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說到此處,咱還得吹吹掌握的兵器知識,應該不僅僅是掌握知識的那麼簡單,咱可是經過嚴格的訓練成為操作“四0火”的高手,對此種武器有著深刻的使用體會,應該屬能力範疇。

  這東西需要單兵肩扛發射,火箭彈出膛的瞬間,伴隨著巨響,那聲音實在不是動靜,應該算是我這輩子聽到的最大動靜之一,跟炸雷似的,當然坦克炮什麼的動靜比這還大,但一般距離較遠,沒有這東西駭人。它就是在我們射手上肩膀上響,炸雷在肩上響是什麼感覺?臉麻是一定的,事先得張大了嘴,耳朵用棉花或彈殼堵上也無濟於事,實在受不了那種近距離的驚天動地的大轟隆。

  哥們兒把發射“四0火”擊發瞬間的情況總結為“震耳朵,撞眼睛,燎屁股”。射手摳動板擊後肯定會被震得一晃,向前猛一磕頭,眼睛很有可能撞到瞄準鏡上,而且面前一片煙霧,基本什麼也看不到,後邊的事更麻煩,筒尾會噴出長十米左右的火來,發射之前筒尾後側不能有人,射手也要擰著身子踞筒,使火箭筒與身體保持一定角度,否則屁股定然被燒,林小天那傻逼的褲子和褲衩就是沒有按照發射動作要領沒有保持好角度被燒沒的。

  火箭彈出筒後飛行的速度並不快,在夜間能清晰的看到飛行軌跡,流星似的飛向目標,彈體接觸目標後又是一聲爆炸後的巨響,這個聲音儘管很大,但距離射手有個幾百米所以是耳朵可以接受的聲響,對在戰場上被火箭筒命中的敵坦克或者火力點裡的人來說,這第二聲巨響恐怕就是他們這輩子聽到的最大動靜了。

  再說發射的破甲彈,很多作家們還有硬充內行的所謂磚家們都大呼特呼什麼爆炸,什麼巨烈的火光沖天。爆炸確實不假,但火光不沖天,那玩藝設計的好狠,打到目標表面形成高溫高壓的金屬射流,迅速將目標外部裝甲燃燒成一個只有大拇指粗的窟窿,高溫高壓的金屬射流就從那個窟窿進入坦克等裝甲目標內,將裡邊的乘員和儀器全部燒死燒壞,目標外型還能保持完好,不仔細看都不知道裡邊的人死了,坦克爆廢了。

  簡單說說此種武器的弱點,就是火箭彈“迎風偏”,風大的時候難以命中目標,需要事先判斷風的方向和風速,然後根據風向風速向相反方向調整修正瞄準點。

  第一卷 紅肩章 第十章 一炮成名

  本班一哥們兒劉立軍的卵子並不大,洗澡時大家爭相檢閱過,比鵪鶉蛋小好幾圈,甚至比林小天的那兩個黑啦吧嘰的球狀物還小。不過人家劉大卵子外號得的講究,是教員造勢幫忙做的廣告,一下讓劉大卵子聲名遠揚。

  說來話長,按照時間順序應該是大二以後發生的事。因為此人也愛白話,更愛與人爭辯,所謂的抬槓子之類,沒什麼實質性內容,動轍吵吵八火,大發劂詞,盡放一些漫無邊跡的空炮,“卵子長卵子短的”掛在嘴邊,諸如“卵子上串繩——扯蛋”等等,因而人送外號“劉大卵子”。

  劉立軍起初的外號只在班內使用,並無太大名氣。平時都是跟我們幾個“白話蛋”一起探討閒事,什麼高跟鞋是中國人發明的,清朝宮女們穿的就是世界上最早的高跟鞋;什麼喇叭褲也是中國人發明的,敦煌壁畫上的飛天仙女們穿的就是標準的現代喇叭褲,外型絕對一致,只是選用布料不同而已等等。

  這小子好象很有民族自豪感,什麼事都願意扯到咱們的古老發明,除了沒把網絡說成是咱們魚民發明的以外,其他大部分科技成果都讓他在我們勤勞勇敢的祖先那找到了出處。

  按說我們兩想法差不多,可都愛抬槓子的破嘴讓咱們意見從來就沒統一過,於是彼此都在找各種機會打擊對方的囂張氣焰。

  “弟兄們,我又發現一個最新號外,西方的火箭是我們中國最先發明的,那幫外國孫子已經承認了,是從我們老祖宗‘帶響的弓箭’中得到啟發,雖然依據的是牛頓第三定律‘作用力和反作用力’其實跟咱們‘二踢腳’雙響炮一個道理沒啥兩樣”

  劉大卵子剛一報出號外,就遭到我的迎頭痛擊。

  “你還懂作用力與反作用力?你放屁也有反作用力,怎麼沒給你崩天上去?火箭的原理讓俺說最簡單,就是放屁原理,扯上‘二踢腳’雙響炮,你費不費勁?”其實我的觀點和他一模一樣,之所以反駁,就是為了抬槓子,沒有其他想法。

  “穆童,請你不要張口屁屁的,那東西不該從嘴裡往外冒,哥們兒不指望一屁上天,你小子還能一屁把地崩個坑?”

  “把地崩個坑那是地雷,不是你‘劉大卵子’,別長兩個黑卵子籽就他媽四處亂轉悠,冒充地雷。”

  我們的爭論最後總是進入人身攻擊,相當於沒屁捅嗓門子,閒的實在沒事幹。

  沒過幾天正好趕上炮兵課,咱們步兵專業重點學習營屬炮兵連裝備的“八二迫擊炮”、“八二無座力炮”以及“一00迫擊炮”。火炮的發射與后座就是地道的“作用力與反作用力”原理,也可以說成是我和劉大卵子白話的“屁崩原理”。

  劉大卵子突然來了精神,他的“大卵子”外號也就在那會兒推向全隊,一度衝出大隊走向全院,可謂一炮走紅。這廝成天捧著各種炮兵資料翻看,貌似對炮兵很有研究,這點大家都很清楚,我也不敢跟他過於較真,確實沒他懂行。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