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4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工程量相當的大,還沒有任何工程機械,全靠戰士們用鐵鍬、軍鎬完成。好在有一條橫亘前沿前的淺溝可以利用,減少了土方量,否則我手頭的人馬光挖這個防坦克壕就得半個月左右的時間。

  障礙物的製做也費了很多心思,團里運送上來的鐵絲網、防坦克三角錐、菱形矩馬、鹿砦等數量太少,與障礙場設置的要求差的太多,而且全靠軍工人力背負,時間緊任務重,一個個比驢還辛苦,背著五六十公斤的東西還要攀爬陡峭的山路,還要與遍地的地雷做鬥爭,上來一趟人就累得快吐白沫子,想死的心都有。

  原來敵人陣地前側設置了大量屋脊形、蛇腹形、二列樁、三列樁鐵絲網,可被我們梳頭犁地式的炮火覆蓋、火箭掃雷和工兵破障之後,這些東西早炸得面目全非,根本無法利用。

  唯一充足的是各種地雷較多,什麼防坦克地雷,防步兵踏雷、跳雷、拌雷、定向雷各式花樣應有盡有,還是老問題,需要軍工同志一趟一趟的往山上運。

  團里得到的敵情通報進一步探明,集結的敵人中有坦克部隊和裝甲步兵,編制什麼的都跟我們師差不多,更證明了我首先設置障礙物挖防坦克壕的先見之明和重要的實戰意義。團里馬上又調上來六個連隊輪番上陣幫我們構築工事,設置障礙,重點是挖防坦克壕。師工兵營築城連和團工兵連也上了山,儘管大型工程機械上不來,但他們構築工事和設置障礙的質量速度及豐富的經驗都給我們負責防禦的連隊提供了極大幫助。

  人手一多,我的想法也隨之增多,為了能有效阻擊敵坦克和裝甲車等裝甲目標,除了設置一道防坦克壕外,我又結合地形,設計了傳統打坦克的網狀陣地。這個網狀陣地頗費了些功夫,我研究了很長時間,終於有所創新,就是將網狀陣地設置成帶蓋的類似陷井的方式,還在陣地周圍預先設置了無炮和四0火箭筒基本、預備發射陣地,除了利用網狀陣地將敵人坦克陷住使其不能動彈,還要用火力將其擊毀。

  看過一本YY軍文居然把網狀陣地當成伏擊敵人步兵了,描述的還挺象,什麼諸葛亮八卦陣八陣圖,什麼魚網狀的一塊一塊的比蜘蛛網還密跟迷宮一個原理,幾個敵人據說也跟他們一樣是什麼特種兵進了陣地立馬蒙圈,又是使用GPS全球地位系統,又是使用紅外頭盔,連遊戲裡的鷹眼都搬出來了。

  媽的,不懂就別瞎寫,也別瞎YY,打仗不是遊戲來不得半點YY,鄭重的說一聲,網狀陣地確實象迷宮一樣,有點類似的原理,但不是對付單兵的,那是打坦克專用的陣地,挖的很深很寬,有防坦克壕的功能還能讓敵坦克進去後立馬蒙圈無法行動。

  小扯了一把,還是繼續說我們的障礙設置,這個對防禦作戰來講非常重要,只要是常規戰爭中的防禦戰,設置雷場和障礙場就是一項必備的工作。我們在前沿前的障礙場內設置了大量地雷,形成雷中有障,障中有雷,即炸坦克又炸步兵、工兵的防步坦混合障礙區和防步坦混合雷場。

  具體說來,從我陣地方向向前延伸至前沿前分別設置了四道障礙。第一道就是以防坦克壕為主體的溝狀障礙,後側是網狀陣地,在網狀陣地的兩側分別預設了火力伏擊區,除了發揚無炮和四0火箭筒等反坦克兵器外,還構築了機動布雷的前出交通壕,戰鬥中步兵可以隨時前出至網狀陣地和防坦克壕周圍實施機動布雷。同時,還預設了警戒陣地,主要是對敵人保持監視,戰鬥中首先以火力打擊企圖破障排雷的敵工兵,為全連報信。

  第二道是火障,我們為了掃清前沿的射界,將大量的樹木植被砍下,這些易燃的樹木和植被都被廢物利用,除了障礙場上需要的防坦克樁,大部分都堆在那條反坦克壕的後側和兩翼,壕底也鋪上乾草澆上汽油,網狀陣地的周圍和陣地內也鋪設了大量的樹木,全是澆上汽油,用火對付坦克、裝甲車是最好的辦法,對付敵步兵就更不用說了,只要他們敢往火里鑽,定要他立馬成燒雞,小**恐怕都得燒個去根變成炭狀物。當然直升機發射反坦克飛彈和火箭彈專打坦克頂蓋是最佳的辦法,可惜咱們那時候裝備差,還沒有編制陸航直升機,也就沒有那套空對地的武器裝備和戰術打法。

  第三道是雷障,這個最好理解,主要就是大量的不規則的防坦克、防步兵地雷。前沿前共設了三個雷場,前二後一,前邊兩個都是正面達三百米左右,縱深二百米左右的寬大雷區,主要是針對山地地形來說,如果在平原地或者沙漠地形上,這兩個雷場只能算是小型雷區了。

  第四道是混合障礙區,三個雷場中的一個就混合設置在這裡。最前面是一排反坦克水泥樁,全部取自敵人陣地上被炸壞的鋼筋水泥,這把變廢為寶,經過改裝後都利用上了。第二排是反坦克三角錐,這種制式器材數量不多,所以集中使用,這東西對付坦克還是很管用,不管怎麼翻騰都是尖朝上,使敵人的坦克、裝甲車遇上就無可奈何只能繞著走,還不容易爆破,按照坦克的履帶寬度縱深梯次配置,間隔距離較大,得一個一個的安裝炸藥才能毀掉,想一勺燴來個集團爆破那是不可能的,而且附近還有我們的步兵維護警戒這些障礙物,只要敵工兵或步兵接近破障,肯定得先挨一頓子彈和手榴彈。第三排是鐵絲網,具體來說還細分為三排,前有蛇腹形鐵絲網,中間是二列樁、三列樁鐵絲網,最後是屋脊形鐵絲網,三排鐵絲網中間還混夾著菱形矩馬和鹿砦,每幾個障礙之間都預設防步兵跳雷、拌雷、踏雷,還有大量的子母雷專門對付排雷的工兵。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