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1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挺能白話,不愧是搞政工的”我心裡嘀咕,耳朵卻絲毫不敢放鬆,端坐著仔細靜聽,一臉虔誠。

  從指導員的介紹,我基本上了解了本連的主要概況。這可不是吹出來的連隊,全團僅有的兩個“紅軍連”,就有我們連一個,而且是集團軍有名的軍事訓練“尖子連”,連史極其輝煌,被上級授予“挖敵心臟的尖刀”、“開路先鋒”、“勝利鑰匙”等榮譽稱號無數,全連榮立集體大功三次,從“八一南昌起義”、第一次國內革命戰爭、抗日戰爭、解放戰爭直至抗美援朝,我們連歷經百戰,幾乎無役不從,經典的戰例數不勝數,就象連歌里唱的“殲敵秀水河,保衛太行山,破襲正太路,阻擊平型關突破清川江,勇奪飛虎山,激戰松骨峰,血染漢江南屢建奇功,我們是挖敵心臟的大功六連”,全連在戰爭年代湧現出戰鬥英雄上百名,有四次全連只打剩下不到十人的慘烈戰鬥經歷,保存在連隊榮譽室的戰旗傷痕累累。解放後六十年代全軍舉行的大比武,我們連也取得了優異成績與當時其他戰區的“神槍手四連”、“硬骨頭六連”等並駕齊驅不分伯仲。

  指導員講連史的時候好象變了一個人,生動形象,任何一個評書大師也沒他講的精彩,我在下邊聽的熱血時室內散發瀰漫的臭腳丫子臭汗漚在一起那味道一個**樣。

  這味道又難聞又刺鼻,普通的軍營聞不到,應該為戰鬥部隊訓練艱苦的連隊所獨有,沒有穿過軍裝甚至穿過軍裝而沒有在全訓連隊乾的人很難接受這種混合型的男子漢氣息,通常情況下都會捂住鼻子,承受力不強的還容易當場吐出來。哈哈,我可是覺得很親切,賤皮子似的聞慣了,習慣了,如果長時間聞不到該覺得不正常。

  久違了,多麼熟悉的“兵味”,哥們兒今天又一次親身體會,再一次來到戰士們中間。

  排長得和戰士們住一個屋,並沒有獨自的“排部”,這叫貫徹“五同”,即同吃、同住,同勞動。後邊還有“兩同”時間久遠,恕哥們兒忘記了,估計是什麼“同睡”、“同YY”之類,反正當時哥們兒就沒把那“五同”當回事,也沒認真去記,知道是和戰士同甘苦打成一片,自己住不了“單間”就那麼點事。

  三排的七、八、九三個班長都來到我住的九班,幾個戰士已經把我的內務整理好置於床上,其他物品也都擺放到位。戰士們看到三個班長在屋,也就知趣的離開,把時間交給新排長和老班長,也算是小型的見面會吧。

  我坐在屋裡僅有的一把椅子上,幾個班長不太好意思坐床,咱們部隊的規定,平時不允許做床,只能把床下的馬扎凳拿出來貼著床坐著,看著就比我矮上一截。

  終於有一把高高在上的感覺,不過我是從老山前線下來的,在前線與那些戰士們生死與共同甘共苦過,所以並沒有端什麼架子,還是按照預先想好的套路,跟幾個班長握手致意,簡單介紹,先聽聽排里的基本情況,把人認全了再說。

  第二卷 褐色土 第六章 威信

  “將者,智、信、仁、勇、嚴也”——《孫子兵法》

  《孫子兵法》中的第一篇《計篇》就提出了為將之道,把“智、信、仁、勇、嚴”總結成為將帶兵的“五德”,說的就是帶兵之人要有威信,才能讓人服從,才能令行禁止。

  我是小排長,用不著研究什麼為將之道,能把手下這二三十人鼓搗明白就成。

  可“麻雀雖小,五臟俱全”,別小看這二三十人,個個都有一付老豬腰子,個個都不是省油的燈,想在他們當中樹立威信還真就不太容易。由此我也體會到管理人真是天底下最難的事,誰要是能管好十幾個二十幾個人,都能給他們擺弄得服服貼貼心服口服,一門心思的跟著你干,那以後管理個百十人幾百人肯定不成問題,那可就不是一般人的水平嘍。

  僅僅和三個班長聊了不到十分鐘,我迅速發現了問題的嚴重性。三個班長都是超期服役的老戰士,年齡最小的比我還大半個月,軍裝也比咱多穿了大半年,軍中輩份都比我高。

  此種情況始料未及,我端著茶缸喝了口水,故意在嘴裡弄出領導特有的那種“滋”的一聲,還想“哼哈”的來兩句官腔。一聽他們報完輩份,立馬放下茶缸,“滋”完之後不再“哼哈”。

  媽的,先等等,別急著賣老裝逼,指導員叮囑的對,不能輕舉妄動,還得進一步觀察。第一步必須和這三個“老兵油子”搞好關係,爭取得到他們的強烈支持,必須把他們牢牢的控制在手裡,否則一個排的兵不會有誰聽我的。

  我確定了思路,馬上付諸行動。進屋時九班長馮曉給我上了顆煙,來而不往非禮也,我把一條從雲南帶回的慰問前線將士的“雲煙”打開,給了他們一人一盒。本來從前線帶回來了八條,給隊長、教導員、恩師孫主任、周主任、呂教員每人一條,隊裡同窗弟兄們分了兩條,就剩最後一條了,準備孝敬連長的,看來連長是沒這福份了,還是先把幾個班長拉攏住吧。

  我瀟灑的一盒一盒把煙扔到他們手上,幾個班長接過煙都被震了一下,沒想到這小排長有兩下子,還能弄到前線將士的慰問品。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