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0頁
轉押的時候乘坐的是部裡面專門用來押解用的專車:表面上是一輛普通的“長江”中型客車,後車箱掛著黑色的窗簾,顯得很正常。其實,在後箱窗戶的窗簾內側完全都是密封起來的。客車的後箱其實是一個除了朝車的前方有個戴活動窗板的門外就沒有任何縫隙的薄金屬黑盒子。黑盒子頂上有個帶金屬網的通風口不停的呼呼作響,再有就是通風口旁有一盞光亮微弱的小燈,小燈也是被金屬網罩起來的,燈光照著裡面兩排背靠背固定在地板上的金屬長椅,每排椅子前方都有一條固定同樣在地板上的金屬杆,金屬杆上每隔40公分有個環,專門用來把被押解人員的手銬固定在上面。其實上車後埃瑞克還發現車內在金屬長椅的下方,還有間距相等的金屬環固定在地板上,他猜測那是用來固定腳鐐的,估計是因為人家覺得他還不至於那麼危險,才沒讓他戴腳鐐,享受那個工藝設計的服務。
沒有人告訴他這裡是在什麼地方,這裡是北戴河是當天到達時他自己判斷出的。清晨開車後,除去頭罩以後在隔音效果異常好的黑盒子內,剛開始他還在根據自己的脈搏跳動來計算時間,但是在大約1個小時後他就放棄了這個行為,因為押解的內保特工拉開門給他送來了兩個肉包子和一大搪瓷缸的溫開水,並且還放置了一個簡易的小馬桶在他的腳下,讓他明白了這將是一次漫長的旅行。
他之所以判斷出是在北戴河,那是因為車行了不知多少時間後,押解人員又給他送了一次飯和水,當時他的腸胃剛剛有點飢餓的感覺,因此他判斷那應該是正午。而押解人員進來放下木製飯盒又收走上次用過的那個飯盒的時候,從門縫內漏進來刺眼的陽光又佐證了這個判斷。午飯後,車外換進來的空氣越來越濕潤,這在華北地區的這個季節是罕見的。中途汽車停在某個地方停車,車上的人輪番上下。當時有名押解人員在停車前專門進來坐在椅子的另一端看著他,後來又有個押解人員進來換班,前面那名押解人員皺著眉頭將盛有埃瑞克小便的馬桶拎了出去。直到汽車重新開動後幾分鐘,後來的那位押解人員才重新離去。從那個後面進來的特工輕鬆的神態上,他判斷出那應該是剛剛上過廁所。他根據停車後從通風口內傳進來帶著汽油味的空氣,以及外面隱隱傳來的汽車開動聲判斷出這是在某個加油站的。他在心中推算了一下,這種車型的油箱大約是在90升到100升之間,每百公里耗油應該至少在30升左右,要是按照加滿油出發,按照這種車型至少是已經行駛了200多公里,既然是停車時押解人員都比較緊張,特別是他們刻意在保持不和自己直接面對的時間時那種神情,那麼趁在加油站上洗手間的時候順便加一次油是最合理的,可他們沒有加油,也再沒將那個小馬桶拿進來,那就說明目的地已經快到了!
