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6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但事實上……說的還真是房朝辭。

  房朝辭好些天都不敢直視自己未來丈母娘的眼睛,不知道自己到底哪裡做的不讓她老人家滿意。大長公主也沒給個提示,說不管他倆了,就是真的不打算管了,說話算話!

  日子悠悠而過,朝堂上對於到底要不要和蠻人和談還是沒有吵出個結果。幸好,蠻人那邊也是自顧不暇,還沒有來得及和大啟掰扯。

  反倒是契國的燕王終於到了。

  一直到燕王來,謝介都沒有意識到,那個給他送東西的契國皇室,並不是一個暗戀他爹多年的公主或者王爺,而是暗戀他娘。

  大長公主甚至都不知道燕王試圖走過她兒子這條曲線救國的路。

  理由很簡單,謝介是不可能把那些來自契國的禮物留到他娘回來的。謝介是說,這不是故意扎他娘的心嘛,他爹都去下面多少年了,再讓他娘吃一回乾醋,簡直是沒事找事。謝介還難得正經的下了封口令,嚴禁府上的人和他娘說說三道四。雖然大家並不覺得那是大長公主的情敵送的,可也覺得這確實算不得什麼大事,只要大長公主不問,他們自然不會多嘴。

  至於那個有點涉及到軍事機密的馬鞍,謝介本來也想忍痛扔掉的,但是被房朝辭給拿走了,說是要廢物利用的研究一下。

  到底研沒研究出了個啥,謝介就不知道了,也不關心。

  最近一段時間,謝介的關注焦點都在於,當他有了一大筆錢,一大筆源源不斷的錢之後,他該繼續干點啥好呢?

  這些源源不斷的收入自然都是來自租金啦。

  大長公主拿下南京應天府後,就再沒讓謝介送過錢,而謝介平日裡的一應花銷走的是府里的公帳。也就是說,這些在隨著市場波動不斷上漲的租金,是只進不出的,沒多久,就足夠謝介攢下一筆潑天的財富。宅老那人還十分精明的表示,只收錢幣,不收紙幣,勉強靠此追平了通貨膨脹。

  大啟已經有了紙幣,叫交子。由官方和商會聯合推出的錢幣替代品。

  本來是為了給不方便帶大量錢幣出行的人解決問題,一開始流通起來也廣受歡迎。但隨著國家的動盪、造假技術總是高於防偽技術、沒有對等金銀作為保證金的發行濫用等問題,交子最終迎來了不可避免的通貨膨脹和信用破產。

  如今,一大把交子,就只是一大把有字的紙而已。

  朝廷為此也是焦頭爛額,幸好,據說正在緩慢調整,進一步完善交子誕生之初的種種問題,做著最後的努力,希望能夠力挽狂瀾。

  但是以防萬一,宅老還是選擇了拒收交子。

  為此,謝介當然是又被朝臣參了一本。交子的出現,一方面是錢幣不方便攜帶,一方面也是因為大啟的銅錢總是在市場流通著流通著就流通的沒有了,屢禁不止的流向了四周的國家,甚至更遠的大洋彼岸。朝廷甚至改用鐵錢來代替銅錢,給官員的俸祿也是堅持發交子。

  謝介作為很有影響力的宗室,卻帶頭不收交子,自然要被參。

  但當時還是謝介監國,每天參他不務正業的摺子就能把他給淹沒了,根本就是債多了不愁,隨意參。

  不過,為此房朝辭還是一如命運般的對上了彥升。就是之前邵老國公的秋遊宴上,也得到了一朵醉芙蓉的那個彥升。他在御史台任職,是監察御史,很大一部分的工作就是見天的參這個,參那個,鬥倒一個算一個,這樣才能夠平步青雲。

