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6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謝介真特麼想直接讓所有人閉嘴,把房朝辭和彥升提溜出來,大家排隊投票。然後女皇唱票,選出贏家,皆大歡喜。

  這不就完了嘛?多簡單個事情啊?為什麼偏偏要搞的這麼複雜。

  簡直無聊到家了!

  謝介看了眼自己旁邊的泰王,這位老爺子早已經坦然入睡了,需要他進行操作的部分已經過了,他不睡還等什麼呢?

  謝介就也跟著閉目養神了起來。

  公然沒把朝堂上的事情放在眼裡,這也就皇帝是他親戚了。不過還是有不少大臣覺得謝介簡直是在作死,神宗在位你怎麼搞都沒問題,如今可是女皇。

  一朝天子一朝臣啊。

  不過,現在不是關心謝介的時候,重點還是彥升和房朝辭。

  明顯是只能從這倆個過分年輕的朝臣里出宰執了,因為女皇的傾向已經很明顯了。才華和能力什麼的就不說了,只說其他條件,他們都是早早站隊,又互相看不順眼,任何一個愛玩制衡的皇帝都不可能不用他們。

  當然,也有孫參政這類蜜汁自信的,覺得他才是下一任的宰執,他是有從龍之功的功臣,房朝辭、彥升之流都是渣渣。

  直至日上高頭,大家才終於差不多的把立場表明了個夠,局勢在混亂中有了那麼一絲明朗。

  謝介這才稍稍睜開一半眼睛,看了看房朝辭。

  看來和男人結婚還是和女人結婚,完全不影響房朝辭的仕途嘛。雖然一開始是有人拿這點作為攻訐啦,但是也不敢踩的太明顯。畢竟這是才離開的太上皇賜的婚,新皇帶頭認可,謝介和大長公主又都在朝上,他們根本施展不開。

  房朝辭揪著這點得寸進尺,根本無懈可擊。

  不走尋常路的女皇,終於在大家聊的差不多之後,開了口,只先確認了一件事:“我們都贊同,要趁著蠻人介入契國國事的多事之秋,幫助契國燕王得到屬於他的皇位,順便北伐,打回雍畿,對吧?”

  群臣一致點頭,女皇的主戰思想已經暴露無遺,他們不跟著說“是這樣”,還能怎樣呢?

  更不用說和女皇能正面對抗的大長公主,如今也得到了兵權,大長公主是很顯然的一直想要打回雍畿的,並且有那個自信她可以打回去。如今大家該怎麼說話,心裡都肯定有數。哪怕反對,也不可能說的太過強硬,他們還不想成為這一天殺雞儆猴里的雞。

  “很好,沒有宰執,也沒有辦法輔佐朕進行這一步的工作部署。兵貴神速,諸卿家的推薦人選,朕已經明了,那就請三位來說一說……”

  你們為什麼覺得自己有能力堪當重任?

  不不不,女皇問的是:“你們覺得誰來當更合適。”

  這個問題一出,眾臣再次懵逼。

  只有謝介樂了,他表嫂可真是太壞了。

  朝臣無語的看著謝介,你特麼要睡就好好睡,這種時候跳出來是幾個意思,給你未婚夫站隊?女皇這個問題真的很糟心啊,我國自古以來,就沒有那種明晃晃的自我舉薦的,雖然有“毛遂自薦”這個成語,可是大多數文人還是講究一個謙虛。不想給自己樹敵,這種時候你問他們要推薦誰,他們肯定只能假惺惺的推薦其他人,不能說自己。

  這到底是個什麼套路?