果然,大約1個小時後,汽車向上爬行了一小陣後停下來。他被重新戴上頭罩押下車時,隔著頭罩他隱隱的聽到了不遠處海浪的聲音,而且從頭罩下方的縫隙里漏進來的空氣也帶著一股熟悉的海腥味。
距離北京大約在300公里以內,在海邊,那就應該是在北戴河一帶。等他被帶進一座建築內,並走下台階時,他想起來在“圓點”曾經看過的對中國情報機關的一篇介紹資料。那篇資料是介紹中國同行看押和審訊機制的,其中就提到過在北戴河新興的療養勝地,中國的情報部門有家內部的療養院,專門為需要療養的特工人員提供服務,同時根據不完全可信的消息來源推測,在這家療養院內的某個樓內有間比較大的,設施完善的地下室,某些極其重要又不方便關押在北京的人曾經在這個地下小看守所內被關過,並接受審訊。
那份資料內還附帶了幾份照片,其中就有這個地方的。埃瑞克想起來照片上遠遠的是一個位於海濱美麗的小山包,山包上樹木茂盛,樹木之間隱約可見高高的圍牆和精緻的小樓樓頂。他甚至記起來自己當時不屑的對身邊的什麼人評論道:這份資料的撰寫者簡直是瘋了,竟然認為中國人會用這麼漂亮的地方來關押人。
對了,想起來了,當時在身邊的人是保羅。還記得保羅當時聳聳肩說了句:“誰知道呢,老托馬斯。我覺得咱們在鄉下的那幾座用來關人的小農場景色也不錯。”
在後來的日子裡,埃瑞克用自己的親身經歷佐證了那份資料撰寫者的正確。關他的這個小房間是在地下,但房間內還有個門通向外面的天井。天井的上方是罩著金屬網的天空,站在小天井內,草木的氣息摻雜著遠處海水的味道撲面而來。根據日出日落時投進天井裡的陰影,埃瑞克推論出周圍至少有兩面高牆,他判斷療養院內的其他人是無法靠近這棟建築後的。這棟建築是座西班牙式的小樓,這是埃瑞克站在天井裡仰面看到結果,而且,朝天井這一邊也剛好沒有窗戶。太可惜了!有時候他會這麼想:為了把這裡當做關押場所,樓上的人們就沒法從這邊看到景色。
小房間內設施齊全,有2平方米的衛生間,甚至在走廊進來的門內還有片3平方米的空地可以用來散步。床也不錯,是那種1米2寬的標準單人床,雖然床板硬了點,但比起在看守所內的日子,能睡到這樣的床上簡直是天堂!
更讓埃瑞克感動的是:只要是在天亮時,他就可以自由的進出天井和房間之間!自由的進出,沒有任何限制。那個4米多高,2米50公分長,1米50公分寬的小天井內,正午時的陽光是那麼的明媚,下雨的時候就會有工作人員跑來,關心的將一頭固定在小樓牆壁上的雨篷拉開,剛好遮擋住天井上方。即便是有雨水順著水泥牆流下來,那也會從天井邊上那圈細密的小圓孔中流走,不會有任何潮濕的感覺。多麼完善的設計,多麼舒適的小天井。海風萬歲!草木的氣息萬歲!小天井的設計者萬歲!
沒有人告訴他這裡是在什麼地方,這裡是北戴河是當天到達時他自己判斷出的。清晨開車後,除去頭罩以後在隔音效果異常好的黑盒子內,剛開始他還在根據自己的脈搏跳動來計算時間,但是在大約1個小時後他就放棄了這個行為,因為押解的內保特工拉開門給他送來了兩個肉包子和一大搪瓷缸的溫開水,並且還放置了一個簡易的小馬桶在他的腳下,讓他明白了這將是一次漫長的旅行。
他之所以判斷出是在北戴河,那是因為車行了不知多少時間後,押解人員又給他送了一次飯和水,當時他的腸胃剛剛有點飢餓的感覺,因此他判斷那應該是正午。而押解人員進來放下木製飯盒又收走上次用過的那個飯盒的時候,從門縫內漏進來刺眼的陽光又佐證了這個判斷。午飯後,車外換進來的空氣越來越濕潤,這在華北地區的這個季節是罕見的。中途汽車停在某個地方停車,車上的人輪番上下。當時有名押解人員在停車前專門進來坐在椅子的另一端看著他,後來又有個押解人員進來換班,前面那名押解人員皺著眉頭將盛有埃瑞克小便的馬桶拎了出去。直到汽車重新開動後幾分鐘,後來的那位押解人員才重新離去。從那個後面進來的特工輕鬆的神態上,他判斷出那應該是剛剛上過廁所。他根據停車後從通風口內傳進來帶著汽油味的空氣,以及外面隱隱傳來的汽車開動聲判斷出這是在某個加油站的。他在心中推算了一下,這種車型的油箱大約是在90升到100升之間,每百公里耗油應該至少在30升左右,要是按照加滿油出發,按照這種車型至少是已經行駛了200多公里,既然是停車時押解人員都比較緊張,特別是他們刻意在保持不和自己直接面對的時間時那種神情,那麼趁在加油站上洗手間的時候順便加一次油是最合理的,可他們沒有加油,也再沒將那個小馬桶拿進來,那就說明目的地已經快到了!