  也不知道彥升是不是對謝介有意見,總在事情發生時的第一時間參謝介,那個積極勁兒,讓別的御史都無話可參了。

  而就謝介想方設法從天石那裡套來的信息,這位未來的三花相之一,和房朝辭可以說是鬥了一輩子。

  謝介一開始還想過要不要早點替兩人緩和一下,冤家宜解不宜結嘛,不管彥升是什麼時候當的宰執,房朝辭和他對上,感覺都很不秒啊。

  但命運就是這麼神奇,最不想房朝辭得罪人的謝介,反而才是房朝辭與彥升相看兩厭的導火索。

  “其實他參的也對。”哪怕謝介這麼和房朝辭說了。

  謝介當然不可能喜歡有人總是盯著他,挑他的錯,但他也必須承認,有些地方彥升參的是對的。他做的確實不好,他自己也知道,他只是沒有打算管而已。怎麼說呢,就總是在法律的邊緣來回試探吧。

  房朝辭每次都笑眯眯的回答說:“恩,我們世子真大度,我沒生彥御史的氣。”

  然後,轉天就指使自己下面的人,抓個彥升的由頭,和他在朝上針鋒相對。

  但這事兒最奇怪的地方就在於吧,以房朝辭的手段,他竟然也只是和彥升搞了個勢均力敵,雖然有他們都不想傷筋動骨、大打出手的原因在裡面,可還是處處透著詭異。

  咳,扯遠了,說回謝介的身家。

  起因是臨近年關,謝介難得抽風想要看一下帳面,結果不看不知道,一看激動的心臟都跳出來了。要不說收租是大啟最受歡迎的兩個買賣呢,真的是坐等天上往下掉餡餅啊。哪怕是並沒有什麼金錢觀念的謝介,都看的心動不已。

  順便一說,另外一個最受歡迎的買賣是民間放貸。謝介對於投身這個行業並沒有什麼興趣,雖說幾乎人人都在做,可他就是覺得這是不義之財,反正他不做。

  謝介的財運大概真的是在走了足夠的背字之後,迎來了人生的逆轉。

  這一日,在宮裡閒著沒事幹的蘇皇后,把在宮外閒著沒事幹的社會閒散人士謝介叫進了宮,說是要給謝介介紹一個錢生錢的辦法。

  江左的行宮還是那麼的小,謝介很快就到了蘇皇后的仁明殿。

  謝介雖然是外男,但上到太后,下到他娘,都沒有誰真的把他看做一個大老爺們,在蘇皇后眼裡,謝介大概一輩子都是個寶寶。以前神宗還是個閒王、蘇皇后還是蘇王妃的時候,就經常把謝介叫到王府來熱鬧,沒有絲毫的避嫌。

  群臣對此的意見是,只要神宗沒意見,他們自然沒意見。

  神宗唯一的意見就是,憑什麼他老婆可以和他搶外甥玩?他才是他大外甥最好的朋友好嗎?

  神宗和蘇皇后的關係是很迷的,說不上來關係到底是好是壞。一見面就掐,可不見面了又想。就拿神宗這次去泰山來說,每每謝介去看他舅母,這位皇后殿下那是茶不思飯不想的,神宗那邊也是沒有忘了自己的皇后,時常寫信回來就不說了,他還親力親為的督辦了蘇皇后從海外回來的商船的事情。

  蘇皇后外號點金手,雖然沒什麼文化,卻意外的很會做生意,她有不少自己掏貼己錢弄出來的大商船,全世界各地的跑。其中有一艘回來的時候,因為不了解局勢,停靠在了密州板橋鎮的市舶司。

  這肯定是賠慘了的,蠻人那種蝗蟲過境一樣的作風,是不可能給蘇皇后剩下什麼的。蘇皇后也沒指望,只想著讓神宗把她的人帶回來就好。那都是跟著她多年的人,蘇皇后唯一希望的就是他們還活著。

  神宗不負所望,把僥倖活下來的人都找了回來,還把商船也一併帶了回來。貨物肯定是沒了,但是,這些劫後餘生的人其實是藏下了一些東西的,保持個收支平衡沒有問題。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