黑了?還是說本來就是如此,直到現在才有所發現?

  可是又能怎樣?課本里的內容枯燥無味的很,讓李同恨不得將它撕成稀巴爛。

  想是這麼想的,要是真的讓他去撕,嘖嘖,還是算了吧。

  很長一段時間,李同跟安逸沒說過一句話,李同向來是內向的性格,讓他主動跟人打招呼,那還不如讓他去登珠穆朗瑪容易些,而安逸,兩個人平時的交集並不多,自然無話可說。

  只是安逸,他的性格開朗,學習也是不差,跟幾位任課老師,包括宋宇的關係熟絡的很,就是在課堂上,時不時跟老師開個玩笑,活躍下課堂氣氛,吸引著別人的目光。

  這個時候,李同就這樣看著,越發覺得這人挺有意思,越發想跟這人熟悉起來,去了解這個人。

  到底還是內心太怯弱,在所有人的眼中,似乎除了跟自己室友還有幾個朋友,李同的存在感不怎麼明顯。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