果然,大約1個小時後,汽車向上爬行了一小陣後停下來。他被重新戴上頭罩押下車時,隔著頭罩他隱隱的聽到了不遠處海浪的聲音,而且從頭罩下方的縫隙里漏進來的空氣也帶著一股熟悉的海腥味。
距離北京大約在300公里以內,在海邊,那就應該是在北戴河一帶。等他被帶進一座建築內,並走下台階時,他想起來在“圓點”曾經看過的對中國情報機關的一篇介紹資料。那篇資料是介紹中國同行看押和審訊機制的,其中就提到過在北戴河新興的療養勝地,中國的情報部門有家內部的療養院,專門為需要療養的特工人員提供服務,同時根據不完全可信的消息來源推測,在這家療養院內的某個樓內有間比較大的,設施完善的地下室,某些極其重要又不方便關押在北京的人曾經在這個地下小看守所內被關過,並接受審訊。
那份資料內還附帶了幾份照片,其中就有這個地方的。埃瑞克想起來照片上遠遠的是一個位於海濱美麗的小山包,山包上樹木茂盛,樹木之間隱約可見高高的圍牆和精緻的小樓樓頂。他甚至記起來自己當時不屑的對身邊的什麼人評論道:這份資料的撰寫者簡直是瘋了,竟然認為中國人會用這麼漂亮的地方來關押人。
對了,想起來了,當時在身邊的人是保羅。還記得保羅當時聳聳肩說了句:“誰知道呢,老托馬斯。我覺得咱們在鄉下的那幾座用來關人的小農場景色也不錯。”
在後來的日子裡,埃瑞克用自己的親身經歷佐證了那份資料撰寫者的正確。關他的這個小房間是在地下,但房間內還有個門通向外面的天井。天井的上方是罩著金屬網的天空,站在小天井內,草木的氣息摻雜著遠處海水的味道撲面而來。根據日出日落時投進天井裡的陰影,埃瑞克推論出周圍至少有兩面高牆,他判斷療養院內的其他人是無法靠近這棟建築後的。這棟建築是座西班牙式的小樓,這是埃瑞克站在天井裡仰面看到結果,而且,朝天井這一邊也剛好沒有窗戶。太可惜了!有時候他會這麼想:為了把這裡當做關押場所,樓上的人們就沒法從這邊看到景色。
小房間內設施齊全,有2平方米的衛生間,甚至在走廊進來的門內還有片3平方米的空地可以用來散步。床也不錯,是那種1米2寬的標準單人床,雖然床板硬了點,但比起在看守所內的日子,能睡到這樣的床上簡直是天堂!
更讓埃瑞克感動的是:只要是在天亮時,他就可以自由的進出天井和房間之間!自由的進出,沒有任何限制。那個4米多高,2米50公分長,1米50公分寬的小天井內,正午時的陽光是那麼的明媚,下雨的時候就會有工作人員跑來,關心的將一頭固定在小樓牆壁上的雨篷拉開,剛好遮擋住天井上方。即便是有雨水順著水泥牆流下來,那也會從天井邊上那圈細密的小圓孔中流走,不會有任何潮濕的感覺。多麼完善的設計,多麼舒適的小天井。海風萬歲!草木的氣息萬歲!小天井的設計者萬歲!