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6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注釋2:花開花落二十日……這個是白居易大大的詩。俯視洛陽川……這個是李白大大的詩。昔去雪如花……這是范雲大大的詩。

  第118章 第一百一十八份產業:

  很多年前, 謝小介初入宮。舉目無親,日夜啼哭, 鬧的驚天動地,神鬼避退。

  誰來勸都沒用。

  仁宗說, 豚兒這是繼承他女兄執著的性格。

  神宗說,豚兒可真可愛, 不畏強權!

  還是太子的文帝則表示, 只要阿弟不哭, 要什麼都行。

  但謝介要了東西,依舊在哭。因為小孩子其實是一種很聰明的生物, 他心裡十分清楚自己在這個時候能不能鬧。當他意識到他怎麼鬧都沒有用之後,他也就不會哭了。反之,那就肯定要往死折騰了。

  但這點簡單的育兒心理學,當時的仁宗和太子聞受益並不知道,父子倆只會愁的圍著謝小介團團轉, 求他不要哭了。

  謝介就這樣偶爾假嚎幾嗓子,便得到了他在家也絕對不可能得到的種種待遇,挑食,亂跑,還任性, 甚至被仁宗抱著去上了朝。坐在他大舅的膝蓋上, 看著滿朝文武在朝堂上之乎者也的吵架,比菜市場都熱鬧。哪怕聽不懂,謝小介也能圍觀的可開心, 時不時的還要鼓個掌。

  不管闖了多大的禍,只要喊兩嗓子“我要我娘”,眼淚都不用掉,他大舅和表哥就一準慌了,分分鐘原諒他。

  那真的是謝介人生中最快的一段日子,在大內作威作福,就像個橫著走的大螃蟹。誰敢動他一下,他就敢往死里動人家。

  那麼一點大的小孩,也不知道哪裡來的那麼高的斗性,誰見了他都怕,頂天立地大魔王。

  不過,大魔王的好日子很快就到了頭,因為魔王他娘終於在痛定思痛的反思後,和仁宗達成了協議,也搬回了宮裡。

  在她得知自家兒子做的好事之後,進了宮就是一通收拾,誰來勸都沒用。

  “不能打孩子啊,不就是他表哥給他啟蒙的時候睡著了嘛,尨兒這個老師都沒說什麼呢,你急什麼?!”仁宗在門外直轉悠,連“朕才是皇帝,女兄你給我開開門”的話都喊出來了,但也沒用。鎮國長公主的命令,誰敢違背?

  仁宗也就敢這麼喊一喊,他也沒轍,最後說著說著,都快要帶上哭腔了:“要不你打我吧。”

  這一回,謝介的假哭變成了真哭,卻和小貓叫似的,不敢再瞎鬧騰。還要抽噎著回他娘:“我以後再不敢耍賴,欺負表哥了。我一定跟著他好好讀書。”

  再後來,大長公主確實就再沒怎麼抓住過謝介不好好讀書。

  因為太子聞受益想了新招來幫謝介,總能在關鍵時刻解救謝介於危亡。漸漸的,就演變成了種種暗語與印信,比搞敵後諜報組織的探子還要辛苦。

  那個求救的信號,謝介比誰都熟悉。

  因為在最初的時候,那些都是他用來找他表哥救命的。他表哥好不容易找他救一回,他卻連那是何時所畫都不知道。

  一個新的問題也隨之而來……

  “我表哥為什麼要畫這個?”不管是何時畫的,總應該有個理由。總不能是文帝閒著沒事幹在紙上畫著玩的吧?那畫什麼不好,畫求救的印信?若真的是在求救,但印信卻並沒有及時送到謝介手上,反而被別有用心的人留到今天才用來給謝介設套……

  “我是挖了這人的祖墳還是殺了他全家?”

  謝介出離憤怒,再沒有過的怒火席捲了他的全身,比當他知道表哥戰死沙場時還要憤怒。那時,最多的情緒是悲傷,此時才是覺得表哥尊嚴被侮辱了。

  謝介真的想不到是有多大的仇,才會讓幕後的人這樣處心積慮的對付他們。

  不等房朝辭回答,謝介就又自己回答了自己。

  “哦,不對,要是幕後之人真的和前朝有關,那我們家確實是殺了他們全家。”前朝的人也害了謝介的母族。每個人都覺得自己師出有名,仇恨只會在這樣世世代代的報復中越積越深。冤冤相報何時了……

  “所以,你找到對方之後打算怎麼做?”房朝辭這話的意思就是,他會全照謝介希望的去做,不管那有多麼荒唐。

  畢竟按照一般的常理來說,謝介在抓到人之後,就該幾經掙扎,最終還是決定讓仇恨在他這一代止步。一如他表哥文帝做的那樣。

  “斬草除根!”謝介卻是這樣回答的,連猶豫一下都沒有。

  房朝辭充滿意外的看向謝介。

  謝介在飛船上沒事幹的時候,就琢磨他們家這點破事了,從他太爺一直到他娘、他舅,最後得出的結論就是,他們斬草除根的還不夠徹底,沒有揪出真正在攪風攪雨的人。所以才會有了那之後一波又一波的造化弄人。

  未免念兒和夢夢將來長大又要體驗一回,謝介這個當表叔的也要學會為他們遮風擋雨、披荊斬棘。

  曾經,他是被所有人保護著長大的,如今,該他來保護別人了。

  謝介看向一直沒有說話的房朝辭,虛張聲勢道:“怎麼?怕了?第一天知道我不是個什麼好人?告訴你,晚了,你已經是小爺的人了!怕了也不許當逃兵!”

  “我求求你,這輩子都囚禁著我,別分開了。”房朝辭認真回答,“我一定會幫你找到幕後之人!”

  無所謂地球人、外星人,總該為自己的所作所為付出代價。

  ***

  在九術準備妥當,和來信之人約定了見面的時間與地點的同時,蠻人內部也終於頂不住壓力,想要進行和談了。

  和燕王、和大啟,三方和談,他們願意割地賠款,只希望能夠儘快結束戰爭。

  “蠻人準備賠哪裡?”大長公主仍在前線,不準備回江左,但是對朝廷的風吹草動該掌握的還是要掌握。

  “蠻人準備、準備……”來回復的人吞吞吐吐的不敢說話,因為她知道大長公主聽後一定會生氣,“歸還黃河以南的故地,並放還當初沒有陪太上皇陛下南巡而被俘虜的大部分世家子。”

  大長公主嗤笑:“新鮮了,我大啟的土地,何須他們來賠?我們自己不會搶回來嗎?”

  這些蠻人不會天真到以為這點條件,就能令朝廷妥協吧?拿本就屬於大啟的東西賠給大啟,還要臉嗎?不打回雍畿,大長公主是絕對不會罷休的。

  至於那些被俘的世家子,朝堂上的人精著呢,明哲保身、當斷則斷,那些老臣比誰都玩的溜。

  蠻人實在是太小看大啟了,他們要是威脅用這些老臣的父母長輩來換,說不定那些人還會顧慮一些孝道的大帽子。若只是兒女、族侄,最大的可能就是被他們用來換面子。

  這麼說有點殘忍,但這就是世家的生存之道,沒有人是不可以犧牲的,保全宗族才是第一。

  “還、還有……先帝的梓宮。”報信人終於把話給說全了。

  梓宮指的就是皇帝、皇后或者重臣的棺槨。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