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9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你、你別過來!”那邊慌了,連聲線都控制不了了。他們也有點不知道該如今進行下去,只能硬說不相信錢甲,“你是他們家的人,他們讓你說什麼,你可不就說什麼?我們如何信得過你?啊,我可憐的兒子啊。”

  見過不要臉的,沒見過這麼不要臉的,但你還真就拿他們沒轍。

  在這裡等著去請別的大夫也不是不可以,但這麼一來一回的等在市井之上,其實還是變相的跟著對方的步調走了,誰知道他們有沒有準備什麼後續手段等著謝介。

  謝介飛速的思考著,無論如何都得想辦法先離開。

  可是那邊還在做糾纏,看熱鬧的人也越來越多,甚至有人叫破了謝介的身份。於是,圍過來看熱鬧的人就更多了。這可是那位大名鼎鼎的謝豚兒啊。

  就在這個危急關頭,有人突然道:“那不如讓我的大夫給看看吧?”

  空氣再一次凝滯了。

  不少人都和謝介一個想法,怎麼,出門帶大夫已經是如今的新潮流了嗎?謝介這邊有個大夫也就算了,畢竟大家基本都知道謝介被天石砸了的故事。看熱鬧的路人也有個大夫,這怎麼解釋?

  人家根本沒打算解釋!

  你管人家為什麼帶個大夫呢,反正結果就是,我們現在有倆大夫了,碰瓷的人再也找不到理由拒絕。

  而經過錢甲和那邊的大夫會診,結果也很快就出來了。

  碰瓷的人身上沒有一點撞傷,反倒是本身就患有重病,不是一日兩日的那種重病,並且是不治之症,基本就是在耗日子的等死。

  雖然倆大夫都沒有把碰瓷說的很明白,但圍觀群眾也是長腦子的,用一個將死之人來賣命,這樣的手段又不是沒有聽過。

  那邊見事跡敗露,自然是要跑的。

  可謝介這邊的人早已經堵住了去路,走個毛啊走。

  “你、你……你們要如何?”外面的人衝著牛車叫罵,繼續虛張聲勢的倒打一耙“撞了人你們不賠禮道歉就算了,還不讓我們走,這是何道理?還有沒有王法了?”

  謝三兒冷笑:“王法?怎麼沒有?我們這不準備送你們去見官嘛!”

  遇到事情了,自然是要送官的,依法辦事嘛。

  謝介覺得再沒有比他更奉公守法的好公民了。好吧,他從一開始就沒打算放過這些人,可如果他直接帶走,反而容易給幕後之人製造潑髒水的空間,所以不如光明正大的送去官府,謝介都恨不能敲鑼打鼓的給送過去了,爭取讓所有人都看見。送入官府之後,那就是官府的包袱了。

  當然,最好還是能當下就升堂審問,以免夜長夢多!謝介那邊已經有人設法去通知大長公主和房朝辭了,保證不會給任何人拖延的時機。

  謝三兒上前,請了那位也借了個大夫、出手相幫的俠士,跟著一起去了官府。嘴上說的是做個證,實際上嘛,謝介如今有點陰謀論過頭了,草木皆兵,連這個幫了他的人,他都懷疑也是個連環套。當然,在沒有證明對方有問題之前,謝介這邊還是很客氣的。

  那邊大概也想到了謝介顧慮,很快就點頭同意一起去了,還被謝三兒請上了車。

  帘子撩開的那一瞬間,謝介差點被那人身上的黃金珠寶閃瞎了眼,簡直一個移動珠寶展示台啊。等對方坐下,謝介這才看清楚對方的長相,一個大概也就二十多歲,不可能上了三十的成年男子,碩大健壯,高鼻深目,標準的外族人長相。

  但是聽對方說話的聲音是聽不出來什麼外族音的。大啟有很多這種自幼在大啟長大,連外族語言都說不全的有外族血脈的人,他們肯定也是大啟人的。

  所以,謝介倒是沒有急著對對方的身份下判斷。

  那邊反倒是沒什麼顧慮,笑容爽朗的主動介紹道:“我叫阿果,契國人。”

  “我叫謝介,大啟人。”謝介沒想到對方這麼直接。不過,如今正值啟契友好的蜜月期,契國燕王還幫了謝介的娘不少忙,他對這個契國人還是很和善的,“多謝阿果兄仗義相幫。你是來行商,還是隨使團一同來的?”

  “有什麼區別嗎?”阿果不解。

  “有啊,你要是商人,我名下有不少產業,也認識做的生意很大的人,可以口氣大的說一句,不管你做什麼買賣,我都能略盡綿力,報答一二。若你是契國使團的人,那我就只能改日請你吃頓飯作為感謝了。”謝介直接把醜話說到了前面。

  商人的話,怎麼幫,都不過是謝介的私事,他一句他樂意就可以。

  但對方要是政客,那就不是謝介能夠參合的了,他也不會去參合。謝介寧可被罵一句忘恩負義,也不想在自己不知情的情況下,不小心賣了什麼重要敏感的信息給對方。

  那邊哈哈大笑,好像無論謝介說什麼,他都會覺得很有意思:“不用改日宴請,我今晚就有空。”

  “……哈?”謝介這還是第一次遇到一個比他還不客氣的。

  第61章 第六十一份產業:

  謝介告人,去的自然是江左府署。

  也就民間俗稱的“衙門口朝南開,有理沒錢莫進來”的那個衙門口。

  當然,大啟的衙門,大部分還算公正廉明,至少沒有俗話說里的那麼誇張。

  鑑於如今江左身為“行在”的特殊性,江左府署便跟著連升三級,成為了正三品的衙門,比一般的府衙級別要高出很多,府署的占地面積也比一般的府衙大。有東西南北四廳,吏戶禮兵刑工六房,各有各的用處,一切都必須按章辦事。因為江左府署是整個江左城內里百姓出入最多、也是最忙碌的府衙之一,不這麼要求,根本沒有辦法統一管理,讓一切變得井然有序。

  謝介去的時候,甚至要排隊,老長老長的隊伍,仿佛只這一條隊伍就足夠看盡士農工商的人生百態。

  衙門口這麼多人,是因為啟人民風好訟,民告民,民告官,誰也不懼誰。

  甚至還因此興起了訟師這個職業,衙門口附近的訟鋪比比皆是,是再正經不過的一門生意。這種風氣正常又不正常,正常是說,本身百姓就不應該懼怕訴訟,拿起法律的武器保護自己的合法權益,天經地義;不正常則是說,這樣的頻繁訴訟,與其他朝代流行的息訟,形成了極其異類的突出對比。

  當然,大啟也講究以和為貴,能息事寧人的最好還是敦促大家和解。不過,該告狀的時候,百姓也是一點都不會含糊。

  其中尤以江南一帶為盛,一個稍大一點的地方衙門,每日的訴訟平均數,都不會下了二百。

  可想而知,負責管理江左及附近州縣一應地方事務的江左府署,每日要面臨大大小小多少的案件。所以,也不是所有的案件,都能驚動江左府府尹親自來審的,下面會有不同的官員來替府尹分憂,可人手還是不夠,告狀告晚了,就只能先來後到的等。如今又臨近年關,百姓不用下地農忙,於是不是在家閒著,就是進城做起了小買賣,訴訟的人比往日裡就更多了。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