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4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鳴柳一下子就啞聲了。

  一直等到了一更天,穆連瀟才匆匆過來。

  他這幾日忙碌,饒是體力好,臉上也有些疲態,低聲吩咐了幾句,又安排好了事情,這才起身回府。

  剛進府沒多久,韶熙園裡就得了信了,杜雲蘿便讓人留了門等著。

  穆連瀟先去了柏節堂。

  吳老太君還未歇下,見他來了,笑著道:“今兒個延哥兒親手包了兩粽子給我。”

  “他總念著您,”穆連瀟也跟著笑了,陪著吳老太君說了一會兒話,猶豫著道,“之前二哥尋我,說他想儘快去西南。”

  吳老太君的眉頭微微一皺:“聖上那兒怎麼安排的?”

  穆連瀟低聲道:“暫時還沒增兵,但估摸著也就這幾個月。”

  吳老太君閉著眼,沉吟道:“原本就該去的,連誠若能去,就讓他去吧。”

  穆連瀟從柏節堂里退出來,五月的風吹在臉上,不冷,反倒是有些粘,其實,豈止是穆連誠,他也是要去的,想去的。

  韶熙園裡,除了東稍間裡點了燈,幾乎都已經暗了下去,但就是那麼一點昏黃燈光,讓他整個人都暖極了。

  他有兩天沒回來了,迎接他的依舊是杜雲蘿燦然的笑容。

  夜深人靜,院子裡已然能夠聽見些許夏蟲的鳴叫,不吵人。

  穆連瀟箍著杜雲蘿的,閉著眼睛,半睡半醒。

  他這兩日幾乎沒怎麼睡過,便是嬌妻在側,也沒什麼旖旎心思,縈繞心尖的唯有踏實和安穩。

  只要她在,那就什麼都好,都放心了。

  杜雲蘿也睡得迷迷糊糊的,她的睡姿一直就沒好過,除了十月懷胎,挺著那兩個小東西動彈不得的時候,她的睡相就沒老實過。

  這會兒也是手腳都扒拉在穆連瀟身上,還覺得不夠舒坦,又往他懷裡鑽,尋了個滿意的位子,才沉沉睡了。

  五月間,蜀地的軍情急報不時送去京城。

  杜雲蘿從穆連瀟那兒聽說了一些,兩軍互有勝負,還膠著的。

  不過兩人都心知肚明,聖上所謂的打西南的異族,其實真正想動的是蜀地的世家,尤其是像劉家那樣的已然和昌平伯勾結在一起的世家。

  御書房裡熱鬧,瑞王府陰沉沉的。

  南妍縣主自然不會出入瑞王的書房,她連李欒的書房都極少過去,從他們父子的神色里,多少能猜到一些情況。

  李欒在南妍縣主跟前掩飾得不錯,不管外頭如何,那些情緒,他是不肯帶到妻女跟前的。

  只可惜,南妍是個知情人,又很了解李欒,才能從他的面上窺得一二。

  李欒忙碌,南妍倒是空閒。

  想著下個月的六月十九觀音大士成道日,她備了筆墨,認真抄些經文,等過些日子交給皇太后,送去國寧寺供奉。

  經文和檀香,能讓南妍的心靜下來。

  她是個一根筋的性子,認定了的事情,哪怕是死路,也會一條路走到黑。

  她知道,是她把蜀地世家出賣了,她在斷瑞王的臂膀。

  若消息走漏了,李欒跟前,別說是這幾年的恩情不存,往後的生活可想而知,但南妍還是選擇搏一把。

  這就是人心,她的心大了,她不願意讓李欒弒父。

  也不知道這一場戰事什麼時候結束。

  不,應該說,在永安二十七年,皇太后薨逝之前,能打成什麼樣子……

  熬吧,多少人都等著結果呢。

  不止是南妍縣主在抄經文,杜雲蘿也在抄。

  慈寧宮裡的意思,今年興兵,戰士多有傷亡,要在六月十九做一場水陸道場,皇太后重視,外命婦們都馬虎不得。

  宮裡來傳了話,讓杜雲蘿抄經,她便依著準備起來。

  莊珂來韶熙園走動時,笑著搖了搖頭,她是愛莫能助,她不信佛教,心不誠,就不能抄寫經文供奉了。

  反倒是穆連慧那裡,時隔幾年,又寫起了經文。

  她是皇太后高抬貴手才能歸家的,這個當口上,就算是做做樣子,也要把戲給唱了。

  六月初,隨行國寧寺的口諭到了定遠侯府,杜雲蘿領了口諭。

  說起來,自打出閣前那次隨行起,這些年,她也沒上過國寧寺了。

  宮裡定了六月十八出發,二十回京。

  定遠侯府呈上去的,除了杜雲蘿和穆連慧抄寫的經文,還有徐氏繡的一套佛蟠。

  這一回,杜雲蘿和黃婕一輛馬車,一路去,她不由想,那年一起去國寧寺的人,與現在的,也有了不小的變化。

  第710章 年老

  雲華公主有孕在身,自是留在京中安養;穆連慧閉門寡居,起碼這幾年間,連進香都不方便去了;南妍縣主依舊隨行,她與誠王世子妃一道,而杜雲蘿身邊,冒出來的是黃婕。

  聖上有心抬舉葉毓之,慈寧宮裡也是這麼個意思,現今葉毓之去了蜀地,做水陸道場的事情,便沒有落下黃婕。

  口諭送去景國公府的時候,小關氏是沒什麼反應,景國公老夫人氣得說不出話來,緩了半天,才咬牙切齒地罵“小人得志”。

  黃婕嫁過去之後,有廖姨娘照應和調教,舉手投足,少了閨中女子的扭捏,添了幾分年輕婦人的氣息。

  她不排斥與杜雲蘿說景國公府里的事情。

  那些好的壞的,總要有人說,而杜雲蘿是最合適的人選。

  府里現在最操心的是葉瑾之的婚事,她年紀不小了,早就該說親定親了,再收拾收拾,連出閣都夠了。

  只是一直沒有說到合適的人家。

  景國公府前些年窺視皇后娘娘的娘家,這事兒在京中不是秘密,結親不成,反倒成了笑話,又因為景國公府不得聖心,還有哪家願意來結親?

