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5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我為何要救?”火秋道人冷冷道。

  饒前芳一愣,沒想到出家人這麼冷對世人生死?

  “恩怨情結,你們造下的孽緣。我九龍派開派以來,一貫奉‘勿以化外道解當世結’為宗旨,這孽緣,留給茶陽人自己解決吧……”

  “但這饒若容為了給自己的師兄弟妹報仇而設下陰陽玲瓏局將全茶陽百姓陷入絕境,這般做法豈非已使用了‘化外道’來報仇?道長又豈能不管?”

  “她是塵緣中人,她布‘陰陽玲瓏局’的前因是十三兄弟與茶陽城的恩怨,她所用乃是‘當世道’,老道卻是這場恩怨的場外之人,老道管不著!”

  饒前芳長嘆口氣,“看來道長是不肯饒恕我茶陽一城百姓了!”

  “非不為,實不能!”

  饒前芳站起身來,哈哈大笑,笑得直流出眼淚。火秋道人看著他,饒前芳忽然翻腕,自袖袋中抽出一柄匕首,指向自己胸膛,厲聲說道:“我饒前芳愧對國家,愧對聖賢教誨,今日,願以一命換全茶陽百姓,只求道長成全!”

  火秋道人搖搖頭,“你一命怎麼換得茶陽四萬百姓性命?你一命怎麼換得十三兄弟性命?你一命豈能挽回你所做之錯事?”

  饒前芳仰天淚流,喃喃著道:“我身為一縣之令,當保一縣百姓,我饒前芳所做之事一心為公,只為保全茶陽百姓,如有半點私心,天打雷劈,永墮地獄,此心此情,惟天可表!”

  火秋道人怒斥道:“無恥!你明知聖人忠義之教而賣城求榮,寧為清廷一走狗。如此無恥之行,你尚大言煌煌,毫無廉恥!你為公不為私,難道就可將國家民族大義拋之腦後,讓一縣百姓剪髮結辮,躬身屈膝為一滿奴?你饒家祖宗臉面何在?我漢家尊嚴何在?”

  饒前芳毫不退縮,立即反擊:“古來文死諫,武死戰。臣子一死以求清名,一死容易,活著卻難,身負重任更不能輕易言死。史公可法守揚州,十萬揚州百姓隨史公生死,城破之日,滿城百姓盡遭滿狗屠戮。史公高義,前芳欽佩,但身為揚州父母官,將這一城百姓陷入死境,豈又是一個父母官所應為?十萬百姓鮮血成就史可法一人清名,這十萬清狗刀下冤魂,誰為之申冤?”

  “以死赴義,死得其所!後世後人,當銘記揚州十日,嘉定三屠,銘記揚州十萬赴義百姓忠義之行。揚州百姓當流芳千古,何謂冤死?你眼光淺薄,只見得保境安民的為官小義,卻不明家國民族大義。你叛敵投降,繼任茶陽縣令,這不是賣國求榮還能是什麼?”

  饒前芳厲聲說道:“若我降城保一縣百姓是我之錯,上天若有責罰,我饒前芳願一肩擔之,一力抗之,一身受之。若說我降城是為我饒前芳賣城求榮,下官絕不敢受此罵名,今日我只有一死以明志,只求道長揭開這茶陽城的詛咒。錯在我一人,切勿讓滿城百姓為我一人之錯盡遭屠戮!前芳感恩戴德,無以為報,唯有一死相求!”饒前芳說完,手中匕首已插向胸口,只是刀刃刺破肌膚卻還未插入心胸中,充血的雙眼看著火秋道人,鬚髮皆張,氣勢逼人!

  火秋道人看著他,心中也是悽然,“大人……”

  “求道長成全!”饒前芳跪下磕頭!

  日期:20091027 11:27:00

  饒前芳固然陰狠毒辣,但這人倒也是個敢做敢擔當的漢子,比起那些賣國求榮,覥顏事敵,無行無恥之人不知高了幾倍。生在這個亂世,他也深知家國大義,在潮州府面對吳六奇,他寧死不降;但面對茶陽一城百姓生死,他卻放不開,只知道身為父母官他應保百姓,他寧可自己降城而遭受

  “漢奸”的罵名也要保全百姓。

  他深受聖人教誨,心中對己道德要求極高,但在這亂世卻又無法做到,在道德理想與現實之間搖擺而痛苦。面對火秋道人的責罵,他寧願一死以明志,更希望自己一死能救回茶陽百姓性命!他本以為火秋道人是恨他才不肯施以援手,他卻不知,火秋道人確實是無能解開這“陰陽玲瓏局”!

  城外,喧嚷的聲音愈來愈大。饒前芳就職的吉時已快到了,城外的百姓們都在等著饒大人登上城樓接受眾百姓的歡呼。而南大牢內卻分外冷清,兩人靜靜聽著城外的喧嚷聲,默然無語。

  冷月無聲,暗夜無痕,在這南大牢里一切都停止了下來,靜得可以聽見兩人的心跳聲。燭光的搖擺讓兩人投在牆上的身影左右忽閃,火光照在兩人臉上,兩人臉上半明半滅,線條如刀刻般明晰。此時兩人雙眼對視,心情卻又各不相同。

  火秋道人長嘆口氣,閉上眼睛。“縱然大人不願接受這大埔縣令一職,只怕茶陽百姓……”

  饒前芳慘然一笑, “這大埔縣令之職,我斷然不會接受……”

  火秋道人搖搖頭,“你身不由己……”

  “此事,前芳自然心中有數!只求……”

  “老道無能為力……這種血咒,只能以血償還!老道無能為力!”

  饒前芳伏地拜泣道:“血可洗盡我身上之恥麼?血可以洗盡我所做錯事麼?”饒前芳話音剛落,手中匕首往自己胸口一刺……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