  當然是一個早就商量好的套路。

  房朝辭第一個站出來發言,他……推薦了邵老國公。

  這位開國功臣,並多次出任宰執的老宰相,再一次被突然提到了人前。說真的,這個舉薦是能說得通的,畢竟房朝辭如今還是邵系一派,並且幾乎每一任皇帝登基剛開始,都是由邵老國公重新出山來給穩定局面。

  房朝辭沒有推薦自己,也沒有推薦競爭對手,反而推薦了一個不管是資歷還是能力都穩壓全場的人,一時間讓人都不知道該如何反駁他了。

  彥升也緊跟著說了一句:“臣附議。”

  也就只能說附議了,總不能狂妄的說自己比邵老國公還要強吧?

  那邊本以為勝券在握的孫參政都要恨透房朝辭了,但他也只能咬牙說:“臣附議。”

  謝介更是站了起來,一早就想說了:“就是,就是,讓邵老……”很努力的才忍住了後面的不敬之詞,“出山,本就是新帝登基的傳統嘛。之前也不知道你們有什麼好討論的?真的有夠無聊。”

  群臣:……

  作者有話要說:  *忘記解釋過沒有了:宋朝……真的有酒樓或者小吃攤的外賣服務,純人力的古代版“餓了麼”,只要給錢,絕對貼心服務。一些古籍的記載里,也有皇帝或者后妃叫外賣的記錄。笑哭。宋朝皇室真的,絕對是歷史上最接地氣的一個皇室,沒有之一了。

  *筍肉夾子:兜子和夾子是宋朝兩種十分風靡的食物,研究宋代的食物,絕對繞不開這兩種_(:з」∠)_不過我幾乎沒在任何寫宋朝相關的穿越文里看到有寫過。兜子還見過,夾子就真的是沒見過了。有些學者認為它們就是包子,但真的並不是,有相似的地方,都是有餡的食物嘛。不過看描寫就知道,他們真的不一樣。包子的隊伍並不想認下夾子和兜子這兩個變種,兩位變種食也不太像認自己是包子。【餵】

  第100章 第一百份產業:

  宰執不夠國公湊,這都快成為大啟一個約定成俗的規矩了。邵老爺子也沒有一次退拒過新帝的徵辟,總在最需要他的時候出現,又在朝政穩定之後功成身退。唯一一次特例是神宗登基的那次,邵老爺子因為國破而引咎辭職。但大家心裡都很清楚,這和邵老爺子沒有關係,誰上位,雍畿都會城破。

  如今邵老老爺子重新殺回,又有中間三年的秣馬厲兵,極大的可能是要和蠻人找回場子了。來江左不過三年,不管是朝臣還是百姓,誰心中的那一股想要打回雍畿去的想法都還沒有在蹉跎中被磨滅。不可謂不天時地利人和。

  主和派目前已是大勢已去,索性就不掙扎了,決定先沉下去商量,以求再“戰”。

  在拍定了邵老爺子之後,這一日的早朝就終於如謝介所願的散了。朝食只喝了一碗粥的謝介,已經餓的快要頭暈眼花,真不知道朝上那些老爺子都是怎麼風度翩翩的忍下來的。

  泰王老爺子更是離開,上朝全程淺眠,卻能在“退朝”聲喊出的下一刻就睜開眼睛,精神抖擻的給女皇跪拜,然後健步如飛的第一個走出大殿。根本不和任何廢話,一心想要當個好爺爺,回去陪他家的大孫女,他昨天就答應了孩子今天要帶她出門去吃好吃的。

  謝介的羨慕對象,瞬間就從他小舅換到了瀟灑的泰王老爺子身上。因為他已經被人攔了下來,想走都沒有餘地。

  正事結束後,就到了八卦時間。

  謝介和房朝辭的事情就再一次開始在所有人嘴邊耳邊蔓延。就像是一顆悶了的炮仗,你以為它啞火了,正準備按耐不住的上前探看,它突然就炸了。爆炸聲音震天響,激盪起的波瀾正一圈一圈的急速向外擴散。

  最先找上來的,自然是和房朝辭關係好的那群人,作為代表的是最不怕死的展豁然同學。他一手攔著房朝辭,一手招呼謝介,誰也不肯放過。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