  一來二去的,就耽擱了。

  不但是老公爺夫婦著急,作為外家的關家也著急,虧得是小關氏當家,關家挑不出錯來,若換了旁人家的姑娘,准要被冠上填房刻意打壓原配留下來的子弟的罪名了。

  葉熙之是男兒,再等兩年無妨,葉瑾之是真的等不住了,小關氏原本不摻合,也被關家那兒催著,替她相看起來。

  “估摸著是從姻親裡頭挑一家,最有可能的還是關家那裡沾親帶故的。”黃婕嘆道。

  杜雲蘿也明白,這個時候,不沾親帶故的,誰願意娶葉瑾之呀。

  葉毓之都去西南了,明眼人都看著,就等著他功成名就回京來,往後離了景國公府,一樣能在京中立足。

  杜雲蘿柔聲問黃婕道:“大公子如何了?有收到家書嗎?”

  黃婕一怔,耳根子都有些紅了。

  見她如此,即便不開心,杜雲蘿也曉得答案了。

  “聽說不好打,”黃婕皺了皺眉頭,道,“我父親說的,西南蜀地的狀況與中原不同,與嶺東、北疆也都不同,兵士很不適應。這次去的,好些都是從前打韃子的,受得了北疆風雪,卻叫蜀地的潮熱給折騰慘了。

  原本,父親是要領軍令坐鎮中軍的,聖上也是考慮到他對蜀地狀況不熟悉,才沒有讓他去。

  他是個固執的,為此,這半年多,都悶在書房裡,整日裡翻看蜀地的風物誌和地圖。”

  杜雲蘿莞爾:“我們爺也一樣,他書房裡就掛著蜀地地圖,空閒時就琢磨。”

  兩人相視而笑。

  國寧寺去年才修繕過,與杜雲蘿印象里的沒有什麼不同。

  等安頓好了,她去了一趟天王殿,站在廊下,回憶起那年她在此處把打好的絡子給穆連瀟烙上的事情,忍不住又笑了起來。

  連前世經歷,不少都歷歷在目,又何況是幾年前的溫馨事兒呢。

  她捨不得忘掉,一點細節都不想忘。

  水陸道場順利,皇太后和皇太妃卻有些吃不消了。

  尤其是皇太后娘娘,一整日下來,幾乎起不來身來。

  杜雲蘿過去請安,皇太后歪在榻子上,苦笑道:“真的是老了,才幾年光景,撐不住了。”

  這話,杜雲蘿也不知道怎麼接了。

  皇太后不怎麼在意,什麼千歲萬歲的,嘴上念歸念,心裡都明白,人生吶,多少人連一甲子都走不完,多一年就樂一年吧。

  畢竟到了她這個歲數,還有什麼想不清楚的。

  “你祖母的身體也不行了吧?”皇太后咳嗽了兩聲,問道。

  提及吳老太君的身子骨,杜雲蘿有點兒低落。

  邢御醫說得很明白,吳老太君熬不了多久了,現在看著是還能吃能睡,但底子虧了,損下去的時候,跟西去的流水一般,止不止不住。

  “不太好,前些日子禮佛,跪了會兒就吃不消了。”杜雲蘿答道。

  皇太后勾了勾唇角,皺紋舒展了些:“也不知道哀家和她,哪個先上路,人啊,就是這麼一回事,鎮國公夫人不也動彈不得了嗎?”

  杜雲蘿是知道這回事的。

  鎮國公夫人前個月開始就站不起來了,這個月頭幾天,連坐都坐不了了,御醫也去瞧過,開了方子,卻沒有什麼效果。

  杜雲蘿還記得,那年從國寧寺回去,鎮國公夫人不肯坐皇太后安排的軟轎,一定要一步步走出宮,幾年一過,就是等死的命了。

  皇太后見杜雲蘿眉頭微蹙,不禁笑出了聲:“好了,不與你說這些了,你還年輕,不懂我們這些老婆子,白白添了煩惱,我們是最曉得自個兒身子骨的,哀家與你說,就哀家這樣,最多兩三年。”

  “皇太后……”杜雲蘿低呼一聲。

  皇太后笑容不減,卻擺了擺手,示意她推下去。

  杜雲蘿從廂房出來,站在廡廊下,曬著六月灼熱的陽光,身體裡那股寒意才慢慢散去。

  她做了幾個深呼吸。

  皇太后其實說得不對,杜雲蘿老過,她是懂老婆子的,活到了那把年紀,的確是能弄明白自己的身體狀況,一如她當時。

  可皇太后有一樣是說對了的,她老人家真的只有兩三年了。

  也就是一眨眼之間。

  杜雲蘿站了會兒,遠遠瞧見南妍縣主過來。

  “皇太后累了。”等人走到了跟前,杜雲蘿道。

  南妍縣主往廂房方向看了一眼,道:“隨我去大殿拜一拜吧。”

  兩人一前一後,到了大殿裡。

  “前回就是在這裡,我們爺問我,對婚事到底是怎麼想的,”南妍縣主聲音低沉,示意杜雲蘿走近一些,“這些年的選擇,我一點兒也沒後悔過,還有兩年,我搏一把,若搏贏了,我想再添個兒子。”

  杜雲蘿垂眸,露出兩個淺淺的梨渦:“是啊,還有兩年。”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