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9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讓她不要將這一世的憤怒帶到下一世去。

  但這家人的兒媳婦卻是個厲害角色,在給他們家生了三個孩子後,家裡錢財逐漸也是她拿捏在手裡,老人性子好,向來與人為善,和睦親鄰,誰管家誰拿著錢,她並不在意,既然兒媳想要管家,那就交給她好了。

  可萬萬沒想到,時間久後,一個人的本性機會逐漸露出來。

  逐漸的,鄰居開始經常會聽見這個兒媳大聲辱罵自己的婆婆,有次鄰居晚上上完夜班,凌晨兩點回到家還看見婆婆站自家門口,低著頭靠著牆,像做錯事的孩子一樣在偷偷抹眼淚。

  見有人來了趕緊背過身去偷偷擦乾眼淚,等鄰居上前詢問為什麼在門外不回家時,還說是自己睡不著四處走走。

  沒說兩句,門從內打開,就見明顯是睡到一半聽到門外有動靜起來開門查看的兒媳婦,一臉陰冷的站在門口,瞪了鄰居一臉後扭頭就不耐煩的看向老人,“半夜三更不睡覺在外面站著裝鬼啊!還不滾進來睡覺!”

  婆婆連連點頭,低頭進去之前還不忘從鄰居尷尬的笑了笑,很小聲的說了聲“謝謝啊。”

  這才進屋。

  兒媳婦當著鄰居的面一把將門狠狠關上,隔著門都能聽見從裡面傳來的亂罵,“老不死的你不睡覺去廚房幹什麼?餓?!今天難道沒給你吃的嗎?!餓什麼餓,給你吃都是浪費……”

  罵罵咧咧的聲音,直到吵醒了男人,充滿睡意的吼了一聲後,兒媳婦才罵罵咧咧的拖著拖鞋往臥室走。然後是一聲重重的關門聲。

  鄰居站在門外,直到聽見裡面有很小聲的碗筷磕碰聲後,才鬆了口氣轉身回自己的房子,一面嘆氣搖頭,一面進屋休息。

  都說養兒防老,可要是養了這麼一個軟到看著自己親媽這樣被蹉跎的兒子,還不如不養。

  老人信佛,家裡的一尊白瓷觀音從她年輕時就供奉到現在。以前每天都會給白瓷觀音換上新鮮的水果和花。但自從被兒媳婦兒教訓後,現在也只能供奉清水,和每天買菜路過野地時,摘采的野花野草了。

  但哪怕簡陋,卻依舊保持著該有的儀式感。

  每次禮佛時,兒媳婦兒都會在一邊磕著瓜籽兒,一邊依靠在門邊酸言酸語,“你天天拜佛,也沒見她有保佑你,還拜什麼拜。”

  一般這種時候老人都不會多話,只靜靜做完功課後,笑著點點頭,轉身去廚房拿掃帚簸箕,將兒媳婦隨意吐在地上的瓜子殼打掃乾淨。

  而兒媳婦見了,冷哼一聲後拎上皮包就出門去打麻將了。

  兒媳刻薄,兒子不管,三個孫子也跟著有樣學樣不會是什麼好東西。

  這麼多年看不下去的鄰居幫忙吵過,居委會、警局調節過,但最後的結果都是老人受到更不好的待遇。

  甚至有鄰居說,在菜場碰見同樣來買菜的老人時,伸手抬腕之間有看見被棍棒之類打過的淤青。偏老人卻說是自己撞的,神情可憐由畏縮。似乎很擔心大家上門理論,結果是自己再被兒媳婦磋磨。

  這世間,不平的事實在太多了。每一個家庭,每一個人都有屬於他自己的痛苦和磨難。有些人選擇去面對,去挑戰,去捍衛弱者。

  而有些人選擇沉默、息事寧人,閉上雙眼不看這些。

  總之,無論老人的事曾經如何,中間又發生了什麼曲折,但現在周遭鄰居也漸漸的選擇了沉默和閉上雙眼,假裝自己看不見這些。

  等大家似乎閉上眼太久,都快忘記有這件令人無比鬱悶的糟心事時,再次傳來的就是老人意外身亡的消息。

  錯愕過後,比起平時對逝去之人的遺憾和嘆息,對老人,眾人的反應卻更多的是鬆了口氣。

  ……走了也好,免受蹉跎。

  只希望下輩子,不會再遇見像她兒媳婦、兒子這樣不孝的東西!

  雖暗地裡沖這家人吐唾沫,但想到老人身前所以生前相熟的街坊還是上門弔唁,卻沒想到恰好遇見兒媳婦正叫了人趕緊下葬。

  爭執之間兒媳婦無意退後碰掉了白瓷觀音,佛像咕嚕嚕滾下來,恰好壓倒了放在下方的老人遺像,但也因為這一阻,讓白瓷觀音並沒掉落在地。

  眾人繼續爭吵,並無人去關倒在那裡的觀音。

  最後依舊是兒媳婦取得了勝利,她成功的將老人弄走,而這個房子,也終於屬於他們一家人的了。

  感覺整個空間都變大了許多,空氣中都沒老人的難聞氣味的兒媳,破天荒的去廚房拿了掃帚簸箕將客廳掃乾淨。拿了錢包打算出門買點兒好的“慶祝”一下時,卻無意看見了還倒在那兒的白瓷觀音。

  嫌棄的撇了撇嘴後,將觀音像隨手重新立好,拿上包轉身出門。

  門一關閉,房內只留寂靜一片,陽光從客廳窗外透進來,斜斜照在白瓷觀音慈眉善目的臉上,如水紋一樣的紋路從佛尊臉上移開。

  似並無任何不同,但。剛才還斂眼低垂的白瓷觀音,此時細看,卻會發現她已經閉上了雙眼。

  ——觀音閉目,不救世。

  老人離開的第十四天後,是鄰居察覺不對,兼之聞到有怪味傳出來後,才終於選擇了報警。

  等警察來強行打開隔壁人家時,所有人都被迎面而來的腐臭味熏得當場吐了出來,而房間內,從地板到牆面都血紅一片,就連天花板上都沾了細小的肉塊。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